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清华两大微藻实验室技术积累,清华博士打造CDMO平台,专攻替代蛋白( 二 )


吴余庆教授课题组是最早一批实现微藻高密度培养的课题组 , 他们使异养微藻的生物量超过了100g/L(大多自养微藻生物量还不到1g/L) , 并且开发了一系列兼性异养、转养工艺 , 实现了生物量、代谢产物的快速积累和CO?的高效固定 。
源自清华两大微藻实验室技术积累,清华博士打造CDMO平台,专攻替代蛋白
文章图片
图丨肖奕博(来源:受访者)
与微藻投缘 , 并为微藻事业奋斗至今 。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 , 其实与肖奕博的家庭环境、自身喜好和求学经历密不可分 。
肖奕博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 , 母亲上班时偶尔会带着他 。 于是 , 肖奕博从小便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大型的自动化机械设备 。 从那时起 , 工业化生产的基本概念就像种子一样种在他的心田 。
本科就读于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肖奕博 , 凭借优异的成绩被保送清华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 出于对生物资源的浓厚兴趣 , 他和吴庆余教授互相选择 , 从此便与微藻结缘 。
在读博期间 , 每当遇到关于微藻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困难 , 肖奕博也会时常去找潘俊敏教授请教 , 潘俊敏教授也喜欢听他讲关于微藻产业方面的设想 , 并且一起讨论 。
在肖奕博看来 , 科研有很多维度:高校与研究所、商业公司、政府部门等 。 在产业化的商业环境下 , 对自己的想法限制更少、推进项目速度更快 , 更适合他创造新事物、带来经济价值 。
肖奕博表示 , 与生物医药行业相比 , 微藻圈很小 , 这让他有一种特别强烈的使命感 。 “作为导师的关门弟子 , 我不必非在高校继承微藻的研究事业 , 在产业化方向同样可以传承清华精神 , 并将它做大做强 。 ”
源自清华两大微藻实验室技术积累,清华博士打造CDMO平台,专攻替代蛋白
文章图片
图丨元育生物团队部分成员(来源:受访者)
2020年末 , 多年的课题尝试与工作经历后 , 肖奕博脑海中的产业化想法逐渐成熟 。 肖奕博创立元育生物 , 他接过导师手中的“接力棒” , 将微藻产业发扬光大的使命和责任一肩挑之 。
而潘俊敏教授、吴余庆教授两位权威专家对元育生物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 一位担任首席科学家 , 另一位担任首席顾问 , 恰好对应了上游微藻生物技术和下游规模化生产工艺 。
“很荣幸我能与两位教授开展深度合作 , 邀请他们为微藻产业化贡献智慧力量 , 利用先进技术 , 开启微藻产业新时代 。 ”肖奕博表示 。
全球藻类产品千亿市场新赛道逐渐成型
随着微藻生物技术不断地取得突破 , 微藻正一步步走进人类的生活 , 其更多价值也渐渐凸显 。
除了微藻蛋白 , 微藻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高于其他植物油 , 而且发烟点更高 , 是优质的食用油来源 。 还有其他高值产物 , 比如虾青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多糖等 。
此外 , 微藻还是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的可持续性生物资源 , 而深海鱼油中的DHA和EPA都是通过摄取微藻获得的 , 藻源DHA、EPA对环境更友好、食用更安全 。
肖奕博告诉DeepTech , 作为光合细胞工厂 , 微藻具备很多高等植物的天然产物代谢通路或者前体物质 , 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 , 有望可以合成如紫杉醇、藏红花素、青蒿素等药用化合物 , 并且可以实现高效、低成本的生产 。
他表示 , 微藻在药物递送、抗菌肽表达、外伤敷料等方向也展现出了巨大潜力 , 这些创新应用也是元育生物关注的重点 。
源自清华两大微藻实验室技术积累,清华博士打造CDMO平台,专攻替代蛋白
文章图片
图丨微藻实验室小试培养(来源: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