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几乎最好的制造科研类机器人的条件——我在欧洲设计机器人所面临的问题( 三 )


谈完以上三点,从我在机器人科研行业中跌摸滚打的经验来看,中国的制造业似乎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那么不景气。就以我在的研究所为例,每年几乎都有700-800万左右的加工件被中国承担,如果放大至整个欧美世界,从科研圈子放大到欧美的中小企业工业圈,整体金额是相当可观的,中国的经济繁荣不是没有制造业功劳的。
下图是作者能够确认的,相关主体零件在中国制造的科研用机器人:
中国拥有几乎最好的制造科研类机器人的条件——我在欧洲设计机器人所面临的问题
文章插图

相关零件在中国制造的科研机器人
PS: 据可靠消息来源,波士顿动力Atlas 2的非核心零部件,诸如乳白色的外壳件是在中国加工完成。
我在欧洲所面临的问题
最后一个章节主要阐述一下,我个人在欧洲研究所完成机器人的设计工作之后,在面临实际零件制造的时候需要面对的问题:

  • 德意中企业参与的招标系统,报价响应慢
我们研究所从2018年初开始,搭建了一个由德国、意大利和中国供应商组成的招标系统。在2018年前,属于PI主导制,即PI决定和哪家供应商合作,结果大家也是猜到了,几乎95%的单子都被中国垄断。在此情形下,欧盟ERC(European Research Commission)要求各研究所制定相应的招标系统,试图做出些许平衡,尽可能地将来自欧洲老百姓税收的科研经费回馈给欧洲制造业。但事实是,即使相应的招标系统工作后,本研究所18年至今仍有将近85%以上的单子流向中国——“温和”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是扳不过市场经济的。
以上是背景,在这样的招标系统下,每当我们提交一份加工申请,就需要等待系统中所有的供应商做出响应报价,但Bug就Bug在,我们永远需要等待最慢的那个供应商:意大利和德国八二开稳坐最后。中国供应商一般能做到严格的1周内报价,意大利和德国一般都是在1个月左右——1个月,就是我们等待报价需要的平均时间。
  • 设计人员不直接接触供应商,有相应的采购秘书,流程繁琐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好事,觉得有相应的采购秘书帮忙会减轻自己的工作并提高效率,但对于在意大利的我来说,绝对是一件坏事。秘书们对待这个事情的态度——这是我的日常工作,我就按部就班地完成,这和作为researchers去积极推进科研工作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是机械的日常工作,后者是有出paper的动机在里面,效率完全不是一个维度的。
实际上,研究所有相应此制度更多的是为了抑制贪腐,而并非出于提高效率的初衷。
而在选择又快又好又便宜的中国供应商之后,我们将会面临如下的问题:
  • 中国和意大利海关大量的进出口报关事宜
这个主要是看海关人员的心情,八成情况一般都会进出口报关无虞。但一旦任何一方海关出了问题,零件至少要被扣押4-5天,至于原因,会是中国供应商或者本人研究所相关材料准备不全,也会是货物说明不够精细。中国海关要求每个机器人零件都要详细注明具体用处,把控严格,对我们来说又是额外的工作量。
  • 谜之保密措施,拆分机器人整机零件
这里我之所以称其“谜之”,主要还是打心底里觉得没有必要——毕竟做的东西没有到人家波士顿动力的级别,但也是能理解国外研究所的担心,中国深圳的仿造能力和速度都太惊人了。
在这个保密措施下,举个例子,我们不得不需要把组成一个关节驱动器的总零件拆分成若干小分,然后这若个小分尽量分散到不同的供应商手中去——带来大量额外的文书及手续工作量。最让人头疼的是,我们在拆分总零件时,同时需考虑各零件的装配关系,需要尽可能地将需要做装配检测的零件归类在一起,使得供应商能够在出厂前预先检测公差装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