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世界|畅想元宇宙,打个响指就能去南极北极

人物简介
成生辉 , 西湖大学西湖学者 , 现任智能可视化实验室负责人 , 曾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医学研究所、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研究 , 曾任世界银行(总部)数字经济组顾问、大数据高峰论坛(中国可视化专委会举办)执行主席 , 国际可视化年会、太平洋可视化大会、中国可视化大会等项目委员会委员 。 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可视化、可视分析和元宇宙等 。
□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秦孟婷
元宇宙在2021年成为时髦的概念 。 和60年前互联网的发端不同 , 当下“元宇宙”从一开始就受到了热捧 。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它是否是互联网技术的下一次革命?元宇宙是“风口”吗、可以获利吗?这是大家听到这个概念后的第一反应 。
西湖大学西湖学者成生辉的新作《元宇宙:概念、技术及生态》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 上周 , 长江日报读+邀请成生辉谈谈——元宇宙到底是未来的技术方向还是只是暂时的热点?
■ 大众好奇“元宇宙” , 得专门写本书
成生辉的博士研究方向是可视化及可视分析 , 这和元宇宙紧密相关 , 因而算是很早就接触了元宇宙这一领域 。
“我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读博时 , 导师是克劳斯·穆勒教授 , 他是一本可视化领域权威期刊的主编 。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大学是研究型大学 , 它的计算机系乃至可视化方向培养出了不少权威专家 。 ”此外 , 他也和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哈佛大学医学院、世界银行等进行过合作研究 。
回国后 , 他在西湖大学成立了智能可视化实验室 , 指导和带领团队 , “西湖大学是一个小而精、高起点、研究型的大学 , 扁平化的管理制度 。 它给予了每个老师很大的自主权 , 可以做很多前沿性的研究 。 团队里的博士后、全职科研助理们每天如火如荼做着研究 , 乐此不疲 。 ”团队目前正在研究元宇宙的基础框架和“落地”需要的技术 。
2021年 , 成生辉去北京时见了大学同学一面 , 对方和他提起了元宇宙 。 成生辉深感诧异 , 同学不是研究这个的 , 居然已经知道了元宇宙 。 他进而发现 , 原来元宇宙已经开始影响大众了 , 而且大家对元宇宙有很多疑问 , 大部分的问题都集中在元宇宙是什么、值不值得投资、是不是炒作等问题上 。 他透露 , 从元宇宙的地域搜索热度图中发现 , “中国是对元宇宙搜索量极高的国家” 。
“主要是因为元宇宙的概念和终极形态都没个定论 , 说法很多 , 大众接收的信息很多很杂 , 越看越迷惑 。 ”这让成生辉动了写一本书介绍它的心思 。 从北京回来后 , 他便开始带领团队写 , 于今年1月将书稿交给了出版社 。
■ 元宇宙的终极形态很难突然出现
“在大家都在观望和讨论元宇宙是否是下一个投资风口的时候 , 我想从技术的角度探究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 ”成生辉看到 , 目前大众一听到“元宇宙” , 就觉得它非常科幻 , 像小说、像游戏 , 甚至对于能不能实现都很怀疑 。
《元宇宙:概念、技术及生态》这本书里 , 描述了构建元宇宙所需的各个技术 , 涵盖了技术的概念 , 目前技术发展的状况 , 该技术能够解决的问题等 。 “一个完整的元宇宙世界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 , 而且不是单一领域的技术 , 而是诸多先进技术的结合 。 ”
成生辉说 , 当大家了解了这些技术 , 就能大致明白 , 我们距离真正的元宇宙还有一段距离 。 “我想强调的是 , 元宇宙的终极形态很难突然出现 , 它一定是逐步地、循序渐进地发展 。 ”
比如说 , 众多技术中有“沉浸式交互技术” , 大家常听说的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扩展现实XR 。 “以虚拟现实为例 , 真正的虚拟环境应该是能够模拟出人类的‘五觉’ , 也就是味觉、视觉、嗅觉、触觉、听觉 。 但是就目前的技术而言还做不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