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螃蟹需要什么条件 养殖螃蟹技术

螃蟹养殖技术
河蟹7、8月份去壳,9月份增重 。夏季螃蟹活动频繁,食量大增,是螃蟹生长的关键期,必须加强管理 。创造生态脱壳环境:河蟹最关键的脱壳发生在7-8月 。这种炮击需要很长时间,经常会有因炮击不成功而导致的死亡 。水草是河蟹最喜欢的植物饲料,也能为河蟹提供隐蔽的地方和基质 。因此,伊乐藻等水生植物 。花生、苦草、黑藻等在养蟹池中应尽快移栽,覆盖率达到50%左右,为河蟹提供阴凉的栖息地,帮助其脱壳时避免敌人伤害,防止软壳蟹受到其他蟹的攻击 。有条件的话,把软壳蟹挑出来,暂时养在通风阴凉的池塘或有水草的盆里 。蟹壳变硬后,放在池塘里养,提高带壳蟹的成活率 。增加合理的投喂量:除了充足的水葫芦、水葫芦、苏丹草等植物性饲料外,每周投喂两到三次动物性饲料,如屠宰场下脚料、小杂鱼、蚯蚓、蜗牛、蚌肉等,或增加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植物性饲料,如玉米、小科、大豆等 。面粉饲料最好混合后蒸成块状饲喂 。投喂量为池中蟹体重的10% ~ 15%,第二天会根据是否有剩余食物而增减 。饲料放在水池边的浅水里,每天下午3 ~ 5点投喂,以适应河蟹白天觅食,晚上外出的习性 。避免水污染:在螃蟹的繁盛期,需要保证池塘有1m左右的深度,最好是清澈、干净、富含溶解氧的 。定期换水,每3~4天一次,每次10 ~ 30cm 。最好在傍晚前换水,水源要干净无毒无污染 。结果发现,池子里的螃蟹大部分都上岸吐了,尤其是白天大量螃蟹爬出水面,受到惊吓或马上上岸也不下水,说明水质缺氧或水质变差,要尽快换水,换水量也要加大 。及时防治疾病:高温季节,河蟹容易突然发病 。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以药物预防疾病 。药物如1毫克/升土霉素粉、0.5~1毫克/升呋喃唑酮、1~2毫克/升硫酸锌、05毫克/升泻安灵等 。可定时交替喷洒;经常投喂药饵,每1000克蟹重复使用0.1-0.2克土霉素或红霉素 。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贝壳粉、骨粉、鱼粉和家禽蛋壳粉,有利于河蟹脱壳 。寄生虫病可用5~10 mg/L福尔马林或其他农药全池喷洒,细菌性疾病可用消毒药物消毒2~3次 。全池喷药和投饵相结合效果会更好 。防止逃蟹损失:夏天、霜降、初秋,螃蟹最容易逃 。经常检查防逃设施,观察有无逃跑痕迹,检查有无与外界河流、稻田相连的孔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还要注意检查出口处的护栏防护设备,做到防患于未然 。蟹的饲养技巧蟹是一种杂食性水生动物 。它的饵料有以下几种,但不能单喂 。(1)天然饵料它喜欢吃的,在水中和陆地上自然生长的各种生物,称为天然饵料 。主要有浮游植物、水生植物、底栖生物和陆生植物等 。浮游植物:包括硅藻、金藻、甲藻、裸藻、绿藻等 。是早期幼蟹和浮游动物的饲料 。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腕足类等 。这些都是它的好饲料 。水生植物:包括苦草、黑藻、菹草、马来眼子菜、金钱草、浮萍、水葫芦、田基黄等 。是它的主要天然诱饵 。底栖动物:水域中的蜗牛、蛤蜊、贻贝和水蠕虫是它最好的饲料 。生动的陆地植物;包括黄粉虫
但是,螃蟹有贪吃动物饲料的习惯 。动物饲料如果长期放进去,很难在短时间内变成植物饲料 。投喂方式不同于其他水生动物,但基本上要做到‘四定’(定时、定位、定性、定量) 。时机:螃蟹的摄食强度随着季节和水温的变化而增减 。夏秋季节,水温上升到15以上,蟹的摄食能力增强,所以每天投喂一次 。当水温降到15以下时,螃蟹的摄食能力下降,可以隔天或几天投喂一次 。喂食时间应该在傍晚左右,因为螃蟹是水生动物,白天卧,晚上出来 。定位:水草可以直接投放,其他饲料可以放在接近水位线的土坡上或者浅水区 。为了观察螃蟹的摄食和活动情况,随时增减饲料和调节水质 。品质:精、青、粗粮要合理搭配 。前期以粗饲料和草料为主,投入多一点 。后期是螃蟹育肥的重要时期,精饲料比较多 。日粮:日投喂量为蟹体重的5%-8%,水温高时取上限,水温低时取下限 。但在幼蟹孵化期,新鲜饲料(如水蚯蚓、黄粉虫等 。)、鱼粉、小麦粉、蚕蛹粉、花生饼、麦麸、嫩菜叶、人工配合饲料等 。应该每天定时定量多点喂养 。每日投喂量不超过幼蟹体重的3%-5%,其中晚上投喂70%,早上投喂30% 。成蟹投喂时,一年的总饲料分配是动物饲料占40%,粗饲料(糠、饼、糠等 。)占25%,青饲料(水、干草)占35% 。上半年,螃蟹长骨头 。在饲料分配上,青饲料占50%,粗饲料占30%,精饲料占20% 。下半年是螃蟹的育肥期 。在饲料分配上,精饲料占60%,粗饲料占20%,青饲料占20% 。喂食时间:3月底到4月初 。当平均水温未达到10时,允许少喂或不喂 。如果水温超过10,可以喂少量的糊状饲料 。4月中旬以后,平均水温上升到10-15时,糊状饼、豆渣、米糠、猪血、配合饲料等 。可以喂,而且量不要太多 。5-6月份可以大量喂养水生植物 。7-10月,增加动物饲料的投喂 。11月以后,酌情少量喂食 。具体投喂量,3-4月 。约为螃蟹体重的1%;5-7月5%-8%;8-10月超过10% 。喂食时间一般在傍晚或下午4-5点 。
pg" alt="螃蟹养殖技术" />
螃蟹的养殖技术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率,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 。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 。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在放蟹苗前 15~20 天,每亩用 75 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药性消失后,用 80 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 。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 。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 。每天投喂饵料 2~3 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 4% 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制裁、个体生长,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 。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浮萍等优质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 。经过 2 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 。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 。现以池塘为主作简单介绍: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最浅处 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 1:1.5 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 。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 。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外,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 。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种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设施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4.清塘消毒一般在放苗前半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 75 公斤 。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 。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 40~50cm 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为害幼蟹 。5.放苗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 。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 2~3 分钟,取出入置 10 分钟,如此重复 2~3 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 。密度可控制在 1500 只/亩以内,规格 120~150 只/kg的扣蟹 。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6.日常管理(1)投饵:池塘精养的整个过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其他植物饲料占 25%,饲料的种类主要有三大类(一)全价性河蟹专用配合饲料;(二)动物性:海、淡水小杂鱼,各动物尸体、螺类、蚌类、畜禽血、鱼粉、蚕蛹等;(三)植物性:水草类、浮萍、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商品饲料类:山芋、马铃薯、谷类、麸皮、料糠等 。河蟹的投喂方法像池塘养鱼那样,做到“四看四定”,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2)看季节: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动物饲料,河蟹生长中期特别是 5~8 月份,要适当加大动物性饲料投喂量,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这样河蟹体重加大,肉味鲜美,饲料的投喂按季节分配一般为 3~6 月 40%,7~10 月份 60%,水温 10℃ 以下,蟹的活动量少,摄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当水温 3~5℃,可以不投喂 。(3)看天气:天气晴朗时要多投喂,阴雨天要少喂,闷热天气,无风下阵雨前,可以停止投喂,雾天,等雾收后再投喂 。(4)看水质:水质清,可正常投饵,水质浓,适当减少投喂,及时换水 。(5)看蟹的活动情况:一般投喂后的第二天早晨吃光,投饵量适当,吃不光,说明河蟹食欲不旺或数量过多,应及时分析原因,减少投喂量,蟹在蜕壳期间要适当增加投喂量 。(6)定时:河蟹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夜晚外出觅食,投喂分上午八九点钟和下午傍晚两次进行,傍晚的投喂量整天喂量的 60~70% 。(7)定点:投喂的饲料要有固定的食物,饲料撒在饲料台或选择在接近水位线浅水处的斜坡上,以便观察河蟹吃食,活动情况,随时增减饲料 。河蟹有较强的争食性,因此要多设点,使河蟹吃得均匀,避免一部分个全小或体质弱的争不到饲料而造成相互残杀 。(8)定质:河蟹对香、甜、苦、咸、臭等味道敏感,所投喂的饲料必须具备新鲜适口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9)定量:“鱼一天不吃,三天不长”,河蟹也同样,这就要求根据河蟹大小、密度、不同季节、天气、活动情况来确定投喂量,一般日投喂量为存塘蟹体重的 8~10%,投喂量少只能维持生命,超过适时范围也影响生长,还增加饵料系数 。注意:投饵时应做到动物性、植物性饲料相搭配,如上午喂草料、谷类,下午投喂蚌肉、螺类、蚕蛹等 。避免长时间喂单一饲料,否则造成厌食,饲料利用率低,影响生长,出塘规格小 。一是水质改善 。秋季水质管理尤为重要,应及时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并避开蜕壳期 。一方面补施生石灰,一般 20~30 天每亩每米水深用 10kg,全池均匀泼洒;另一方面补施磷酸二氢钙,每亩每米水深用 2~3kg 一次,促进水体物质微循环良性转化和河蟹蜕壳必须物磷、钙的吸收利用 。二是水位调节 。当蟹池水温逐渐下降并稳定在 28℃ 以下时,及时调整水位,平均水深掌握在 1~1.2m 。注排水应比夏季增强,一般 3~5 天注排水一次 。三是饵料投喂 。应根据气温变化和河蟹长势适时投喂动物性饵料,既不能过早开荤,又不能延误时机 。过早则易性早熟,部分蟹最后一次蜕壳结束后规格小,甚至少部分在 10 月发生死亡 。同时温度过高,易腐坏水质,而影响正常生长和诱发疾病 。过晚则可能仅蜕壳一次,造成上市规格受限,而且增重量有所下降 。螃蟹养殖技术?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名贵淡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河蟹隶属甲壳纲,绒螯蟹属,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身体分21节,由于头部和胸部各节相互愈合,因此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二部分 。成蟹背面墨绿色,腹面灰白色,头胸甲平均长6-7cm,宽7.5cm 。一、河蟹的生物特性1、生活史河蟹是淡水中生长,海水中繁殖的蟹类 。在生殖洄游前均为幼蟹,因其壳色偏黄,俗秒“黄蟹”,其性腺很小,基本上未发育,肝脏的重量远远大于生殖腺重量 。当它在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后就发育为“绿蟹”,过购墨绿性腺发育丰满,雄蟹螯足绒毛绸密,步足刚毛粗长,雌蟹腹部完全覆盖头胸甲腹面,腹部边缘的刚毛长而密 。河蟹的生命是短暂的,在它的生活史中历经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和成蟹等几个阶段,一生中需要幼体5次蜕皮成为大眼幼体,再经13—15天蜕皮成为成蟹,它一生只有一个生殖周期,繁殖结束生命也就终止,一般来说,河蟹的寿命为1—3周龄 。2、生活习性(1)穴居河蟹喜欢栖居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滩涂的洞穴里,或隐匿在石砾和水草丛里 。河蟹掘穴为其本能,也不河蟹防御敌害的一种适应方式 。河蟹掘穴一般选择在土质坚硬的陡岸,岸边坡度在1:0.2或1:0.3,很少在1:1.5-2.5以下的缓坡造穴,更不在平地上掘穴 。这为我们养殖池塘建设提供了依据 。(2)食性河蟹食性很杂,在自然条件下以食水草、腐殖质为主,嗜食动物尸体,也喜食螺、蚌子,蠕虫、昆虫,偶尔也捕食小鱼、虾食物匮乏时也会同类相残,甚至吞食自己所抱之卵,有时也会因一条死鱼而招致同类争食,一般情况下,河蟹取得植物性食物来得容易,常构成蟹胃食物的主要成份,蟹胃中还有一些泥沙,这是河蟹摄食底栖生物和腐殖质的一种标志 。河蟹一般白天隐蔽在洞中,夜晚出洞觅食 。在陆地上,河蟹并不太摄食,往往将岸上食物拖至水下或洞穴边,再行摄食 。周年中河蟹除低温蜇居暂不进食外,即使冬季洄游也照常摄食 。在水质良好,水温适宜,饵料丰盛时,河蟹食量很大,一昼夜可连续捕食数只螺类,刚蜕皮的软壳蟹,肢残个体,也常遭受侵害,但河蟹耐饥能力也很强,断食10天乃至半月不食,河蟹也不致于饿死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根据河蟹生长发育所需,在投喂饵料的掌握“精—粗—精”的结构,有利于河蟹生长 。(3)河蟹的蜕皮与生长河蟹的生长过程是伴随着幼体蜕皮、仔幼蟹或成螺蜕皮进行的,幼体每蜕一次皮就变态一次,也就分为一期 。从大眼幼体蜕皮变为第一期仔蟹始,以后每蜕皮一次壳它的体长,体重均作一次飞跃式的增加,从每只大眼体6—7mg的体重逐渐增至250g的大蟹,至少需要蜕壳数十次,而每蜕一次壳都是在渡过一次生存大关 。河蟹蜕壳时需吸收大量水分,因而在蜕壳过程中质量明显增加,在以后的生长中,水分的失去却是缓慢的,并逐渐为组织生长所代替,河蟹生长的速度受环境条件,特别是水温和饵料的制约 。通常,早期幼蟹蜕壳次数较为频繁,刚入湖泊的大眼幼体,以后每隔5—7天,7—10天相继蜕壳而成第二、第三期仔蟹,随着不断生长,蜕壳间隔时间逐次延长,如果环境条件不良,蜕壳生长停止,这也是同龄个体、在不同条件下体形相差悬殊的原因所在 。河蟹生长与水体、饵料中的钙、磷关系密切 。有关试验表明,刚蜕壳的软壳蟹,体重比未蜕壳前增加30%—40%,这段时间多则1小时,少者数分钟,依靠鳃吸收大量的水以及水中的无机盐类 。在自然界的池塘或湖泊中,软壳蟹1—2天壳就变硬 。如果放入蒸馏水中饲养软壳蟹,河蟹在水体中吸收钙离子的能力要比吸收配合饲料中钙和磷的能力强 。河蟹蜕皮前夕要求壳中钙总量与体内钙的总量相等,同时河蟹体中的磷总量是壳中含磷的52.2倍 。为了配合河蟹较好地生长、蜕壳,在精养蟹池中每亩(平均水深1米)每周施氯化钙5千克,磷酸氢钠2.5千克(或者生石灰或过磷酸钙)河蟹的配合饲料中必须考虑钙和磷的比例,氯化钙和磷的氢二钠比例为2:1,才能保证河蟹生长、蜕皮的物质需要 。二、河蟹养殖技术(一)扣蟹培育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 。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 。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药性消失后,用80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 。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 。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 。每天投喂饵料2—3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4%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制裁、个体生长,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 。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浮萍等优质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 。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 。(二)成蟹养殖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目前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 。现以池塘为主作简单介绍: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 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 。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 。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 。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旬,还可以养活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 。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 。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咱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设施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4、清塘消毒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 。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 。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为害幼蟹 。5、放苗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 。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目前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 。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 。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6、日常管理(1)投饵:池塘精养的整个过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因此饲料的种类、优劣和多少对河蟹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投饵时应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动物性精料占40%,水草占35%,其他植物饲料占25%,饲料的种类主要有三大类(一)全价性河蟹专用配合饲料;(二)动物性:海、淡水小杂鱼,各动物尸体、螺类、蚌类、畜禽血、鱼粉、蚕蛹等;(三)植物性:水草类、浮萍、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商品饲料类:山芋、马玲薯、谷类、麸皮、料糠等 。【养殖螃蟹需要什么条件 养殖螃蟹技术】

养殖螃蟹需要什么条件 养殖螃蟹技术

文章插图
螃蟹养殖技术(一)扣蟹培育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 。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 。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药性消失后,用80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 。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 。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 。每天投喂饵料2—3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4%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制裁、个体生长,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 。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浮萍等优质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 。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 。(二)成蟹养殖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目前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 。现以池塘为主作简单介绍: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 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 。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 。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 。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旬,还可以养活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 。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 。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咱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设施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4、清塘消毒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 。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 。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为害幼蟹 。5、放苗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 。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目前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 。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 。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6、日常管理(1)投饵:池塘精养的整个过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因此饲料的种类、优劣和多少对河蟹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投饵时应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动物性精料占40%,水草占35%,其他植物饲料占25%,饲料的种类主要有三大类(一)全价性河蟹专用配合饲料;(二)动物性:海、淡水小杂鱼,各动物尸体、螺类、蚌类、畜禽血、鱼粉、蚕蛹等;(三)植物性:水草类、浮萍、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商品饲料类:山芋、马玲薯、谷类、麸皮、料糠等 。河蟹的投喂方法象池塘养鱼那样,做到“四看四定”,即盾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看季节: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动物饲料,河蟹生长中期特别是5—8月份,要适当加大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但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后期河蟹需要大量营养,以满足性腺发育,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这样河蟹体重加大,肉味鲜美,饲料的投喂按季节分配一般为3—6月40%,7—10月份60%,水温10摄氏度以下,蟹的活动量少,摄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当水温3—5摄氏度,可以不投喂 。看天气:天气晴朗时要多投喂,阴雨天要少喂,闷热天气,无风下阵雨前,可以停止投喂,雾天,等雾收后再投喂 。看水质:水质清,可正常投饵,水质浓,适当减少投喂,及时换水 。看蟹的活动情况:一般投喂后的第二天早晨吃光,投饵量适当,吃不光,说明河蟹食欲不旺或数量过多,应及时分析原因,减少投喂量,蟹在蜕壳期间要适当增加投喂量 。定时:河蟹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夜晚外出觅食,投喂分上午8、9点钟和下午傍晚两次进行,傍晚的投喂量整天喂量的60—70% 。定点:投喂的饲料要有固定的食物,饲料撒在饲料台或选择在接近水位线浅水处的斜坡上,以便观察河蟹吃食,活动情况,随时增减饲料 。河蟹有较强的争食性,因此要多设点,使河蟹吃得均匀,避免一部分个全小或体质弱的争不到饲料而造成相互残杀 。定质:河蟹对香、甜、苦、咸、臭等味道敏感,所投喂的饲料必须具备新鲜适口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定量:“鱼一天不吃,三天不长”,河蟹也同样,这就要求根据河蟹大小、密度、不同季节、天气、活动情况来确定投喂量,一般日投喂量为存塘蟹体重的8—10%,投喂量少只能维持生命,超过适时范围也影响生长,还增加饵料系数 。投饵时应做到动物性、植物性饲料相搭配,如上午喂草料、谷类,下午投喂蚌肉、螺类、蚕蛹稻田蟹的养殖技术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率,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 。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 。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药性消失后,用80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 。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 。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 。每天投喂饵料2—3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4%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制裁、个体生长,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 。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浮萍等优质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 。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 。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 。现以池塘为主作简单介绍: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 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 。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 。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 。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旬,还可以养活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 。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 。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咱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设施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4、清塘消毒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 。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 。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为害幼蟹 。5、放苗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 。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 。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 。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6、日常管理(1)投饵:池塘精养的整个过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因此饲料的种类、优劣和多少对河蟹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投饵时应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动物性精料占40%,水草占35%,其他植物饲料占25%,饲料的种类主要有三大类(一)全价性河蟹专用配合饲料;(二)动物性:海、淡水小杂鱼,各动物尸体、螺类、蚌类、畜禽血、鱼粉、蚕蛹等;(三)植物性:水草类、浮萍、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商品饲料类:山芋、马玲薯、谷类、麸皮、料糠等 。河蟹的投喂方法象池塘养鱼那样,做到“四看四定”,即盾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看季节: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动物饲料,河蟹生长中期特别是5—8月份,要适当加大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但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后期河蟹需要大量营养,以满足性腺发育,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这样河蟹体重加大,肉味鲜美,饲料的投喂按季节分配一般为3—6月40%,7—10月份60%,水温10℃以下,蟹的活动量少,摄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当水温3—5℃,可以不投喂 。看天气:天气晴朗时要多投喂,阴雨天要少喂,闷热天气,无风下阵雨前,可以停止投喂,雾天,等雾收后再投喂 。看水质:水质清,可正常投饵,水质浓,适当减少投喂,及时换水 。看蟹的活动情况:一般投喂后的第二天早晨吃光,投饵量适当,吃不光,说明河蟹食欲不旺或数量过多,应及时分析原因,减少投喂量,蟹在蜕壳期间要适当增加投喂量 。定时:河蟹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夜晚外出觅食,投喂分上午8、9点钟和下午傍晚两次进行,傍晚的投喂量整天喂量的60—70% 。定点:投喂的饲料要有固定的食物,饲料撒在饲料台或选择在接近水位线浅水处的斜坡上,以便观察河蟹吃食,活动情况,随时增减饲料 。河蟹有较强的争食性,因此要多设点,使河蟹吃得均匀,避免一部分个全小或体质弱的争不到饲料而造成相互残杀 。定质:河蟹对香、甜、苦、咸、臭等味道敏感,所投喂的饲料必须具备新鲜适口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定量:“鱼一天不吃,三天不长”,河蟹也同样,这就要求根据河蟹大小、密度、不同季节、天气、活动情况来确定投喂量,一般日投喂量为存塘蟹体重的8—10%,投喂量少只能维持生命,超过适时范围也影响生长,还增加饵料系数 。投饵时应做到动物性、植物性饲料相搭配,如上午喂草料、谷类,下午投喂蚌肉、螺类、蚕蛹等 。避免长时间喂单一饲料,否则造成洒厌食,饲料利用率低,影响生长,出塘规格小 。(2)水质管理:河蟹对水体水质条件的要求比鱼类高,尤其对污染的水体具有更大的敏感性,池水水质好,利于河蟹的生长发育且肉味鲜美,养蟹池水PH值应保持在7—9,最适7.5—8.5,池水溶氧保持在5MG/1以上,低于5MG/1以会影响生长,在2MG/1以下便会出现河蟹死亡,调整池水的PH值,新开挖的池塘,水质大多呈酸性,要定期用生石灰浆泼洒改良水质,这样能提高河蟹对饲料的利用率,有利于河蟹顺利蜕壳,一般春季每月一次,夏秋委每隔15 —20天一次,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7—10千克 。注意勤换水,保持水位稳定,春季每星期换水一次,夏季每3天换水一次,如遇持续高温,应每天坚持换水,秋季天气炎热,且常会出现闷热天气,水质容易变坏,要特别注意换水,每2天换水一次,换水量占整个水面积的1/3 。河蟹不耐肥水,为控制水质变肥,每亩投放200—300尾斤两花鲢鱼种和在蟹池四周种植一引起水生植物 。不同季节蟹池对水位的要求不一样,春季为了提高水温,促进河蟹生长,水位可控制在0.5—0.7m,夏秋季节水温较高,池水深度要保持在1—1.5m 。(3)防逃:专人值班巡堤,特别是下雨天和换时更要注意 。(4)巡塘:观察水色,注意蟹的活动,不要弄伤河蟹,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在性腺发育丰满价格合适时可排干池水拾取 。
养殖螃蟹需要什么条件 养殖螃蟹技术

文章插图
养螃蟹需要什么样的技术A、温室条件 试验温室为钢架双层太阳板保温温室,面积1200平方米(20×60),育苗水体面积1000平方米 。具备充气增氧设施、管道加温设备,温室透光率约50%,安装200瓦的白炽灯5只,供夜间照明用 。为了方便均匀地投喂饲料,设置3条人行道 。B、放苗前的准备  在放苗前10天左右,放水30厘米,用生石灰乳液100ppm严格消毒 。消毒24小时后,启动增氧设施充氧 。接下来投放水草,水草主要是水花生,将捞回的水草用高浓度的石灰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4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均匀地投放到温室里 。水草投放面积约占水体面积的80% 。接着逐渐将水升温至20~22℃ 。C、蟹苗的放养 应先将蟹苗运输箱放入水中,浸润30秒左右,然后取出水面,放5分钟左右,再放入水中30秒,如此反复4~5次再放苗 。选择没有水草的地方,轻轻抓起一小把苗,慢慢抖动,以使蟹苗能均匀分散入水 。虽然经过3小时的运输,大眼幼体几乎没有死亡 。D、日常投喂及管理 蟹苗入池初期,主要投喂豆腐、鱼浆、囱虫成虫等饵料 。用40目的网片将豆腐虑成微小的颗粒,然后兑水全池均匀泼洒 。将小杂鱼冲洗干净后用打浆机成鱼浆后,加入1%的食盐兑水全池均匀泼洒 。日投饵率为100%~150%,日投喂4次,即黎明前、中午、傍晚、午夜各1次,其中午夜投喂时开灯2~3小时 。等到蟹苗基本长到Ⅱ期幼蟹后,饵料主要为豆饼、鱼浆,偶尔投喂1~2次豆腐 。豆饼煮熟后仍做成小颗粒 。此时的投饵率控制在100%左右,仍日投饵4次 。在这期间逐渐加水至0.5米 。到了V期后,投饵率为60%~80%,饵料仍以豆饼、小鱼为主,日投饵3次,午夜不投 。在整个育苗期间多观察蟹苗的活动及摄食情况,估计池内的蟹苗数量及重量,确定合理投饵量 。在蟹苗集中蜕壳期间,可适当减少投饵量,并在夜间增加开灯时间 。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控制水质,定期消毒 。每周用5ppm的石灰乳液兑水全池均匀泼洒,补充一些钙质,保持pH值7.5~8.5;每10天用50%稳定性二氧化氯0.5ppm消毒1次,每15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30%左右,并适当增加一些新水,水位控制在0.5米左右 。换水时,进、排水口用80目的筛绢包住,以免将苗排出或其它有害生物进来,注意温差在5℃以内,最好水温基本相同 。平时注意池内水草的生长情况,适时补充一些新鲜水草 。E、培育结果 总之,温室大棚培育大规格幼蟹的技术关键是:选择优良苗种、确定合理放养密度、加强日常管理 。二、怎样提高选购蟹苗的成活率 A、就近购苗 有些养殖户南下北上,从其他水系和沿海河口购苗,其死亡率往往较高 。所以我省养殖户应当从长江、淮河两岸养殖场购长江水系的苗较好,不宜去购辽河种、闽浙种 。B、购买淡化蟹苗 眼下有少数培育蟹苗的单位、个人急功近利,向养殖户出售淡化时间不长( 2-3天),质量不高的大眼幼体,致使蟹苗不能适应新环境死亡 。因此,应购买淡化时间较长(5天以上)的苗 。购时除向育苗户方详细了解到,还可用下列方法进行鉴别: (1)优质淡化蟹苗为棕褐色,不夹杂白色、棕红色,用手捏住蟹苗3-5秒,手感较硬,放下后仍活动自如,爬行敏捷,方动接近水边 。(2)如有可能 。应测定培育淡化水池的PH值,含盐量,也可用口感法尝出池水含盐量 。C、运输蟹苗 (1)购苗时最好使用专业购苗箱,或用塑料袋带水充氧,不用布袋,竹篓等 。(2)蟹苗喜欢聚集抱团,应防止蟹苗受压窒息而死 。(3)减少震动,装蟹苗容器应远离驾驶室,谨防汽油、高温影响; 下车时内外温差不大于5℃ 。(4)2-3小时洒水一次,保持一定湿度;在车站注意勿用自来水喷洒,因为水中有氯气 。D、投入准备 投放蟹苗前一定要清塘,清除敌害生物 。蟹苗一般只有米粒大小,常是水蛇、青蛙、蛤蟆及肉食性鱼类的袭击目标 。投放时间宜选晴天中午 。有条件的可暂养一周后再投入大塘中,这样可明显提高成活率 。三、水田怎样养蟹 目前,水田养蟹有蟹苗培育和幼蟹培育两种方式 。A、蟹苗培育 。在6月中旬,每亩放蟹苗0.25公斤于蟹苗暂养池内,此时水田中有极为丰富的浮游生物 。暂养到3期幼蟹时撤掉网布,让其自行分布到整个田间 。在蟹苗暂养期间,除应施肥培养浮游生物外,还应补充投喂一定饵料(如熟蛋黄、麦粉等) 。投喂15天左右,当幼蟹分布于田间后,停止投饵 。此时幼蟹摄食田间繁殖的浮游动物、浮萍及水草等 。而后投喂配合饲料,其比例为35%玉米面、35%麸皮、15%豆饼及15%棉籽饼,整个投喂过程中,投喂量占蟹体重的5~10% 。B、幼蟹培育 。一般放养每公斤60~120只的蟹种,亩放2.5~4公斤为宜 。蟹种放养前要用3~4%食盐水浸浴5~10分钟,以消灭蟹沟内和蟹体上的寄生虫和致病菌,从而提高放养成活率 。蟹种或蟹苗放养后应立即投喂饲料,前期投喂蛋黄、蚕蛹粉、鱼粉;后期投喂蚯蚓、豆饼、螺蛳、动物内脏及菜叶等 。日投饵量为池中蟹体重的5~8%,每天投2次 。还应坚持"四定"投饲力争投喂均匀 。并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变化以及河蟹摄食活动情况,适时适当调整投喂量 。在时间上应以傍晚为主,投喂量为全日量的60~70%,而上午一次为30~40%,饵料要求新鲜、适口、营养齐全,腐败变质饵料不用 。C、水质调控 。放苗或种前15天灌水、肥水 。滩面保持10厘米,放苗前期不换水,适当补充以保的水位;中期每3~5天换水一次;后期加高水位使滩面保持15~20厘米水深;每5~7天换水一次,放苗种后每10天泼洒一遍石灰水,用量15~20ppm 。D、病害防治 。水田养蟹同池塘养殖一样,其病害有甲壳病、肠胃炎以及寄生虫引起的蟹病等,除了用药治疗外,通常6~9月份,每隔15~20天,每亩水田水深30厘米,亩用生石灰10~15公斤溶化后全池泼洒,既起到消毒防病作用,又补充河蟹生长所需钙质,其敌害有水老鼠、水蛇、青蛙、水鸟、黄鳝等;除地沟、池彻底消毒外,发现敌害要及时清除,特别是进出水口要用密眼网封好,严防敌害进入 。E、防逃管理 。防逃设施的施工一定要仔细,在进排水口设铁丝网及丝网代,坚持巡视,发现漏洞或穴及时解决 。由于蟹有聚群逃逸习性,防逃设施是否完善以及漏穴修堵就显得尤为重要 。F、河蟹收获 。河蟹捕捞因根据农作物兼作品种不同,而采取因地制宜收获方式 。通常在水稻收割(或茨菇、荸荠等水生经济植物采收)前,采取多种捕捞方式进行河蟹捕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