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需要一堂怎样的必修课?( 二 )


华盛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专业教授希拉格·沙有过一份针对问答社区的研究报告 , 他说之所以明明搜索才是效率最高的解决方案 , 人们却更喜欢社交化的Q&A , 是因为有人回答了问题这件事情本身 , 其重要性远远高于他究竟回答了什么 。
这也是问答社区都将投票设为核心机制的原因 , 用户想要的不是绝对化的标准答案——否则按资排辈的罗列回答者就可以了——而是最有共鸣感的分享 , 这意味着纯粹的知识图谱并不能满足问答社区的增长需求 , 大众也不想每天都来到社区里打卡上课 。
知乎的副总裁张宁说问答是一种上限很高的容器:「早年是精英之间的互相问答 , 后面逐渐变成普通人问 , 专业人士和亲历者答;高考是年轻人问 , 过来人答;618是想买的人问 , 买过的人答等等 。 」
产品经理们的老前辈俞军曾向知乎提出最需要改进的能力是个性化内容的挖掘和推送 , 「我知道知乎里有大量内容是我感兴趣的 , 但知乎推送的内容只有很少是我愿意点击的 , 总让我有种入宝山而空回的感觉 , 这方面网易云音乐、淘宝、今日头条都是不错的学习对象 。 」
那正好是今日头条们靠着算法推荐攻城掠地的时期 , 传统的关注订阅制则受困于信息茧房 , 变得笨拙沉重起来 , 它需要用户不断的主动提交新的关注行为 , 否则内容消费就会变得越来越狭窄和稀少 。
事实上 , 俞军的建议在大方向上值得借鉴 。
不过 , 知乎的「泛知识圈」没有把主导权交给算法 , 而是通过降低门槛来鼓励年轻人更勇敢的提出问题 , 然后通过算法、运营等辅助手段加速与有趣答案的相遇 。 这相当于让年轻人 , 从年轻人的话题里找到新热点 , 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平台内容的提纯和更新 。
就好比 , 让一个想要讨论硬核的生物知识的用户 , 和一个需要和他人交流情感困顿的用户 , 都能抵达各自的圈层 。 如果该圈层尚不存在 , 就通过关注问题的用户实现共建 。 简而言之 , 知乎上不缺少精彩的故事内容 , 只是需要算法进步来搭起新的桥梁 。
而跨代能力 , 也就此积淀下来 。
每逢高考、开学季、奥运、五四等特殊节点 , 知乎都会迎来一波处在高中、大学的年轻人大学新生的注册 , 最开始可能只为了在知乎上翻阅「基础参数」 , 随着阅读深入 , 新用户往往会被衍生话题和答主的才华横溢所折服 , 逐渐成为社区里的活跃分子甚至是新的创作者 , 这让知乎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 , 把18岁-25岁的月活跃用户占比从20%拉升到了40% , 绝对数量增长超过4倍 。 而二季度新增用户中 , 25岁以下的用户占比显著 , 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是教育、生活消费和科学科普 , 这无疑说明知乎已经是吸引和陪伴年轻人成长的互联网社区 。
但是知乎的运营风格却未必见得有多么「谄媚」年轻人 , 没有二次元的站娘 , 没有浮夸的表情包 , 没有低幼化的文案 , 这种克制在和其他那些以迎合年轻用户著称的平台相比 , 就显得非常罕见了 。
那么年轻人为何还要留在知乎?
据说徐皓峰最得意于「一代宗师」里的台词是「见自己 , 见天地 , 见众生」 , 可以理解为习武的境界 , 也可以概括为人的成长 , 能够获得的几项重要事物 。
知乎内部有过多次讨论 , 也做了问卷调研 , 最后得到的结论在于 , 问答社区向用户提供的核心价值 , 是「获得感」 。
在知乎上提问或是回答 , 乃至阅读这样的内容 , 本质上也服务于用户感受到获得感的目标 , 提问者获得了好奇心的满足 , 回答者获得了声誉的提高 , 创作者可以获得经济回报 , 消费者可以获得阅历的增进 , 所有的获得感聚集起来 , 就是知乎的那条护城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