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又涨价了!种植一亩茯苓净收益可达35400元!

目前正值产新的茯苓 , 悄然涨价了 。安徽、湖北等地产地鲜货收价16-18元/千克 , 云南产地鲜货收价也从10.5-11元涨至13元左右 , 折干品价均在30元以上 。都说今年茯苓产量大 , 为何产新涨价?而且交易这么火爆 。
目前市场茯苓流通的货源主要来自安徽岳西、湖南靖州、云南丽江和陕西安康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苓的干燥菌核 , 家种技术成熟 , 一旦价格涨高 , 容易刺激生产恢复 。
回顾茯苓历史价格变化 , 也是波动不断 。近几年茯苓都经历了哪些变化 , 生产情况如何?
2003年茯苓价格曾涨至17-18元 , 2005-2006年跌至6.5-7.5元 , 2007-2008年涨至12.5元左右 , 2009年回落至9元上下 。2010年茯苓再次进入上升通道 , 从年初的12元起步上扬 , 到10月涨至25元 , 高价一直持续到2011年9月 。由于茯苓持续近两年高价 , 大大刺激了药农种植积极性 , 2011年10月受新货量大冲击价格回落至19元左右 , 11-12月进一步下滑至12-13.5元 。2012-2013年茯苓价格回升至15-17元 , 2014-2015年价格在18元上下运行两年 , 2016年上半年回落至15元上下 , 下半年又回升至18-19元 , 此价一直持续到2017年上半年 。受茯苓价格回升影响 , 种植户又扩大了面积 , 2017年下半年从19元下滑至16元左右 , 到11-12月落至13元上下 , 2018年在15元上下反复震荡 , 2019年稳定在16元左右 。2016年减产 , 茯苓产新期的高价 , 刺激了云南、陕西、贵州等产区大量发展种植 , 2017年扩种明显 , 2018年种植趋于稳定 , 产销基本平衡 。
茯苓价格高低 , 不仅取决于种植面积大小 , 而且种植成本也起着主要作用 。茯苓种植成本主要是松木和菌种 , 尽管多年来不断有消息报道 , 地方政府为保护生态环境禁止砍伐树木 , 但是 , 种植茯苓作为当地农户一项主要经济收入 , 地方政府对砍树种植户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茯苓亩用菌种800袋 , 每袋3元 , 仅菌种每亩需要投入2400元 。覆盖地膜200元/亩 , 喷施农药约400元/亩 , 总计 , 投入成本3000元/亩 。
一般栽种后生长7-12个月即可采收 , 平均每兜收鲜货8公斤 , 按照近两年鲜货收价8元/公斤计算 , 每亩600兜 , 总计:600×8公斤/兜×8元/公斤 , 总计毛收入38400元/亩 。减去种植成本3000元 , 净收益35400元 , 不计木头 , 收入相当可观 , 种植户种植热情不减 。
目前茯苓正值产新 , 并有新货干品陆续上市 。国庆节前价格出现小幅回落 , 近期又止跌回升 。据安徽岳西产地报道 , 目前鲜货收价15-16元/公斤 , 新货干品白丁价格从34元升至36元 , 中心丁也从36元涨至38元上下 。
目前安徽产区茯苓主要种植在岳西、金寨和霍山 , 受近两年好行情刺激 , 种植面积已恢复 , 今年产量大于去年 , 但 , 因购货商多 , 加工户多积极收购鲜货 , 导致鲜货价格高出去年 , 折干成本价在32-33元 。
云南产区种植主要集中在文山、保山、大理、玉溪、曲靖、楚雄 , 普洱 。受近几年行情刺激种植面积也有所扩大 , 因产区阴雨多 , 暂时 , 新货未能大量上市 , 行情也没有多大变化 , 鲜货收价13元/千克 , 折干价28-30元 。该产地库存已少 , 收购商手中基本无陈货 。
湖南靖州主要以加工为主 , 本地种植面积并不大 , 每年产新从福建、云南、陕西江西、贵州等地购买鲜货进行加工 , 然后再销往全国各地 。
茯苓市场需求较大 , 加上保健品市场的需求增加 , 估计 , 近几年全国茯苓市场药用年需求量不少于25000-30000吨 , 加上保健食用及出口 , 年市场需求量在4万吨以上 。虽然茯苓有进口货源 , 但是 , 受疫情管控及关税提高 , 进口货不能大量来到国内 , 因此 , 支撑价格难以大幅回落 。
虽然茯苓生产已恢复 , 但是 , 由于库存极其薄弱 , 用药单位都等米下锅 , 大货交易活跃 , 尤其 , 出口量增加 。这是今年茯苓产新涨价的主要因素 , 至于背后是否有资本操作?大行情这么好 , 机会难得 。
相关资料:
1 , 茯苓下种时间 , 6月 。
2 , 采收第2年3月 。
3 , 菌材用量:50公斤/窑 , 木材长度60厘米 , 木材粗细30厘米(直径) 。
4 , 菌种重量450克/窑 , 每窑2袋 , 或30千克木材 , 1袋菌种 。
5 , 树兜栽种 , 不挖出斩断侧根 , 用种量2袋/20厘米(直径) 。
【茯苓又涨价了!种植一亩茯苓净收益可达35400元!】信息来自药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