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难救江小白( 二 )


微醺的尴尬从江小白的最初把自己定位于小聚小饮的年轻人聚会场景来看 , 发展吃力的原因仍旧是出在消费者态度转变的因素上 。
江小白的消费者场景决定了其扩张边界注定遇阻 。 下沉市场对酒的品类熟知很多 , 红星二锅头、牛栏山、泸州老窖等等各种品牌的酒类 , 其中低度酒更有前文提到的RIO、兰舟、贝瑞甜心等品牌支撑 , 反而以尴尬文学著称的江小白在酒场的地位真的很尴尬 , 既没有高度白酒头部品牌的品牌力 , 也没有低度白酒头部品牌的口感 , 反而只有少数的“文艺青年”通过江小白消遣心情 。
在几年前的一位朋友曾说到 , 江小白真的很火 , 但尝试过后却又觉得只是文案很火 , 在后来江小白不断改进 , 其中梅见品牌不断提升品牌阶级 , 很多就与一些熟知的品牌画上等号 , 在依旧因为前期“口感”的问题让一些人不想再尝试 。 但低度酒市场一直强调“微醺” , 而江小白同样附和 , 也就有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
不过江小白仍未拿下低度酒最头部的位置 , 所占的市场份额不仅有限 , 还面临随时被竞争者抢占的风险 。
此时的文案情怀已经无法再成为江小白的救命稻草 , 而江小白也明白酒本身不只有营销 , 更重要的是酒本身的口感味道 , 才是能够被传承的原因 , 于是江小白的主心从营销转移到造酒 , 但营销并未落下太多 。
从市场反馈来能够了解 , 江小白被消费者成为不像白酒的白酒 , 而应对这一措施的则是市场上新流行的白酒喝法 , 那便是“江小白+”的混合喝法 , 将前者与各种饮品勾兑得出全新口味的酒水 , 而这种虽然早就出现过 , 但通过江小白而火起来的喝法也拯救了江小白能够顺利存活市场 , 同时却也透露江小白在品质升级上的艰缓 。
江小白最大的尬点在于白酒与其他酒类的冲突 。 白酒、啤酒的属性多偏向社交 , 而江小白多是小瓶装 , 更倾向独自饮用 , 多数消费者都是因为其文案受到吸引才会购买饮用 , 而多人聚餐的场景中多数消费者还会选择其他品牌的酒类 。
当消费者逐渐看不到江小白的优势 , 那么江小白就要面临销量下降 , 营收不足以支撑企业大肆营销 , 甚至无法有一份为上市而准备出漂亮的营收账单 , 导致江小白在资本市场失去原有的重量 。
光瓶酒、酱酒是否趋势?为摆脱营销过重的影响 , 江小白逐渐开始打造高端化形象续命 , 这也是江小白进军高线光瓶和酱酒的主要原因 。
一些酒企认为 , 高线光瓶酒打破了低档、低端的形象 , 有着性价比高、适用性强的特征 , 因此备受瞩目 。
在高线光瓶酒赛道 , 郎酒旗下有单品顺品郎、舍得酒业旗下单品沱牌特级新品T68、泸州老窖发布了“高光”系列新品 , 又比如金种子的“种子清纯”、丰谷的墨渊、泥坑的五星白瓶、光良的光良39、光良59等等都瞄准了高线光瓶酒赛道 , 其中泸州老窖直接将高线光瓶酒的价格拉高道698元一瓶 , 为赛道定义了新的天花板 。
微醺难救江小白
文章图片
不过玻汾引领50元高线光瓶酒脱颖而出 , 并且逐渐向百元体量晋升 , 其他品牌也纷纷对高线光瓶酒有了自己的价格定义 , 而江小白推出金盖产品定价108元 , 为自身产品体系开拓出新的风口 。
另外 , 除去高线光瓶酒 , 江小白也从酱酒赛道寻求新商机 。
酱酒也称酱香酒 , 以茅台最为出名 , 而江小白为摆脱营销过重的形象 , 早在2018年就提出了全产业链“+号”战略 , 并计划投资30亿 , 修建产业园区 , 覆盖酿造、坛储、物流、包材生产、产品检测等各方面 , 并且还将拓展到上游高粱种植的农业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