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白鲳怎么鱼缸养 大棚养殖淡水白鲳技术

淡水白鲳的饲养管理
淡水鲳鱼是1980年代引入mainlandChina的淡水养殖鱼类 。因其肉质好、生长速度快、易养护、市场销量大,深受养殖户喜欢 。但由于淡水鲳鱼是暖水性鱼类,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当水温低于12或高于36时,就会冻死或灼伤 。因此,淡水鲳鱼苗种培育应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淡水鲳鱼越冬期间(即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下旬),饲养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春片的成活率和整体经济效益 。因此,管理层应该注意:1 。饲料喂养 。水温在20以上时,饲料每日投喂量应为鱼体重的4%-5%,分上午和下午投喂 。一般用花生麸或含粗蛋白30%以上的饲料浸泡后使用 。水温在15-20左右时,每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3%,下午即可投喂 。水温低于15不需要喂食 。饲料应在防寒棚内固定位置饲喂,定时、定位、固定、定量 。2.水质管理 。由于冬季气温低,池塘新陈代谢慢,池塘的水容易变清,透明度往往大于30厘米 。这时要往池塘里投放一些发酵的鸡粪或猪粪,使水质“绿、嫩、爽” 。透明度在20厘米左右 。3.疾病控制 。淡水鲳鱼越冬期的主要危害是水霉和瓜类病害,(1)水霉 。这种病是由于机械操作损伤或鱼冻伤,水霉菌的游动孢子侵入伤口,从鱼的皮肤吸取营养,迅速萌发生长 。菌丝体的一端像树根一样被吸收在鱼的皮肤组织中,其余大部分暴露在体表之外 。丝孢菌的菌丝在水中飘动,呈白色棉絮状,肉眼可见 。鱼被膜翅目寄生后会表现出躁动不安 。由于菌丝吸收了鱼表皮中的组织营养,细菌感染伤口,表皮组织坏死,病鱼因消瘦而逐渐死亡 。防治方法:鱼苗投入使用前,用生石灰彻底清理池塘,可减少此病的发生 。(2)用网捕鱼时要小心,以免伤到鱼 。有些鱼在寒冷的冬天、雨天和下雪天会冻伤 。不要去池塘钓鱼,以免惊扰鱼儿 。(3)可采用0.1ppm的高锰酸钾溶液,隔日一次,连续两次进行全池喷洒 。(2)根结线虫,又称白斑病 。病鱼体表有许多小白点,可使体表分泌大量粘液,在寄生部位形成包囊 。如果病原体寄生在角膜上,可导致鱼类失明;病鱼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围着水池一拥而上,不断地与其他物体摩擦或者跃出水面 。鱼变得又瘦又黑,腮上布满血丝,呼吸困难,很快就大量死亡 。瓜类病害的病原是一种杂性瓜,适合在15-25生长发育 。方法:池塘要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水泥池、玻璃容器、塑料容器也要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消毒 。可用干辣椒、干姜片处理 。每亩1米深的水面可用干姜片100克,加清水500-1000克,煮沸10分钟,然后停火20-30分钟;然后,煮10分钟,然后停火半小时;加入250克干辣椒和2000克清水,煮10分钟;最后在渣汁中加入10公斤水,均匀洒在全池,每天一次,连续两天 。4.其他事项 。淡水鲳鱼越冬期间,尽量不要入池担心鱼,以免碰撞;严禁使用敌百虫等药物;否则全池死光,损失不可挽回 。1.亲鱼培育:越冬培育池为保温土池,水温控制在20 ~ 26,溶解氧不低于
临近产卵时,应加强流水的刺激,每天冲洗亲鱼池两次,使亲鱼性腺更快成熟,提高产卵效果 。为了加快亲鱼性腺发育,可以使用药物进行人工催熟,即亲鱼在2龄时开始注射催熟激素,腹腔注射hcg和lrh-a的混合物,不仅可以促进亲鱼性腺提前成熟,而且有很好的催产效果 。2.催情产卵:选择体表光滑、腹部卵巢轮廓明显、气孔略带红色的雌鱼进行催产 。不要求腹部要柔软,因为淡水鲳鱼不同于家鱼,腹部肋间骨厚,腹部始终是僵硬的 。用挖蛋器取蛋送检 。要求卵呈圆形,大小均匀,放入有核溶液中即可分离,半数以上卵偏心 。只要大部分雄鱼能挤出少量精液,一般都能引产 。亲鱼注射催情激素到产卵池后,需要保持冲洗刺激,水温26 ~ 30,作用时间6 ~ 8小时 。雌鱼和雄鱼明显处于发情期,追逐激烈 。产卵前,亲鱼有时会发出“咯咯”的声音 。这意味着交配和产卵已经开始,受精卵可以立即捕获和孵化 。3.人工孵化:由于淡水鲳鱼卵在流动的水中是半漂浮的,所以可以用家鱼的人工孵化环或孵卵器进行孵化,但流动的水的速度要比孵化家鱼卵的速度快,这样卵就不会下沉,翻得均匀,保证孵化率更高 。水温28左右时,鱼苗孵化需要22小时左右 。当水温为28 ~ 30时,从受精卵孵化到鱼苗中出现腰肠约需5 ~ 6天 。孵化用水要严格过滤,防止带入剑水蚤,对鱼卵和鱼苗的危害很大 。由于淡水鲳鱼对敌百虫敏感,其他药物很难杀死剑水蚤 。1.鱼苗养殖:一般可以用土池养殖,也可以用水泥池 。鱼苗下池前,土池要彻底清洗消毒 。毒性消失后,淡水要投放到淡水鲳鱼苗中,其密度一般为每667平方米10 ~ 20万尾 。鱼苗放入池塘后的7天内,用豆浆喂养法喂养鸡、鸭蛋熬制的悬浮液 。7天后逐渐施用粪肥或大草培养浮游生物进行鱼苗,同时每天喂豆浆或豆饼浆 。投饵时,沿池边四周均匀撒,量少量多 。如果水温在28 ~ 30范围内,经过20天左右的培育,可长成3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 。2.鱼种培育:此阶段将夏花鱼种饲养成规模化鱼种 。放养前,照常清理池塘消毒,施足基肥,养殖大型浮游动物 。放养时,一般密度为每667平方米4万至5万尾 。放养后每天喂人工饲料,每天喂量 。
为鱼种体重的10~12% 。其饲料配方可采用鱼粉10%,大豆饼25%、菜饼25%、m糠10%、麸皮10%、混合杂料18%、矿物质2%、下脚面粉5%的比例,其蛋白质含量要求30~35%左右 。鱼种培育至10月上中旬,应陆续出池,准备越冬 。淡水白鲳成鱼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主养、成鱼池混养、鱼种池套养和利用流水或网箱高密度集约式养殖 。1.主养:即以淡水白鲳为主要放养对象,搭配放养其他经济鱼类的饲养方式 。池塘面积以5~10667平方米,水深2~2.5m为好 。若放养越冬鱼种,规格以每尾50~80g为宜,每667平方米放养400~700尾;如放养当年鱼种,规格以每尾15~20g为宜,每667平方米放养600~800尾 。搭配鱼类以鲢、鳙、草鱼、团头鲂、罗非鱼为宜,但一定要搭配鲢、鳙鱼种,因为淡水白鲳摄食量大,排泄物多,水中浮游生物增长快,水质容易出现富营养化,放养鲢、鳙等滤食性的鱼类,既能充分利用水体中的饵料,提高总产量,又能改善水质,有利于淡水白鲳的生长 。养成鱼的饲料中,要求蛋白质的含量25%左右 。由于白鲳常栖息在水体中下层,因此颗料饲料应制成沉性为好,便于尽快摄食,减少浪费 。若池塘自然水温在25~30℃能保持3个月左右,主养淡水白鲳能获得高产 。在我国长江以南池塘主养,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也易于捕捞 。平均尾重20g左右的鱼种,经过5个月饲养,平均个体可达500g左右 。667平方米总产500kg以上 。2.混养:是在其他鱼类成鱼池中混养淡水白鲳 。如果放养20g左右的当年鱼种,至10月中旬前后捕捞,起水规格常为每尾400~500g;如果放养规格为尾重50g以上的越冬鱼种,至10月中旬起捕,规格可达每尾800~1000g 。所以常混养较大规格鱼种,其效益更好 。3.套养:是在其他鱼类的鱼种池中放养一定数量的淡水白鲳鱼种,利用其生长快速的优势,当年养成商品鱼 。当年早繁的白鲳鱼苗培育到每尾1g左右,套养在鱼种池中,在3~4个月的生长期内,就可养成规格为250~500g的商品鱼 。也可在四大家鱼鱼种池中套养体长5~8cm左右的越冬鱼种,每667平方米套养淡水鲳鱼200~300尾,在不影响家鱼种产量的情况下,每667平方米可以增产淡水白鲳成鱼200kg左右 。不少单位进行水泥池微流水工厂式集约化养殖淡水白鲳,获得良好的效果 。在我国南方,有的单位在池塘进行淡水鲳的轮养或双季饲养,也都摸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 。温流水能为淡水鲳提供适宜或最适水温、充足的溶氧等较理想的生态条件,可以实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是单养淡水白鲳理想的方式之一 。新疆乌鲁木齐市红雁水产公司,利用电厂的温流水,在水泥池中培育淡水鲳亲鱼620尾,不仅性腺可提早成熟,能在流水池中自行产卵,而且亲鱼的怀卵量大,催产效果好 。淡水白鲳的生长繁殖淡水鲳个体较大,生长迅速,最大个体可达20公斤,饲养一周年体重可达1000克以上 。在广东,当年孵化的鱼苗,饲养到年底可长到500克以上的上市规格,最大的可达1000多克;到第二年可长到2000克左右 。在浙江,当年于4月下旬~5月上旬人工繁殖的淡水鲳鱼苗育成夏花后,饲养4个月以上,尾重达240克左右,也达到了食用鱼规格 。淡水鲳的群体生长较均匀,个体差异较小,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种内一般不互相残杀 。但鱼种在饥饿的情况下会互相咬伤,有的因尾鳍被吃掉而死亡 。所以,一方面在饲养过程中要保证饲料充足,另一方面最好采用与其它鱼类混养的方式 。淡水白鲳的选择方法一亩鱼塘能养多少白鲳鱼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 。淡水白鲳(以下简称淡水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易捕捞、肉厚剌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扩大池塘养殖对象,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是一种有价值的鱼类,幼鱼阶段还可作观赏鱼 。一般鱼种为每亩4万尾~5万尾,鱼种不宜超过每亩200公斤 。直接百度可得,百分百正确满意请按答题先后采纳~你的采纳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谢谢!淡水养鱼技术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1、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2、单养、混养和套养 。3、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4、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三、池塘鱼类养殖技术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1、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10亩,这样易于管理 。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2、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3米 。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 。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1.5米为宜 。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3、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4、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白鲳鱼生长温度淡水白鲳是上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大陆饲养的淡水养殖鱼种 。由于其肉质好、生长速度快、粗养易管、市场销量大的优点而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欢 。但由于淡水白鲳属暖水性鱼类,生长适温为15-30℃,当水温低于12℃或高于36℃时,都会冻死或灼伤 。所以,淡水白鲳鱼苗越冬应把握好下列几个技术要点 。一、场地的选择 。选择淡水白鲳越冬的池塘,必须是能保持水深1.5米以上,最低水温(1月份)能保持12℃以上,面积1000-2000平方米,水源方便,阳光充足,能避北风的场地最好 。二、防寒棚的搭置 。普通池塘(指无温泉水的塘),淡水白鲳越冬都必需搭置防寒棚 。目前,大多数养殖户都用小镀锌管加角铁焊制成半月形状,固定在塘堤上;然后,在架子上覆盖尼龙薄膜 。搭置位置一般在池塘的南北向靠近北面,棚面积约占全塘的1/2或2/3 。也可利用稻草或杂草夹成100×130厘米为一块的草苫,然后,在塘的北面将草苫覆盖于鱼塘水面 。草苫前端离水面70厘米,后端贴近水面 。在防寒棚下面投放一些稻草 。这样,当寒潮袭击时,鱼苗可群集乱草丛中取暖 。有些农户用水浮莲放养在池塘的1/2或1/3处,用竹杆隔离,不要让其全池任意生长 。上述措施之一主要是防止雨雪天,冰雹或雪花直接落入鱼塘中,惊动鱼群,使之受伤 。当然,有温泉水的池塘就不必搭置防寒棚,淡水白鲳都可安全越冬 。三、日常饲养管理 。淡水白鲳越冬期间(即11月下旬到次年2月下旬),饲养管理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到春片的成活率和整体经济效益 。所以,管理应注意:1、饲料投喂 。当水温在20℃以上时,饲料的日投喂量应把握在鱼体重的4%-5%,分上下午投喂;一般用花生肉麸或含粗蛋白30%以上的饲料,浸泡后使用 。当水温在15-20℃左右时,每日投饲量占鱼体重的2%-3%,下午投喂即可 。水温低于15℃不必投饲 。饲料应投喂在防寒棚内固定的位置上,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放 。2、水质管理 。由于冬季气温低,池塘中的新陈代谢缓慢,所以,池水易变清,往往透明度大于30厘米 。此时,池塘中应适当投放些经发酵后的鸡粪或猪粪,使其水质变成“绿、嫩、爽”;透明度在20厘米左右即可 。3、病害防治 。淡水白鲳越冬期间危害较大的主要是水霉病和小瓜虫病,(1)水霉病 。此病由于鱼体机械操作损伤或冻伤后,水霉动孢子入侵伤口,吸取鱼体皮肤内的营养而萌发,并迅速生长;菌丝一端像树根一样吸附在鱼体皮肤组织内,其余大部分暴露在体表外面 。水霉菌丝呈白色棉絮状在水中飘动,肉眼可见 。鱼体寄生水霉菌后,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由于菌丝吸取鱼体表皮内的组织营养,加之细菌感染伤口,使表皮组织坏死,病鱼因瘦弱而逐渐死亡 。防治方法:①鱼苗投放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可减少此病的发生 。②拉网捕捞操作时需小心细致,不使鱼体受伤,寒冬雨雪天有个别鱼冻伤,切勿下塘捕捞,干扰鱼群 。③可用0.1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续两次即可 。(2)小瓜虫病,也称白点病 。患病鱼体体表有许多小白点,可使鱼体表面分泌大量黏液,并在寄生部位形成孢囊;如果病原体寄生在眼角膜,可导致鱼失明;患病鱼表现为急躁不安,集群围绕池边游动,并不断地和其它物体摩擦或跳出水面,鱼消瘦发黑,鳃丝充血,呼吸困难,不久即大批死亡 。小瓜虫病的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适于15-25℃的水温生长、发育 。防治方法:①池塘要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水泥池、玻璃容器、塑料容器等也要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消毒 。②可用干辣椒加干姜片治疗 。每亩水面均1米深可用100克干姜片,加500-1000克清水,煮沸后熬10分钟,再停火20-30分钟;然后,又煮沸熬10分钟,再停火半小时后;加入250克干辣椒和2000克清水,再煮沸熬10分种;最后,连渣带汁兑水10公斤全池均匀泼洒,每天一次,连续两天即可治愈 。4、其它事项 。淡水白鲳越冬期间,尽量不要下池干忧鱼群,避免撞伤;严禁使用敌百虫等药物;否则会全池死亡,损失不可挽回 。四、开春管理 。当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淡水白鲳食欲开始增大;此时应投喂精饲料加适当的青饲料 。一般精饲料以花生麸或黄豆粉或含粗蛋白30%以上的配合饲料为主,日投饲量约占鱼体重的4%左右;青饲料以牧草或油脉菜投喂,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0%左右;通常是上午投喂青料,下午投喂精料 。另外,池塘中适量注入新水,使池水保持“绿、嫩、爽”,这样有利于白鲳鱼苗的生长发育和春片销售、运输 。(平远县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 )【淡水白鲳怎么鱼缸养 大棚养殖淡水白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