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首款自研芯片曝光:5nm制程Arm架构,已成功点亮,面向平板电脑?( 三 )


但是随后 , 联想交换机业务部门遭遇了资金问题 , 在形式一片大好的情况下 , 柳传志放弃了对于交换机业务的支持 , 将更多精力转向了PC市场 , 最终导致该业务的死亡 。 而与此同时 , 华为的可容纳10000用户的C&C08万门机项目则得到了任正非的全力支持 , 产品上市后 , 横扫中国电信市场 , 为华为日后在电信市场的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 。
同样还是在1994年 , 柳传志还扼杀了另一个“自主研发”项目 。 1994年 , 倪光南在联想领导层参与下与复旦大学和长江计算机公司达成合资建立芯片设计中心(“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的意向 , 准备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能力 。 倪光南对这项被称为“中国芯”的工程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 却被柳传志当场泼冷水:“有高科技产品 , 不一定能卖得出去 , 只有卖出去 , 才有钱” 。 最后此项目在即将开张之前夭折 。
至此 , 倪光南主导的“技工贸”路线在与柳传志主导的“贸工技”路线之争的矛盾全面爆发 。 最终结果是倪光南出局 , 柳传志带领下的联想全面转向的了“贸工技”路线 。
近年来 , 随着中兴事件、中美贸易战、华为被禁事件的爆发 , 卡脖子的“芯片”备受全民关注 。 而早年放弃了“技工贸” , 走“贸工技”路线的联想则成了众多网友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
很多网友认为 , 如果当初联想坚持走倪光南主张的“技工贸”路线 , 很可能早就做出了自己的核心处理器 , 联想甚至有可能成为“中国版的英特尔” , 再不济也至少也能够有助于提升在核心芯片上的自主可控能力 。
不过 , 也有观点认为 , 当时联想的体量有限 , 利润也有限 , 难以承载在芯片研发上的持续的巨额投入 。 虽然从1996年开始 , 联想电脑销量一直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 , 但从全球来看 , 销量有限 。 直到2013年 , 联想电脑的销量才跃居世界第一 , 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厂商 。 如果当时就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到研发芯片上 , 而不是先利用成本及制造上的优势占领市场 , 也就没有今天联想在PC市场的地位 。 更何况当时在PC市场还有英特尔、IBM等众多强大的处理器厂商 , 如果联想因为自研处理器 , 被国外断供 , 那么联想可能当时就走向了没落 , 没有机会发展壮大 。
当然 , 以上的种种都只是“事后诸葛亮”的假设 。 没有人能够断定当时联想研发芯片就一定会成功或者失败 , 因为这当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
但不管怎么样 , 现在的联想 , 在通过“贸工技”路线发展壮大之后 , 重新开始发力“核心技术” , 还是值得肯定的 。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