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阿里的全面战争( 三 )


【阿里巴巴|阿里的全面战争】“谁能成为影响一代人心智的公司?这可能也是一种竞争 。 ”一位专门给新品牌做营销咨询、市场定位的人士表示 , 在过去二十年 , 品牌一开始深度信赖线下渠道(商超、电器城、书店)而阿里、京东这代电商平台成功实现了“心智转移” , “线上渠道”成为品牌不可或缺的关键渠道 。 但最近五年 , 流量变革、渠道变革、数字化变革正在引发新的心智变革 , “以更为年轻的95后、00后用户为核心的一代消费者 , 他们在决定心智话语权归属 。 而品牌最终将顺应这种深层变化 。 ”
23岁的阿里
“我们也在公司更大范围内推行了OKR 。 ”在7月26日的致股东信里 , 张勇特意强调了这一点 。
熟悉阿里的多位人士告诉虎嗅 , 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 , 阿里内部在进行全方位的“流程和制度升级” 。 在高层 , 2021年12月张勇宣布公司升级“多元化治理”体系 , 这被视为阿里2015年“大中台、小前台”以来最大规模的架构调整 。
而在2021年早些时候 , 张勇已经开始在阿里内部力推OKR体系 。 他不仅本人带头阅读OKR相关书籍 , 也鼓励阿里集团内部学习OKR 。
在更为微观的层面 , 大量基础岗位的职责、“功能”被重新修订 。 以淘系小二为例 , 知情人士透露在2021年四季度 , 阿里已经把与“服务和沟通”有关的内容纳入小二的KR指标 。 而在2022年戴珊出任国内数字商业板块总裁后 , 大淘系发生了更多微观层的改变 。 “比如考勤、内部沟通制度、及时反馈、复盘等细节 。 ”
值得注意的是 , 截至2022年6月 , 23岁的阿里已经拥有超过25万员工 。 和更为年轻的字节相比 , 阿里有着更多源自“历史和年龄”的优势和弊端 。
有从字节跳槽阿里的人士告诉虎嗅 , 相比于字节 , 阿里的决策流程更慢 。 “层级更多 , 想法和建议 , 并不能高效地反馈到拥有决策权的人耳边 。 在做出决策过程中 , 需要考虑的非业务因素更多 。 ”但阿里也有着字节不具备的优势 , 上述人士表示“阿里对新项目的评估、测评更为全面 , 有一套成体系的造新模式 , 很少会出现拍脑袋式的项目 。 ”
以及 , 23岁的阿里面对“友商”时 , 少了几分“早期的火药味” , 多了一些平静与宽容 。 知情人士告诉虎嗅 , 在阿里内部讨论时 , 大家会无顾忌地分享对快手、抖音的看法 , 甚至在内部探讨时会直接点出抖音、快手做得好的细节 。 甚至今天的阿里业务线人士在跟品牌沟通时 , 会主动描述抖音、淘系的利弊 , 甚至建议对方“这个环节更适合通过抖音实现 , 而另一个环节比较适合在淘系闭环 。 ”
有跟阿里系合作超过10年的消费圈老人表示 , 在阿里历史上 , 遇到过多个“宿命对手” ,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后 , 阿里更明白自己到底擅长什么 , 给品牌讲什么故事更有说服力;以及今天的电商江湖已经不再是“非此即彼”“成王败寇”的世界了 。
“这是一个分众时代、一个消费分级时代、一个超级碎片化个性化的时代 。 ”这位消费圈老人认为 , 95后和00后消费者在疫情后迅速崛起 , 而这批人正在引发电商世界更为深层的变革 。 “品牌都在抓狂 , 因为没人知道该怎么取悦这批人 , 他们太个性了、需求太分散了 , 你想打造出国民级爆款几乎不可能 。 ”
这种焦虑也是阿里、字节乃至京东、快手、美团、拼多多共同面对的 。 在今年6月 , 有头部电商零售平台高管在与虎嗅交流时表示 , 在一个消费疲软、消费信心降低的周期内 , 没有哪家平台型互联网公司能够“独善其身” 。 “所有平台都在拥抱年轻消费者 , 生怕被年轻人抛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