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未来科学家”是无数孩子的童年梦想 。 今年暑期 , 南京市力学小学延续学校“大主题小项目儿童研究”实践探索 , 以“未来科学家行动”为主题 , 鼓励学生发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性 , 运用在学校、课堂、生活中习得的研究方法、研究能力 , 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科学小问题、小现象、小实验、小制作等 , 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
见习采访人员 顾茜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人员 李晨
1 从科学出发 , 向多学科跨越
呵护好奇 , 鼓励儿童创造性成长
从2016年至今 , 南京市力学小学开发了一系列“大主题小项目儿童研究” 。 从《行走“一带一路”》《见证 , 奇迹!》 , 到《壮哉!中国航天》《劳动最光荣》《小米粒学党史》 , 再到《读懂故乡》 , 力学小米粒们运用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 , 已经高质量地完成了数十次儿童研究 。
此次“未来科学家行动”的研究更偏重于“科学”学科 , 但不局限于科学学科 。 学校鼓励学生从兴趣出发 , 呵护好奇 , 指导儿童自主选择喜欢研究的主题或问题 , 融入语文、数学、英语、艺术、体育、信息等任一学科或领域 , 运用两门以上的知识或方式探索解决有挑战的小课题和小项目 。 “这就像数学上的一道计算题:1+ ____=∞ , 科学就是其中的‘1’ 。 我们以往的研究比较重人文 , 这次的研究主题更偏理科方向 , 鼓励小组结对 , 鼓励动手操作 , 鼓励做一些实证性的研究 , 实现创造性成长 。 ”力学小学科学学科组负责人张晨主任介绍 。
据了解 , 从1999年到2022年 , 力学小学从研究意识、研究品质、研究能力三个层面 , 培养儿童研究素养 , 从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辨创新、求真求实、自主协同、责任担当九个基本指标评价儿童研究 。 近5年约有24000余次儿童研究成果发表 。 “儿童研究素养培育”获得了2020江苏省第五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 , 2022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基础教育类)一等奖 。
2 师生结对、微课指导
“硬核指南”引导学生做“真研究”
小学生喜欢做什么研究呢?采访人员了解到 , 在发布“未来科学家行动”研究主题前 , 学校在二到五年级同学中发起了“访问儿童”的微调查 。 “我们发现同学们很愿意做科学研究 , 但是在选题方面大家比较迷茫 , 或者想做的选题过大 , 比如很多孩子想研究天文、宇宙 , 但是这些方向的研究大多局限在资料搜集层面 ,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做‘真研究’ 。 所以我们在行动手记上提供了六大硬核研究方向 , 聚焦小观察、小调查、小实验、小发现、小制作和小发明 , 这些既是研究方向 , 又是科学方法 。 ”张晨主任介绍 。
今年 , 力学小学对研究手记进行了升级 , 从原来的一本变成了两本 , 分别是《儿童研究指导手册》和《儿童研究行动手记》 。 《指导手册》相当于“行动指南” , 教会儿童研究的方法 , 指导儿童如何做研究;《行动手记》是儿童研究的记录本 , 在里面记录研究过程 。 研究手记以小学阶段十二册科学教材为依据 , 引导同学们阅读科学家的故事 , 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 , 遵循科学探究的流程 , 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交流表达、反思评价;以及工程技术的流程 , 即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检验作品、改进完善、发布成果 。
此外 , 学校科学组的老师录制了12+系列研究指导微课 , 就选题和方法进行详细讲解 , 其中还为一、二年级学生专门设计了低年级版本的指导微课 。 学校每位科学老师都与若干孩子进行结对 , 利用线上、线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 参与到儿童的研究过程中 , 指导、帮助学生走上研究之路 , 与儿童形成研究共同体 。
- 椭圆形轨道|今晚别忘赏 今年最大“超级月亮”
- 功能手机|“按键机王者”获入网许可:多亲F22 Pro有望近期发布
- 浙江交工养护分公司(养护集团)“绿养先锋”揭牌仪式成功举办
- 苹果|掌上玩PC游戏?手上“掌机”OnexPlayer mini AMD版性能实测
- 最大满月|天晴好赏月,快赏今年“最大满月”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已登记备案并纳入官方标志保护
- 虚拟服饰|元宇宙的标签能否撑住“虚拟服饰”狂欢?
- WPS|“WPS文件被锁”当事用户发声:WPS曾承认审核系统错判
- “蝴蝶效应”:一场克里米亚战争,为何最终却是中国吞下“恶果”
- 营业执照|资源整合:如何用“上游思维”打造你的商业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