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牢牢占据空间量子科研主导引领地位

◎采访人员 吴长锋
采访人员7月1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 , 日前 , 由于在远距离量子通信特别是“墨子号”量子卫星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 , 该校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陆朝阳、曹原应邀在《现代物理评论》上发表题为“基于‘墨子号’卫星的空间量子实验”的长篇综述论文 。
《现代物理评论》是国际物理学界最权威的综述性期刊 , 每年仅发表约40篇学术论文 。 该期刊一般不接受自由投稿 , 主要是邀请在各领域卓有建树的物理学家执笔 , 旨在对当今物理研究的重大热点问题作历史总结、原理阐述、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 。
这篇46页的综述论文 , 全面介绍了国际空间量子科学研究近20年来取得的成就 , 重点阐述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从前期关键技术攻关 , 包括卫星系统、科学应用系统等6大系统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建设和研制 , 到卫星在轨运行后所取得的系统性科研成果 , 为国际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论文从量子信息理论的基本概念、早期量子通信和量子信息相关原理性实验、面向卫星的地面大空间尺度验证实验 , 以及“墨子号”卫星从立项、研制、在轨运行到最终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一系列星地量子科学实验 , 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和总结 。 同时 , 该综述论文还对国际空间量子科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 。
中国空间量子科学研究走在世界最前列
量子通信基于量子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 克服了经典加密技术内在的安全隐患 , 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国防、金融、政务、商业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 。 量子通信通常采用单光子作为物理载体 , 最为直接的传输方式是光纤或者近地面自由空间信道 。
由于外太空几乎真空 , 对于光信号的吸收损耗几乎为零 , 因此通过卫星的辅助可以极大扩展量子通信距离 。 21世纪初以来 , 该方向已成为国际学术界激烈角逐的焦点 。
潘建伟团队为实现星地量子通信开展了一系列先驱性的实验研究 。 2003年 , 该团队提出了利用卫星实现星地间量子通信、构建覆盖全球量子保密通信网的方案 , 随后于2004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水平距离13公里(大于大气层垂直厚度)的自由空间双向量子纠缠分发 , 验证了穿过大气层进行量子通信的可行性 。 2011年底 , 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正式立项 。 2012年 , 潘建伟领衔的中科院联合研究团队在青海湖实现了首个百公里的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 , 充分验证了利用卫星实现量子通信的可行性 。 2013年 , 中科院联合研究团队在青海湖实现了模拟星地相对运动和星地链路大损耗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 , 全方位验证了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的可行性 。 随后 , 该团队经过艰苦攻关 , 克服种种困难 , 最终成功研制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
“墨子号”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 经过4个月的在轨测试 , 2017年1月18日正式交付开展科学实验 。
潘建伟团队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星地量子科学实验:完成了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北京到维也纳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 , 基于纠缠的无需可信中继量子密钥分发 , 并进一步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与“墨子号”量子卫星之间成功实现了对接 , 验证了星地广域量子通信的可行性;完成了首个地星量子隐形传态以及星地量子态远程传输 , 证明了在地星千公里距离上能够完成量子比特的传输 , 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网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