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上观新闻日前|必胜客“塌房”,不练内功何来形象?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日前|必胜客“塌房”,不练内功何来形象?
文章图片
日前 , 家喻户晓的连锁餐饮品牌必胜客“塌房”了 。 有媒体采访人员卧底发现 , 必胜客在北京的两家门店存在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篡改效期标签 , 食材不按时废弃;过期食材“化整为零”继续使用;烹炸用油长期不更换 , 相关指标超标近一倍等 。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日前|必胜客“塌房”,不练内功何来形象?】面对这些证据确凿、事实清晰的报道 , 不少必胜客的忠实顾客都大呼意外 。 因为媒体报道所呈现的事实 , 与必胜客在公众面前营造的一贯形象大相径庭——长期以来 , 必胜客都以打造“欢乐餐厅”而深得人心 , 其母公司百胜中国更是标榜“食品安全和质量是百胜中国头等重要的大事” 。
企业形象、品牌形象都是企业实施市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作为行业巨头的必胜客当然深谙此道 。 从商标标识到门店形象 , 从现场服务氛围到企业的广告宣传、市场推广乃至整体运营 , 都处处突显“安全、质量、欢乐”等关键元素 。 事实证明 , 必胜客的这些市场策略确实紧紧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诉求 , 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 。 数据显示 , 截至2022年3月底 , 必胜客在中国大陆的600多个城市已经开设了2600多家餐厅 。
企业外在的品牌形象固然可以设计、塑造、管理和维护 , 但其内在的品质必须倾注心血去培育、脚踏实地去“修炼” 。 “安全、质量、欢乐”从何而来?它固然需要商标标识、店堂氛围的营造和烘托 , 更要在质量把控和流程管理方面制订严密的制度 , 严格落实并严格监督 。 更进一步说 , 只有企业拥有诚实的品格 , 时刻不忘自身对于消费者和社会的责任 , “安全、质量、欢乐”才能获得可靠的保障 。
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 , 必胜客显然没能经受住考验 。 在相关企业的市场宣传中 , “头等重要的大事”是食品安全和质量 。 但在企业日常的考核中 , “头等重要的大事”并不是食品安全和质量 , 而是利润 。 试想 , 如果按照“安全和质量”的要求 , 食材过期就应该废弃 , 烹炸用油应该定期更换 。 但如果按照“成本和利润”的要求 , 食材到期了 , 改个标签就可以继续使用;烹炸用油反复使用 , 长期不更换 , 也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 在实际操作中 , 必胜客是如何选择的呢?公司对门店实施了严格的成本控制和食材损耗率控制 , 这种巨大的考核压力 , 在一定程度上迫使门店工作人员铤而走险 , 不惜牺牲食品安全和质量去迎合考核指标 。
尤为严重的是 , 必胜客此次“塌房”不但不是无心之过 , 而且已经不是初犯 。 此次媒体曝光的其中一家门店 , 就曾于今年3月因食材超保质期被处行政处罚 。 一家企业在同一个地方反复跌倒 , 不由得让人怀疑其基本的诚信问题 。 如果基本诚信都备受质疑 , 那么企业形象所遭受的毁损 , 用“翻车”、“塌房”来形容都不为过 。 这种“不练内功”所导致的市场信任危机 , 恐非技术性、策略性的品牌危机管理、危机公关所能轻易化解 。
知名品牌形象“塌房” , 必胜客当然不是第一家 。 每次类似这样的事件 , 都不啻一记响亮的警钟 。 不少企业在企业形象包装、品牌宣传推广、公共关系维护等方面都不惜重金、不遗余力 , 但在产品安全、服务质量的管理和把控方面却留下漏洞 。 这种本末倒置的市场策略 , 很容易使企业置身于风险之中 。 如果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 那些营销宣传赚来的市场人气 , 就有可能在口碑“翻车”时候变成受骗的怒火 , 成为一种反噬的力量 。 就在必胜客质量丑闻曝光之后 , 短短一天时间里 , 就有成千上万的忠实顾客纷纷“粉转黑” , 在网络上留言声讨 。 这样的教训 , 值得更多的企业引以为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