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天目新闻今年以来|天目观察数字货币时代 用户能否保护好个人隐私?

本文转自:天目新闻
今年以来 , 数字美元、数字卢布研发之路一直坎坷不断 。 而国际社会争论不休的焦点就是 , 数字货币是否会侵犯隐私 , 以及央行权力过度等问题 。
近期 , 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特征再次进入人们视野 。 7月24日 , 央行数研所所长穆长春对数字人民币隐私方面的质疑做出回应:数字人民币可控匿名是维护公众利益和金融安全的客观需要 。
这也引发了大众的好奇 , 数字货币时代 , 我们还有个人隐私吗?数字人民币到底如何“匿名” , 又怎么做到“可控”?
本文转自:天目新闻今年以来|天目观察数字货币时代 用户能否保护好个人隐私?
文章图片
图源:上观新闻
小额匿名交易:保护百姓隐私
“用上了数字人民币 , 每个人都是装了GPS的小蚂蚁”“数字人民币APP , 能跟踪你的每一笔交易” , 近期这样的言论并不鲜见 。 身处一张无处不在的信息网 , 个人隐私是老百姓极其关注的问题 。
天目新闻采访人员在最新版的数字人民币APP上发现 , 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权限中有多个涉及隐私的选项 , 它能够读取定位、相机、通讯录联系人、手机存储等信息 , 但是这些选项均可以关闭 。
本文转自:天目新闻今年以来|天目观察数字货币时代 用户能否保护好个人隐私?
文章图片
图源:APP截图
“虽然说是匿名的 , 但是注册钱包的时候 , 会让我填手机号 。 ”小余住在试点城市 , 一次去银行网点 , 在工作人员的推荐之下 , 下载了数字人民币APP 。 “当时说有优惠活动 , 我就扫码下载了 , 购物、打车的时候是会便宜点 。 ”
数字人民币用着挺顺手 , 但小余也心存疑惑:现在手机号都是实名制 , 这不还是无法匿名吗?我注册钱包的银行 , 会知道我的身份信息吗?
一位国有银行人士告诉天目新闻采访人员 , 虽然各大国有银行作为运营机构 , 都在推销自家的数字人民币钱包 , 也不乏有一些指标任务 , 但是每一个注册的用户 , 他们都无法获取其用户的个人信息 。 换言之 , 手机号开立的钱包 , 对央行和运营机构是匿名的 。
在有价值的信息中 , 金融信息更是“贵如黄金” 。 在近期几个试点测试中 , 数字人民币的线上支付场景越来越多 , 已支持京东、滴滴出行、美团、携程等子钱包应用 , 大量的线上交易 , 都是由子钱包承担的 , 交易也牵连了不少第三方机构 。
我们的交易信息会不会泄露给第三方?央行曾公开表示 , 在数字人民币的线上消费场景 , 用户支付信息将会被打包加密处理后 , 用子钱包的形式推送至电商平台 。 平台无法直接获取用户个人信息 , 这有力地保证了用户核心信息的隐私保护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教授薛熠告诉天目新闻采访人员 , 鉴于当前消费者的行为基本属于小额交易 , 数字人民币设计的“小额匿名”原则 , 是充分考虑现有电子支付体系下业务风险特征以及信息处理逻辑 , 能够满足公众对小额匿名支付服务需求 , 是能高度保护隐私安全的 。
“数字人民币体系收集交易信息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则 , 不过度收集 , 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之外 , 不得将交易信息提供给第三方或其他政府部门 。 此外 , 央行对数字人民币相关信息设置了“防火墙” , 严格遵循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管理 , 禁止任意查询与使用 。 ”薛熠介绍 。
本文转自:天目新闻今年以来|天目观察数字货币时代 用户能否保护好个人隐私?
文章图片
图源:新华社
“可控匿名”:完全匿名不现实
也许有人会问 , 既然隐私安全如此重要 , 数字人民币为何不完全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