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文档”的启示:科技向善的核心是人作出了什么样的选择( 二 )


这在《一个救命文档的24小时》里体现得很明显 。 这一旨在收集灾区待救援人员信息的文档 , 每个人都可以编辑 , 创下了数百万次的访问量 。
创建、编辑这一“救命文档”的显然不是哪个伟大的设计者 , 而是无数不知名的网友(创建者manto是名在读大学生) , 他们没有领袖 , 没谁给他们指令 , 各人根据自己对互联网技术的了解 , 本着一种朴素的公益精神完成了这一壮举 , 这是凯文凯利在《失控》中描述的蜂群现象:

蜂群思维的神奇在于 , 没有一只蜜蜂在控制它 , 但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 ……控制着整个群体 。 它的神奇还在于 , 量变引起质变 。 要想从单个虫子的机体过渡到集群机体 , 只需要增加虫子的数量 , 使大量的虫子聚集在一起 , 使它们能够相互交流 。 等到某一阶段 , 当复杂度达到某一程度时 , ‘集群’就会从‘虫子’中涌现出来 。

人毕竟是比蜜蜂更高智能的生物 , 在“救命文档”中呈现的 , 不仅仅是一种生物集群求生的本能 , 还展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文关怀:在文档创立的第5个小时 , 一位郑州的网友特意“躲”到文档最下面写了一段因为工作而丧气的话 , 网友很快发现了他并自发地用粉色的“加油”把“他”团团围住 。
“救命文档”的启示:科技向善的核心是人作出了什么样的选择
文章图片
人的主动选择 , 让这一谁都可以编辑的文档出现了“熵减”趋势(在物理学中 , 熵代表一个能量的混乱程度 , 熵增 , 代表混乱程度加剧 , 熵减则意味着系统的有序性在提升) 。 随着文档信息的不断增加并滑向信息过载的边缘 , 有人出来维持秩序 , 用红色大字提醒大家“别乱搞文件” , 并将一些已解决的信息划去 , 将杂乱的信息进行归类 , 让文档得以持续焕发活力 。
“救命文档”的启示:科技向善的核心是人作出了什么样的选择
文章图片
科技在这过程中主要扮演了一个连接器的角色 , 使得大量人群在线上聚集在一起 , 并使他们能相互交流 。
在文档演化的过程中 , 科技公司不是主导者 , 但也并非什么都不做 。 在文档创建的第12小时 , 因访问人数越来越多 , “可编辑的人数已达上限” , 文档不能被编辑了 , 腾讯文档团队介入 , 并对文档进行了紧急扩容 , 让这一“蜂群现象”继续卷入更大的人群 。
“救命文档”的启示:科技向善的核心是人作出了什么样的选择
文章图片
同时 , 科技公司也可以试图引导“蜂群” 。 事实上 , 在灾情紧急的24小时内 , 远不止《待救援人员信息》一个文档在流转 。 7月21日晚 , 腾讯文档上线“救援互助信息登记模版”后 , 截至今天晚上9点 , 已创建了超1800个模版文档 。
“救命文档”的启示:科技向善的核心是人作出了什么样的选择
文章图片
科技公司不能左右一次社会行动 , 却可以为行动的出现创造更多的便利 。
共益资本论观察:
科技应用的持续创新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小的压力 , 每次看到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搭乘公共交通 , 或是进行移动支付时 , 你会确认这一点 。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一篇文章指出 , 技术变革的速度可能超过了人类成功适应和修正这些变革的能力 。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 因为这些新技术是人类智慧的产物 , 人类还是很有可能赢得这场竞赛 。
当然 , 情况也有可能变得更糟 , 关键看人们会做出什么选择 。
假如 , 这个社会选择跟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说 , 你要准备好被淘汰了 。 那科技应用就带来了很坏的结果;而如果我们投入更多资源去培育人们的技术素养、公民意识 , 让更多人像“救命文档”里的编辑者一样 , 利用新技术连接社会 , 协同行动 , 照顾彼此 。 这样 , 社会就会呈现出一幅“科技向善”的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