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反击从规模开始:Spotify的议价权“革命”( 三 )


在音乐老本行里“革命”的战线太长,Spotify又将目光放在了音乐之外——在海外特别是北美市场流行的播客文化——试图“曲线救国”。
这里面的具体逻辑为:平台以播客业务丰富用户体验,吸引新的消费群体,之后通过交叉消费,提升音乐订阅服务的规模,进而提高上游议价能力。
不过,鉴于播客的“火热”,盯着这个赛道的人众多,苹果、亚马逊等巨头纷纷下场。竞争高压下,Spotify能否在播客领域做好“耳朵经济”的生意?
加码播客,Spotify能否真正做“老板”?“耳朵经济”市场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音乐,一个是长音频,播客就属于后者。
从制作端来看,播客内容主要以PGC/PUGC为主。其中,PGC是采买专业机构制作的内容;PUGC类似于B站上UP主产出视频的方式,只不过播客生产的是音频内容。
这意味着,相较音乐,平台对播客内容,有很大的主导权,进而在拓展变现空间方面拥有更多的可能性。而这正是Spotify需要的。
2018年,Spotify开始在博客领域的布局,甚至为了获得优质的播客资源,不断加码投入,具体包括内容采买和并购投资两种方式:
·采买:2020年初,超1亿美元签下全球知名播客节目“乔·罗根体验”(《The Joe Rogan Experience》)多年独家版权;此外,还与金·卡戴珊·韦斯特(Kim Kardashian West)、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媒体公司“高地制作公司”等达成音频合作。
·并购:如下图,凭借2019年开始的一系列投资并购,逐渐形成对播客业务研宣发一体化的制作闭环。
规模|反击从规模开始:Spotify的议价权“革命”
文章插图
通过采买和自制的不断扩充,Spotify的播客业务规模持续壮大,跃居全球第一。
据2021Q2财报数据, Spotify平台目前有播客内容290万,其中包括400多个原创或独家播客(2020年底数据);同时,播客用户已经占到平台总用户的25%,拉升效果显著。
规模|反击从规模开始:Spotify的议价权“革命”
文章插图
而拉新只是第一步,Spotify在播客业务上真正的“野心”,是将用户从“音乐的用户”变成“平台的用户”,以丰富内容生态,提升平台价值。
据Spotify部门负责人Courtney Holt表示:“我们发现在Spotify播客上付费的用户,与Spotify黏度更高。”
这样一来,用户跟着音乐版权走的情况打破,音乐业务的上游议价能力自然提升,同时播客业务上也可以拓展更多的变现“打法”,提升货币化率。
以创作者端为例,Spotify推出系列货币化计划帮创作者创收,比如付费播客方案,就是由创作者自行决定订阅费用来增收。
规模|反击从规模开始:Spotify的议价权“革命”
文章插图
前期出于吸引创作者入驻的考虑,平台方表示在两年内,都不会就此计划将向创建者收取任何费用。
而比起从创作者身上赚钱,挖掘广告业务的潜力才是平台货币化,同时也是补齐音乐业务广告收入短板的重点。
2020年,Spotify针对播客业务推出流媒体广告插入("SAI")技术,该技术支持播客主持人在口播广告时,向听众推出优惠券。
用户时长(粘性)增加,再搭配新的广告形式变现,播客“一跃”成为Spotify广告收入的主要拉动力。
据2021Q2电话会议:播客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超过627%(或在有机基础上接近200%),而持续的超额业绩,目前只受限于我们的库存供应。
不过,播客业务对平台生态的拉动作用,虽然收效快,但长期持续性上,却面临不小的挑战。
对Spotify的播客业务先发难的,就是利益受到威胁的版权方。据《金融时报》报道,华纳音乐试图提升Spotify的版权费用,来弥补因播客业务带来的音乐播放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