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的“地气”和“远方”

泡泡玛特的“地气”和“远方”
文章图片
近期两次见了王宁 , 泡泡玛特的创始人 , 掌门人 。
六月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时 , 邀了两家已具龙头地位的新消费品企业年轻掌门人做大会主题演讲 , 反响都很好 , 王宁是其中一位 。 前周带一批青年企业家再专门与王宁交流 , 更充分的时间 , 有了更深入、更有宽度的内容 。
王宁待客 , 黑框眼镜、黑色裤子、黑色球鞋 , 白色衬衣下摆自然下垂 , 这位新零售行业的85后新贵甚至还规矩地带上了自家公司胸牌 。 没有传统企业老板的“土味”和艺术爱好者的“骚味” 。 离开了喧嚣而拘束的论坛氛围 , 一眼看过去就是朴实的感觉 。
王宁自然而放松地释放着自己 , 语调平和 , 时不时留点悬念 , 被提问也不着急 , 只是静静地听 , 一脸云淡风轻 。
会议结束与同事闲聊过程中戏言“这位后浪掌门人很平实哦 , 若不是工牌上的‘王宁’二字 , 直接与他擦身而过也未可知” , 未曾想同行的年轻同事却称其绝非“凡人” , 至少脚上套的也是球鞋圈内“封神”级别的货 , 这应该是平衡了外敛与内放的高级闷骚了 。
听弦歌而知雅意 , 王宁的个人穿搭也许正是其千亿零售帝国及其生态的小小缩影——“懂的自然懂” , 平常心 , 非常人 。
谈及消费趋势 , 王宁认为 , 新一代的年轻消费者与上一代非常不同 , 当代消费者变得非常部落化 。 他举例称 , 自己父母那一代的消费 , 都在解决两件事情:第一是解决存在感 , 第二是解决满足感 。 如那时的老三件、新三件 , 有一个很固定的、或者说价值观趋同的方式 。
但Z世代的消费者不同了 , 因为时间碎片化 ,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 注意力变得越来越分散 。 消费者由个体变成了一个一个的小部落 , 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社交货币”——有些部落是通过球鞋 , 有些部落是通过潮玩 , 有些部落通过游戏 , 也有一些部落通过茅台 , 不同的部落都有自己的“社交货币”来解决社交需求、炫耀需求、满足需求、收集需求 。
01
“接地气”
王宁的创业历程居然已经十几年了 , 算是年轻的“老司机” 。
王宁念兹在兹的是大学岁月 , 那里是他年轻的记忆 , 也是创业之路的起点 。 他从摆地摊、卖光盘发卡开始 , 到格子铺卖塑料小人玩具 , 自嘲“其实一路特别是早期 , 大家对我们根本是看不上” 。 十多年前 , 正处于电商行业爆炸性成长期阶段 , 那时投资人和创业者普遍对线下业务不看好 。 王宁做对了一个战略选择 , 那就是他认定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是互补的 , 体验型的消费在线下能感受到不同的价值和温暖 。
这大约就是练过摊的好处了 , 那就是喜欢闻得到的“钱”味 , 做自己看得懂的事 。
小本生意起家的王宁看来会一直不喜欢大起大落 , 不喜欢由此而失重的感觉 。 回过头来捋一捋泡泡玛特的过来之路 , 一个突出感觉是王宁好像每一步都踏住了大地 , 踩对了节奏 。 这可能是对“接地气”的最合适的诠释了 。
泡泡玛特发展早期 , 融资非常困难 。 很多知名的投资机构也都曾看过泡泡玛特的案例 , 但并没有投 。 麦刚是泡泡玛特的第一个天使投资人 , 他看着公司从一间简陋的民宅和煎熬中一路走来 , 因为靠近它 , 才真切感受到这家企业的踏实 , 坚韧和笃信 , 终于一不小心在多年之后 , 这种线上线下互动结合的方式又被投资界和创业圈冠以开创“新零售”风口的美誉 。
泡泡玛特的“地气”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