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变“期车”,大摩不缺芯,缺的是心眼( 二 )


汽车变“期车”,大摩不缺芯,缺的是心眼
文章图片
制裁影响了芯片生产吗?
有人说因为美国制裁中国高端制造 , 全球芯片格局重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 特别是晶圆厂的建设缓慢是个主要原因 。
这也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
摩尔定律是芯片领域一直以来非常热议的话题 。 人类已经在12寸晶圆领域突破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瓶颈 , 但是18寸晶圆却迟迟没有传来过好消息 。 很多技术虽然在理论上已经初具雏形 , 但是资本都是急功近利的 , 在12寸晶圆都没有完全拓展到极限的时候 , 花更大的代价去研发18寸并不是众多厂家的最优解 。 而美国对中国芯片的制裁 , 让研发环境更加严苛 , 扩张成熟工艺产能的需求是利益最大化的 。
因此各国的芯片厂商首先会想办法扩展现有产能 , 但是要真正建立一条完整的高端生产线并不容易 , 对于一般的厂商而言至少需要3至5年的时间才能走向成熟 。 因此现在的产能扩张 , 并不会立即缓解现在缺芯的状况 。
虽然这种说法也非常具有说服力 , 但是仍然只是说到了一部分原因 。
因为这些正在扩张的晶圆厂更多的偏向于更为高端的制程 。 中芯国际虽然被美国制裁 , 但是仍然投资建设12寸晶圆制造厂 , 而这个晶圆厂更加专注于28nm及以上技术节点的芯片代工 。 车载的芯片一般制程在90nm以内即可 , 并不都有高端的需求 。
汽车芯片的产能确实会被高端芯片所挤压 , 但是能够生产高端芯片的厂商并不多 , 不意味着市场上没有可以代工汽车芯片的公司
因此虽然美国的制裁对行业格局有所影响 , 但是车规级的芯片并不是美国关键的打击点 。 因此汽车缺芯 , 也不仅仅是因为美国的制裁 。
汽车变“期车”,大摩不缺芯,缺的是心眼
文章图片
汽车变“期车”,大摩不缺芯,缺的是心眼
文章图片
根本原因
最大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对汽车芯片的需求提升了 , 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 。 全球政府纷纷下注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汽车市场 , 补贴和政策优惠的力度一个比一个大 。 而群众也非常配合 , 全世界的消费者都在帮助政府完成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指标 。
全球汽车消费额在逐渐下滑的情况下 , 新能源汽车销量反而是越来越高 , 逐渐蚕食燃油车市场 。
一般来说 , 普通燃油汽车所需要的芯片一般在500至600个左右 。 但是由于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 , 汽车的电机部分、热控制部分、智能化部分等等都对芯片有不小的要求 。 不仅在良率上要比普通手机芯片再高出好几个级别 , 更是数量翻倍 , 而且有先进制程的需求 。 因此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需要1000至1200个芯片左右 。
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曾表示 , 小鹏汽车的一辆车中大概有1700个芯片 。
这种高端化、智能化的趋势下 , 汽车芯片的军备赛只会越来越严重 。
虽然汽车芯片中很多并没有对制程有着严格的限制 , 但是要做到立刻换一个厂家 , 立刻就能完成生产制造也并不容易 。
汽车芯片对安全性的要求 , 比手机芯片要高很多 。 一款合格的汽车芯片 , 不仅要接受非常宽泛的温度检测 , 还要保证稳定不出错 , 最后还对使用寿命有要求 , 一般是15年或20万公里 。
而现有的芯片产能供应更多的是消费电子芯片市场 , 要提升汽车芯片产能需要晶圆厂对自己的生产线进行规划以及再分配 。 芯片厂商在车规级芯片方面无法获得十足的利润 , 让厂商也没有十足的动力拓展新生产线 , 因此汽车芯片的供需两端偏紧的状态并没办法很快解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