|“清华帮”组队创业,要打破芯片能效天花板,对话苹芯科技CEO( 五 )


当前存算一体芯片的拳头优势是能效比 , 其高能效比主要体现在存储单元层 , 但这个数字还没有跨越到系统级 。 这是因为内核与系统之间的通信 , 会受带宽和其他数据处理需求的限制 , 很多存内计算资源没有被饱和地利用起来 , 从而没有最大化的发挥存算一体的优势 。
苹芯正在做面向存算一体的AI算法改良工作 , 即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 , 提高计算单元利用率 , 释放其在兼顾吞吐量和效率方面的优势 。
考虑到存储密度的限制 , 目前SRAM更适合做计算密集型应用 。 但在真实应用场景中 , 很多网络模型非常复杂 , 可能存储密集与计算密集兼而有之 , 因此苹芯还计划研发一个混合设计架构 , 让ReRAM或MRAM和SRAM搭配协作 , 不同的存储器各司其职 , 最终获得更好的整体性能 。
毕竟 , 谁能率先设计出兼顾计算密度与存储密度的存内计算硬件架构 , 谁就拥有了打开高能效计算之门的金钥匙 。
六、60个问题与CEO角色适应现在 , 杨越的笔记本电脑里 , 正躺着一个长期思考的问题清单 , 里面已经列了60个关乎公司发展的重要问题 , 足足填满了5页slides 。
杨越说 , 他需要化繁为简 , 先去解决前三项最重要的问题 。
最近他在看一本书《我在硅谷管芯片:芯片产品线经理生存指南》 , 这是一位硅谷芯片产品线经理写的 , 总结了芯片设计、生产、销售、管理到市场营销和升级维护的工作全流程 。
他觉得 , CEO应扮演好两个角色 , 一是有销售的属性和精神 , 是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二是成为一个好的产品经理 , 努力提升整个公司的一个形象和品牌 , 完成技术变现 。
对于已在海外生活多年的杨越来说 , 回国创业意味着要融入新环境 , 但他并没有为此感到负担 。 他更看重“能够有机会参与科技的变革和升级的浪潮 , 并有幸做出贡献 。 这些人生际遇与经历的价值将远远胜过安稳的生活 。 ”
“我这个人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都非常强 。 ”杨越回忆起创业初期 , 朋友们给了他很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需要适应的 , 那大概是环境的改变:国内外创业氛围大不相同 , 国内的创业冲劲好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 节奏相对更快、对结果要求更多 , 而国外很多创业团队以技术为导向 , 更在乎对技术本身的追求 。
“我本身是有技术洁癖的人 , 如果看到一些技术上的不求甚解 , 或者说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 , 我都会指出并提出严格的要求 。 ” 创业后 , 杨越的思维发生了一些转变 , 做公司不止是在技术上展现控制力 , 而是要在整个行业逐渐树立一个“先行者”的角色 。
压力当然也是有的 。
“每天都是在救火状态 , ”杨越说 , 每天大大小小的挑战接踵而至 , 包括公司的战略发展制定、合作伙伴沟通、日常运营 , 甚至研发中的debug , 跟一众芯片公司抢夺人才等等 。
由于苹芯团队扩张很快 , 他们还总是面临办公室空间不够用的问题 。 还有一些突发事件的应急 。 比如 , 今年上半年 , 连绵不绝的新冠疫情 , 给苹芯做封装、板级demo等方面带来一些进度延迟 。 因此 , 杨越还在持续学习、自我提升 。
工作之余 , 他也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 比如他喜爱的足球 。 “在创业之后 , 踢球的时间越来越少 , 所以非常珍惜每次踢球的时间 。 ”原来在上大学时 , 杨越曾是清华自动化系的足球队队长 , 获得过校联赛冠军;出国后 , 他还在高手云集的多伦多华人联赛中获得过最佳射手 。
七、先让第一家客户用起来现阶段的苹芯 , 面临“理想与面包”的选择问题 。 其商务拓展战略团队分布很广 , 既有跟进消费电子类的 , 也有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