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滴滴的毛利率为何如此低?( 二 )


以上的差别造成了——2019年财报发布后,美团的股价再次大涨,当天报收125.8港元,涨幅超6%,很快成为了千亿美金俱乐部的一员,而滴滴离这个俱乐部的门槛还有一定距离。
2

滴滴没有定价权造成的“动态垄断”
一般来说,企业处于垄断地位,带来的一个最直接好处是,有充分的定价权乃至溢价权。
比如美团,其竞价排名的广告收入是没有上限的,收入高低全凭商家对流量的需求。美团成为国内最大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后,市场上就再没有公司能在流量上与美团竞争,所以美团在流量上对商家有绝对的定价权。
而滴滴不同,网约车战场大规模烧钱的硝烟落下之后,大家发现网约车并不是像团购一样,能够形成商家和用户两端强烈的网络效应。说白了,在消费者没有忠诚度的前提下,滴滴与司机的粘性,以及控制能力,远远不如,美团与商家的粘性,以及控制能力。
如果仅仅从市占率的角度来说,滴滴的市占率高达80%,看似具有绝对优势,但为何如此强大的市占率不能转换为牢固的定价权呢?
这是因为,网约车前期靠补贴高速发展是没啥问题的,因为有补贴的价格作为掩护,用户对服务质量也就要求没那么高,但是到稳定运营期就不行了,各种平台价格差不多,服务质量也差不太远,所以滴滴只要面对竞争,就必须保持一定的补贴,这部分导致了定价权的丧失。
就像大部分品牌商家都会到淘宝、京东、拼多多同时开店一样,网约车司机也可以在多个平台注册,在各个平台接单。司机能够提供的供给是一致的,所以滴滴也好,非自营的其他网约车平台也好,服务质量都是差不多的。至于效率方面,滴滴或许平台的基础设施较优,但没有强到压制性的程度。
换言之,由于网约车市场的战火永不熄灭,高德、美团等聚合平台虽然目前市占率还很低,但流量优势和潜力不可小觑,所以滴滴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必须维护司机和滴滴的稳定关系,这样导致滴滴无法从司机端挤压出更多利润,换言之,对用户端也是类似的道理,只要有选择,滴滴就不敢“说一不二”。
由于运力永远是稀缺资源,所以致滴滴补贴“药不能停”,2018年美团曾经对滴滴发起过一次闪电战,在一个月内花了3亿元,打下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虽然出于战略考虑,美团没有在全国做打车,但这证明滴滴的打车业务并不稳固。所以滴滴不可能提高定价,因为这样会很快导致用户流失。
另一方面,网约车是一个点状市场,小的网约车公司会聚焦在某几个重点城市,所以全国有多家区域性网约车公司。滴滴打下一个,另外一个地方又会出现一个,这是个打地鼠游戏,永远打不完新的地鼠,而滴滴疲于奔命。
所以滴滴看似垄断,但其实是一个靠补贴和抑制定价冲动而形成的“动态垄断”,美团可以提高佣金、向商户转移成本乃至给流量涨价,而这些对于滴滴来说近乎于甜蜜的幻想。
3

滴滴缺乏一个高利润的单元来弥补网约车的先天不足
前面分析了,从网约车(主要是专车、快车)业务中,滴滴挣钱很困难,因为它没有定价权,模式受限,利润上不去,成本下不来,这是目前滴滴的宿命。至于海外市场,滴滴还要面临与Uber的争斗,短期内不会有结果。在它其他业务长成之前,滴滴的毛利率将会一直很低,因此市值也不可能有太大提升。
其实,滴滴原本有一个非常好的盈利模块,那就是顺风车。
在出租车时代,加价就已经存在。但这个加价权主要是由乘客掌握的,如加几元来增加叫车的成功率。
但是快车实施加价以后,用户体验就变得非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