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市值管理团队 市值管理的手段和方法

五、市值管理方法解构
市值管理的目的一定不能等同于“炒股” 。市场价值管理的长期目的是增加股东财富和公司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增长 。
采用市盈率法,公司的总市值是企业净利润的一定倍数:
总市值=企业净利润市盈率
在这个公式下,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如何使大企业实现净利润,第二部分是在相同净利润水平下如何有效提高企业的市盈率 。
这样,可以说任何公司上市后都应该在两个市场同时经营起步 。第一市场是其原产品市场,这个市场运营目标的核心是净利润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二个市场是资本市场,这个市场的经营目标是不断增加市场价值 。
围绕企业净利润水平的提高,大量的管理理论是有效的 。制定正确的战略,选择好的行业轨道,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强化团队激励约束,增强竞争力,深挖护城河,扩大销售,降低成本,是企业长期经营的原始追求 。没有终点,只有挑战和进步,这不仅仅是企业过去的专长 。也是企业市值管理最基本的一点,缺乏追求净利润的基石,单纯基于做资本市场动作就是放弃成本,做大市值也是空中楼阁,不会长久,作者坚决反对 。
在相同的利润水平下,哪些要素与市盈率有关?
1、赛道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天花板,不同的行业分为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 。大行业倾向于产生大公司,新兴行业愿意给予高市盈率的激励,这是市场惯例 。
【数字货币市值管理团队 市值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有的企业说已经是传统行业了 。我们做什么呢
用我的四个象限来解读,至少有两个方向:一是让它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控制定价权;第二,传统和新兴肯定不是简单的对立 。传统产业有不断创新的空间,而自身的成长也需要不断创新 。比如钢铁纺织,一般被认为是传统产业,但设备、产品、工艺流程、模型,一直都有巨大的科研创新空间 。
同时,上市公司有一个重要的再融资和转化轨道的手段,相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竞争工具,不要浪费 。
2、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应该受到所有企业的重视 。企业坚持原有模式并取得持久成功的情况很少 。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快速迭代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商业模式的快速创新 。
/p>


以零售业为例,过往的小卖店到大型百货中心再到实体连锁再到网商再到今天以数据驱动为主的新零售,大家觉得商业零售业是传统还是新兴呢?买卖东西是传统,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改变商业模式是创新,只要社会还在发展,模式创新也就没有止境 。相应地,资本市场也愿意为一家企业成功的模式创新买单,并给与更高的市盈率 。


3、多元产业还是单一产业
历史证明,资本市场投资者长期来看喜欢主业纯粹的公司,多元化产业叠加起来的结果有杀低市盈率的效果,或者说,同样的利润水平,几个产业累加利润与单一主业实现的利润,市场给与后者更高的估值 。


所以,如果政策和条件允许,适当的分拆、剥离是管理市值的重要方法 。


4、经常性利润还是一次性损益
市场更喜欢企业赚到的经常性利润,靠大量的一次性补贴、一次性出售资产、偶然性突发事件(比如新冠疫情带给部分公司的业绩偶然爆发)、炒股票买理财等带来的利润,市场会给与很低估值 。


5、含科量
一个企业的研发投入多寡,形成知识产权的高度和广度,能否形成更高层次的竞争壁垒,是市场给与不同企业市盈率的重要因素 。


通常意义上,大量的研发投入会降低当期企业净利润,但是,合理的研发投入市场又会在市盈率上给与补偿,如何平衡两者关系,是企业要合理应对的 。


6、行业地位
中国大多数行业进入了存量博弈时代,行业增速不够,企业成长主要靠集中度的提升和市占率的增加 。所以,市场倾向于给与行业龙头以龙头的溢价,而给与二、三线的同行企业相对低的估值 。


并购整合是提升行业地位的重要手段 。


以上六个点虽然在讲市盈率水平,但其实每一条都与净利润有关,跟产业经营的战略战术密切相关 。


以下几个方面,就离产业经营相对远一些,但是也非常重要 。


7、投资者关系管理
上市公司这么多,让所有的投资者和研究员都覆盖和重视是不现实的,所以信息不对称就成为常态 。让信息更对称,让市场能在更多情形下给与公司相对公允的估值而不是长期低估,就变得特别重要 。对比不愿意接待投资者和研究员的公司,积极与投资者沟通,更透明的信息披露,多层次的路演,良好的媒体关系,是让信息更对称的良好途径 。


8、股东和高管的增持减持以及公司自己的回购
大股东的股份是一定会减持的,短期内,大股东的减持信息会对市场造成一些负面影响,相应的,股东和高管的增持、企业回购股票会对短期股价有正面作用,但长期来看,貌似信息最对称的大股东和高管未见得就一定知识对称,很多竞争力强的公司,在股东减持中依然会上涨,在股东增持后依然会下跌 。实践中我们也还能看到大股东给员工的保底增持,给其他投资者的保底定增后面都出现了问题,有很多的员工“股权激励”变成了“股权惩罚” 。所以,增持减持的时机选择、审慎决策远比想象得更需专业 。


9、分红
派现金股息、送红股还是以转增股本的方式扩股(转增股本是数字游戏,不能算分红)短期内会对市场估值有影响 。


散户定价的市场,大家对高比例送配很敏感,会带来短期股价剧烈波动,但因为除权效应的存在,二级市场的分红更像数学游戏 。对于专业投资者而言,长期稳定的高比例分红能力(非一次性能力),才能获得更高的估值,因为这个特点包含了利润、现金流、议价能力等好多综合因素 。


由于全世界资本市场散户投资者的存在,实证上确实造成了同质化公司在不同市值阶段、不同绝对股价水平上带来的市盈率差异,比如新入市的散户投资者会更喜欢买入绝对价格低的公司,以为它比2000元一股的茅台更便宜 。所以在特殊的市场环境和特殊阶段通过送股除权效应提升市盈率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


对于成长性公司和成熟现金流公司,分红派息效应应该是不一样的 。成熟现金流公司如果成长性差,没有好的资金投向,应该选择更多地把现金分配给股东 。而成长性好、ROE高的公司,应该在回报股东和增加积累、扩大在生产方面做更好地平衡,给股东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


我对市场千篇一律认可的高分红才是最好回报股东的观点持保留态度 。


我对在媒体上大肆宣传一共募资多少,通过分红回报股东多少来表扬自己,却隐去募资是面向社会公众小股东,分红大头是给大股东这样重要细节的公司表示批评,数字是事实,结构上却不够诚实 。


10、引进重要股东
同一产业、同样业务的两家公司,如果它的股东结构不一样,市盈率有可能差异较大,重要的战略投资者是背书,是潜在资源,是可能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 。所以,适时引进战略股东可以作为市值管理手段之一 。


以下几个市值管理手段我个人认为是比较初级的、短视的、作用较小的、有些甚至是损害公司和股东价值的:


11、改名字
不管怎么样,先把自己成某某高科、某某智能、某某环境再说 。


12、集中的媒体软文和公关


13、根据资本市场风口贴标签、搞概念,P2P来了就把自己改名P2P,集成电路火了就投资100万号称自己进入芯片制造领域,电商火了就注册个100万的电子商务公司 。


14、与他人合谋炒作自己股票,并制造信息配合建仓、出货 。


影响市盈率水平高低的因素实在是难以穷举,但是我相信以上这些因素都是比较接近事实的,希望上市公司能够借鉴上述框架建立自己的市值管理模型和规范 。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上面的分析是按照模型把产业观点和资本市场观点做了分拆,但实际上两者是不能完全游离和割裂的,一家公司的业绩指标不好是一定会影响到市值的,反过来,市值不好的公司会逐渐丧失资本市场给与的各种工具,进而影响公司利润水平更快增长,而市值充分的公司恰恰可以通过并购、股权激励等手段,持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进而快速提升公司的净利润水平 。


六、哪些信号告诉你应该尽快行动了?


1、市值表现
小市值的公司容易被边缘化是注册制注定会带来的变化趋势,从市场实证来看,市值低于50亿人民币的公司都在加速被边缘化,市值管理的急迫程度比百亿市值以上的公司更高 。


2、研报覆盖
如果半年以上查不到几篇行业研究员撰写的公司研报,说明大家对公司失去了覆盖和跟踪兴趣 。


3、机构调研
如果半年以上没有机构来公司调研,甚至邀请都没有兴趣,也是特别明确的边缘化信号 。


4、股东会到会股东数量和质量
如果年度股东会仅有几个散户参与,甚至连散户都没有,只是公司几个高管例行召开了股东会,那说明你的公司在被边缘化 。


5、流通股机构股东质量和数量
如果前十大流动股东里少有投资机构股东,或者一点点持仓就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那你的公司正在被边缘化 。


6、股东绝对数量的变化趋势
如果股东人数是在明显减少过程,说明有较大的投资机构在建仓,反之,则投资机构在远离公司,也算一个信号 。


7、换手率和流动性
如果一家公司持续日交易量很难突破千万级别(千万级别都不算高),除了说明机构不再关注公司,客观上也为想大量买卖公司股票的机构进出提高了冲击成本,这两点会相互影响 。


人们常说股市“三根阳线改变世界观”,这句话对指数来讲也许更适用一些 。但是对于已经被边缘化的公司而言,一旦趋势形成,让投资机构真的扭转观点就难上加难,即便你真的再改善,绝大多数机构的态度也是你先用市值证明给我看再说,所以市值管理什么时机做和怎么做决定了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 。


以上论述的市值管理属于公司长期运作的范畴,如果扩展开来,广义的市值管理还应有如何为现有股东带来额外增量收益的视角,这更近似于财富管理的范畴,但是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投资理财和资产配置 。


中国资本市场的注册制改革带来了非常多新鲜的规则和工具,也为广大股东的持股市值带来了更多的获利机会,比如:


融券可以让股东获得稳定的融券利息;市值打新规则可以让股东获得很高的打新回报;围绕市值的变化,合理规划增持减持操作,同时辅以税收筹划,可以极大增加股东的财富价值 。


这些都是上市公司股东真实的潜在需求,也是只有供给才能激发的需求,非常值得各类机构研究和拓展,本文就不再赘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