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的剧本困局( 三 )


IP开发的游戏剧本也未能“免俗” 。
在带有点评功能的“一起剧本杀”小程序上,《唐人街探案3》、《赘婿》、《刺杀小说家》等IP改编本评分都在6分以下,被市场哄抢的《庆余年》评分甚至只有1.6分 。唯一及格的是被称为口碑很好的《成化十四年》,但得到的依旧是6.61这样的低分,而这个分数却击败了平台上80%的剧本 。
“现在的IP剧本都是出来收智商税的,发行商买IP是要花钱的,IP的运营思路是短平快,谁会用心打磨稿子呢?”在罗凡看来,剧本内容质量普遍不高在意料之中,“到目前为止,市场上还没有出现好的IP游戏本 。而IP的授权方可能也并不关心剧本卖的好坏,他们有防御的需求,避免一些发行商借IP名卖剧本 。”
即便开发商能够精心打磨IP游戏本,在杨歌看来,也不会对整个行业起到太大帮助 。杨歌认为,关注IP是个很投机的行为,因为IP本身并不能解决剧本杀成本高、复购率低的问题 。
“拿到一个IP需要成本,场地租用以及装修也需要成本,每换一个IP就需要翻修一次,所以线下剧本杀本质上属于重运营产业 。如果想形成长期盈利,就必须保证复购率 。但根据以往的情况来看,每个IP的生命周期差不多也就是半年时间 。除非能打造出像浸没式剧场作品《Sleep No More》这样极其经典的IP,能让大家一年去三次,但这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
站在影视公司、游戏厂商等IP主的角度来看,开发IP剧本利益很多,几乎没有风险 。而对于中间的发行商和线下门店来说,目前还无法看到实质上的利好 。杨歌表示,“大家看到了IP带来的短势,想要借此先获得部分收入 。这之后只能尝试看能不能做起来,但实际上失败率很高 。”
至于IP主们吃剧本杀的红利能吃多久、具体能吃到多少也很难说 。某闲置平台显示,4月以“倒闭”为理由转卖剧本杀相关商品的数量较上月增长了110% 。行业逐渐进入洗牌阶段,“最终能够杀出重围,可以长期盈利发展下去的公司通常来讲是在1%-2%左右 。”杨歌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