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科技|终于,各家手机快充要统一了( 二 )


而低电压、高电流主要缺点在于定制成本较高、它涉及到充电头、数据线、以及内部相关元器件的相关定制 ,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手机附赠的充电线更粗的原因 。
至于动态调整的快充 , 往往是将多电芯(电荷泵)串联和将电压的转换操作交给了充电头来完成 , 充电头体积相比更大 , 价格也不菲 。

可以看到充电方案就有三种 。 而且即便是同品牌下不同线材的混用 , 也会影响充电效率 。 可以说充电这件看起来很简单的事 , 实际上剪不断理还乱 。
【一加科技|终于,各家手机快充要统一了】
充电协议
为了让这套复杂的多端设备良好协同工作 , 一套规范化的充电协议必不可少 , 它一方面保护手机不被劣质充电头伤害 , 一方面识别自己品牌的充电头和线材 , 开启最大功率 , 这中间的过程就像是在对暗号 。

两人会面 , 手机说天王盖地虎 , 充电器说宝塔镇河妖 。 手机一看 , 这自己人 , 来来来进来坐 。 快充模式就开启了 。

如果手机说天王盖地虎 , 充电器回答的是小鸡炖蘑菇 。 手机就会说一边去吧您 , 哪凉快待哪去 。 只能触发龟速模式 。 充电协议简单来说就是这么个理 。
不过 , 充电协议也被分为公共协议和私有协议 。
公共协议有权威组织 USB-IF 推出的 USB PD、高通的 QC、联发科的 PE 。
私有协议有华为的 FCP/SCP、OPPO 的 SuperVOOC、vivo 的 FlashCharge、小米的 ChargeTurbo , 小米这个应该是基于 PD PPS 改进的 。
早在智能机初期 。 大家用的都是公有协议 , 原因很简单 , 轮子已经被USB-IF、高通这样的公司造好了 , 厂家可以拿现成的用 。

智能手机最早的快充严格意义始于 USB IF 于 2010 年颁布的 USB BC 1.2 , 它的出现规范了当时 USB 充电混乱的局面 , 并且将充电电流提升到了 1.5A , 最大充电功率可达 7.5W , 这在当时已经很够用 , 毕竟隔壁苹果懂得都懂 。
不过随着电池容量的增大、人们对手机的依赖也越来越多 , 7.5W已无法很好满足 。 高通这个时候就跳出来了 , 说自己要当话事佬 , 然后反手将电流提升到了2A , 功率最高可达10W , 也就是最初的QC1.0 , 俗称“一卢” 。 (bi)

由于和芯片、通信捆绑销售 , 许多骁龙处理器的手机也支持QC快充 , 比如米系手机就对其有着不错的支持 。

时代的脚步继续往前 , 当厂商把屏幕、性能这些更新完以后 , 就轮到快充站 C 位台了 。 各家私有协议也就开始出来了 。
彼时的高通呢?协议已经从 1.0 升级到 3.0 , 功率可达 22W 。
但问题是大家伙觉得都用你这套 , 形成不了竞争差异 , 所以还不如自己造轮子拿住话语权 , 还能创造一条额外收入 , 何乐而不为?打造差异化优势 , 创造利润营收 , 是私有协议诞生的重要理由 。

这时候可能有人就会有疑问了 , 现在主流的快充手机都是私有协议 , 公有协议是不是早就不行了?
答案恰恰相反 。

公有协议
除了联发科的PE协议不思进取越混越惨 , 高通 QC 和 USB PD 都在一路高歌猛进 。 额外插一句 , 魅族的 mCharge 私有快充协议就是基于 PE 改进而来的 。
公有协议的高通 QC 目前来到了 5.0 , 功率可达 100W+ , 并且 USB PD、PPS 协议的充电器都可以为 QC5 协议的设备快充 。

而USB PD 协议 , 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充电大一统的通用标准 , 苹果、谷歌、高通对其十分看好且大力下注 。 USB PD不仅支持iPhone、Android, 还支持Switch、MacBook 、以及市面上大部分采用 Type-C 接口的设备进行快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