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产业互联网,不是消费互联网的「拷贝」

苹果|产业互联网,不是消费互联网的「拷贝」


文/孟永辉
无疑 , 一场以产业互联网为主导的新发展浪潮正在上演 。 在这样一场全新的浪潮之下 , 我们看到的是一场互联网玩家回归产业的热潮 。 不再一味地做大自身的平台 , 不再一味地获取流量 , 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 。 可以预见的是 , 如何与产业产生深度地融合 , 如何找到去平台化的正确方式和方法 , 成为衡量玩家们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成败的关键所在 。
以往 , 玩家们是以流量思维行产业互联网发展之道的 , 它们试图通过对产业端进行赋能和改造 , 再一次实现收割B端流量的目的 。 事实证明 , 同C端流量的规模相比 , B端流量算不上庞大 。 因此 , 如果简单地套用消费互联网时代的 , 以收割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 必然会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消费互联网的怪圈之中 。
找到真正适合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新方式 , 让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彻底跳出流量的陷阱 , 才是保证产业互联网可以有所突破的关键所在 。 否则 , 产业互联网将始终处于消费互联网的牢笼与枷锁之下 , 难以获得突破性的发展 。
弥合线上与线上的鸿沟
经历了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洗礼之后 , 我们看到的是 , 以线上和线下为代表的两大「经济体」的形成 。 当信息不对称的时候 , 以线上「经济体」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尚且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潜能 。 这是我们看到的诸多互联网平台之所以会在消费互联网时代获得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
当消费互联网的发展逐渐成熟 , 特别是当越来越多的资源开始集中到线上平台的时候 , 我们看到的是 , 线上玩家们在信息对接上开始表现出越来越低效的一面 。 于是 , 我们看到的是那些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业已掌握了丰富流量的玩家们 , 开始借助自身的优势不断地对流量进行收割 。 曾经 , 以信息对接为取胜的线上「经济体」们开始走向了另一面 。
以大数据杀熟、资本无序竞争为代表的线上「经济体」的商业模式 , 开始将线上和线下带到了对立的境地里 , 并且在很多情况下 , 线上「经济体」的发展繁荣是以线下「经济体」的凋敝为代价的 。 欲要改变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模式 , 必然需要改变这样一种以线上繁荣 , 线下凋敝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 通过弥合线上和线下的鸿沟来获得新的发展 。
笔者认为 , 无论是线上「经济体」而言 , 还是线下「经济体」来说 , 它们都是有自身的功能和作用的 。 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将两者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到最大的问题 , 而不是厚此薄彼的问题 。 当我们找到了发挥线上和线下「经济体」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 , 我们才算是找到了实现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新路径 。
另外 , 当数字经济时代来临 , 线上「经济体」和线下「经济体」不再是两个互不干涉的存在 , 不再是两个毫无关联的存在 。 线上和线下之间是可以融合的 , 线上和线下是可以联通的 。 找到线上和线下融合与联通的方式和方法 , 并且真正让线上和线下真正融为一体 , 才是保证产业互联网真正进入到自身发展周期的关键所在 。
抛开平台与中心的牵绊
产业互联网时代 , 不是一个以平台和中心为主导的时代 , 而是一个以去平台化和去中心化为主导的时代 。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下 , 我们再去用平台和中心的逻辑行产业互联网之实 , 势必会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发展的死胡同里 。
欲要找到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新模式 , 我们必然需要抛弃平台和中心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 站在这个角度 , 我们再去审视以往我们所看到的以赋能和改造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 就会发现 , 这样一种发展模式 , 依然是以流量收割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 依然没有跳出平台和中心的怪圈 。 这就不难理解 ,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产业互联网玩家投身其中 , 却始终都没有找到破解产业互联网发展困境的方式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