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阿里成就了三只松鼠,同时也让它走向衰亡
前言:
很多老板在时代的红利中发展起来之后,就把自己当做一个天才,比如我曾经说到短视频的时代到来,诞生了数十个百亿级的企业,于是老板们雇佣写手开始写软文,自己如何英勇的决策,带领一个狼性团队,打造了一座江山。我认为:假如国家4G/5G网络基础建设不投入,再回到100MB流量需要30元的那个年代,你一切短视频你都做不起来。阿里曾经也宣称:它带领了农民走向了电商时代,但是国家如果不搞村村通工程(通电、通网、通路、通水),你所谓的电商也就止步于大城市而已。三只松鼠也不例外,当年的突然辉煌,它归功于一个英明神武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又是一个特别崇拜阿里的人,几乎是所有企业文化都在效仿阿里。在网上随便查查,只要看到关于三只松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CEO的创业故事,讲得玄之又玄,这注定了三只松鼠走的就是一条重营销轻产品的道路。
文章插图
一、靠电商流量模式已至极限:
三只松鼠上市的那一年,在IPO前夜的答谢宴上,创始人专门致敬了阿里巴巴,因为在天猫上,三只松鼠仅用了65天的时间,就拿下了天猫商城坚果品类的销售冠军。于是创始人发表了这样的一个观点:“传统临街的零食店铺以前花几十年打造的系统在我眼中一文不值,开临街店铺、小店卖零食的时代即将会过去,中国城镇化在继续进程中,临街店铺只会越来越少购物中心只会越来越集中,这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
文章插图
然而到了今天,几乎是所有的互联网品牌都全军覆灭,我记得2010年,那是淘宝和天猫一家独大的时候,诞生了好多互联网服装品牌,线下一个店没有,就一个网店,就能恬不知耻地称为“知名品牌”,如今几乎不复存在。现在的网上流量分散,运营费用越来越高,三只松鼠的产品在网上的毛利大概30%左右,线上营收13%-15%的费用都要贡献给电商平台,再扣除各种杂费,三只松鼠基本上是在给电商平台白打工。纯粹的依赖电商渠道,让人产生依赖性,爆款、广告、价格战就是互联网三板斧,长期来看,真正能够引起人共鸣的并不多,更多的只是跟风作秀,到处蹭热度,但这样往往不能够长久,浮躁、短视、急于收割,是所有轻资产的互联网产品的共性。
二、产品质量把关失控:
最近几年,关于三只松鼠产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各大媒体都报道过,比如霉菌超标、面包中有苍蝇、薯片被检出含致癌物、过氧化值不合规定、甜蜜素超标、在食品中添加药品、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等等,其触犯“食品安全”底线的事件已多次发生。
三只松鼠号称:它们不生产零食,而是零食的搬运工。那么这个搬运工为何不能做好上游的品控呢?那么上游的供应商为何敢于糊弄自己的客户呢?我个人觉得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拿2020上半年来说吧,三只松鼠的推广费和平台服务费为3.98亿元,同比增长51.3%,同期营收却只增长16.4%。也就是说三只松鼠的推广费用一直在高位运营,那么他必须压缩采购成本,就像多年前死亡的白酒企业一样,广告打多了,只能酒精里灌水了。如果他预定的收购价过低,是不可能有好的产品,三只松鼠和洽洽之类的品牌不同,人家有自有工厂,可以从散户中收购一手原材料,而三只松鼠往往是三道贩子, 二道贩子从散户中收购,加工好了,弄好包装,给三道贩子在互联网上出售,还要符合互联网低价的要求,这还要啥自行车呢?
那么减少广告和推广,提升产品质量可不可以呢?我认为不可以!首先阿里的平台费用和抽成是不能少的,另外你不买流量,销售会断崖式下跌,互联网消费的特点,就是关键词搜索大于品牌搜索,消费者搜索零食这个词远远大于搜索三只松鼠这个词,那有没有搜索品牌词大于搜索行业词的呢?很少,除非很大的线下品牌,但是一个很大的线下品牌,价格都不菲,至少我的消费观,超过500元以上的东西,我都去线下买,包括手机、家电。三只松鼠并不是刚需的大品牌,不会触发消费者主动去搜索,所以他必须投入大量的钱财购买流量,如今更可怕的是,天猫本身就没啥流量了,你购买了大量的流量后,发现转化率非常低,现在互联网商业流量已经完全碎片化了。
- iphone13 pro|粉丝买美版iPhone13Pro,躲过了网络锁,却没想到有配置锁!
- 酷睿处理器|关键数据出炉,京东比阿里差远了
- 魅族|对不起!魅族,这次确实令人失望了
- 华为|问界M5风光无限,赛力斯SF5暗自神伤,华为或许低估了造车这事?
- 央视公开“支持”倪光南?柳传志该醒悟了
- 苹果|最具性价比的苹果手机来了,降价2120元,iPhone12已跌至冰点价
- 为了你的iPhone能磁吸充电,苹果又花了5亿买材料
- 5G|关于5G,华为赢了
- 造车|苹果造车一波三折,缺了一家“富士康”
- 百度|马化腾的一句话,腾讯市值一小时暴涨1400亿港币,马云格局还是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