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王饱饱,网红爆款背后的营销逻辑( 二 )


用户本位原则
由王饱饱所运营的KOL在进行产品推广时 , 往往侧重于产品视觉上的吸引力与食用口感的体验上 , 与传统果干搭配方式不同的是 , 王饱饱麦片添加了大块的冻干草莓、蔓越莓干、椰子片、芒果干等 , 搭配高颜值的外包装 , 俘获了一众年轻人 。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 , 在眼球经济时代 , 产品的高颜值属性往往更能赢得消费者的注意力 , 这也是不少品牌进行差异化竞争的第一步 。 王饱饱所处的食品行业已经进入红海时代 , 并且随着Z世代消费主力军的崛起 , 如何在高颜值的基础上打造产品的独特优势 , 这是王饱饱需要思考的 。
95后与00后的崛起 , 为原有消费群体注入新的不确定性 。
他们购买力强 , 更钟情于带有鲜明个性特色的产品 , 而“一边暴饮暴食 , 一边吃健胃消食片”的朋克式养生法也成为这一群体新的代名词 , 这也意味着市场风向已然发生转变 , 最明显的表现是 , 年轻人的新消费理念带火了代餐行业 。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 2006年 , 中国主食消费占比为84.3% , 2016年降至81.9% , 代主食和零食占比由10年前8.7%和7.0%分别上升至9.2%和8.9% 。
代餐市场的火热代表着主食消费占比的降低 , 对代餐食品以及零食等休闲产品的消费诉求在不断攀升 。 在这方面 , 王饱饱采用的主料是富含膳食纤维的燕麦 , 并且创新性添加了低聚果糖 。 低聚果糖是水溶性膳食纤维 , 与麦片混合并采用低温烘焙技术 , 烤出来的麦片口感会比裸燕麦口感更脆 。
考虑到消费场景与用户口味各异 , 王饱饱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收集反馈 , 经过反复多样的研发测试 , 才会最终确定配方、进行量产 。 除此之外 , 通过不同包装以及不同口味的产品 , 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 举个简单的例子 , 为了便于人们携带 , 王饱饱曾在五一假期时推出小包装产品 。
保持每两个月推出新品的高创新频次 , 是王饱饱的另一秘诀 。 截至目前 , 王保保已拥有干吃麦片、冲泡麦片等不同特点的麦片 , 以及紫薯芋泥、大麦若叶冻等各种衍生品类 。 在王饱饱董事、源码资本投资人张吉鸿看来 , 王饱饱正是通过在产品与营销等多层次、重新定义了消费者对麦片的认知和想象 。
爆火之下 , 仍有隐忧
从时间维度上看 , 王饱饱从崭露头角到风靡年轻人不过数月 。
迅速成为网红爆款的同时 , 大量KOL的倾情推荐是否能持久引流?桂格等老品牌熟悉王饱饱的市场打法后 , 王饱饱能否维持强劲势头?食品行业的门槛低、迭代快 , 王饱饱的成长空间又有多大?这些问题都亟待考量 。
纵观国内的燕麦市场 , 以桂格和卡乐比等为代表的几家头部企业呈现寡头竞争形势 , 近两年来 , 早餐燕麦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在下降 , 如下图所示 , 头部三家的市场份额占比仅为41.3% , 王饱饱的总市场份额尚未超过几家巨头 。
解析王饱饱,网红爆款背后的营销逻辑
文章图片
桎梏于本身即食的消费特征 , 让广泛布局线上销售的王饱饱在线下布局上略显乏力 。 相比于桂格、卡乐比等老牌 , 王饱饱的线下运营经验以及品牌知名度尚不足以与之匹敌 , 线上销售能够及时获取消费者的反馈 , 良性互动的同时能够根据消费者诉求快速改进产品 , 而线下销售的沟通效率不如线上 , 王饱饱在品牌运营上的优势也就有所限制 。
另外 , 以低成本的腰部KOL赢得流量固然是好 , 但正如《增长思维 , 如何成为增长高手》一书中所言 , “我们对流量的评估有多个维度 , 赢得流量固然好 , 成本也低 , 但是它有明显的调节 , 不确定性也高 , 没有人敢承诺某次裂变活动或者某次产品修改一定能带来用户增长” , 王饱饱目前在线上销售所获得的流量确实存在明显的边界 , 线上销售的火爆并不能够保证线下销售渠道的拓宽畅通无阻 , 也不能够保证线上流量的持久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