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丨科幻题材崛起与Z世代审美观照中的双向奔赴

文艺评论丨科幻题材崛起与Z世代审美观照中的双向奔赴
文章图片
在第32届中国科幻文学奖获奖名单中 , 《我们生活在南京》获得最佳网络科幻小说奖 。 一位2019年生活在南京的高中男生白杨 , 通过无线电联系上了一个2040年身处同一位置的女生半夏 , 在那个时代 , 她是已知范围里唯一的人类 。 今世智谋团的拯救策略不断通过电波传递给遥远来世的半夏 , 世界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出现希望 , 这些情节构成了小说的故事框架 。 作品以扎实的专业知识构建起纵横不同时空的科幻世界 , 从中提炼出鲜明的有思想深度的价值立场 , 既有对环境和科技问题的关注 , 亦有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思索与拷问 , 坚信人物身上蕴含的爱、温暖和智慧才是拯救人类的宝器 。 作品一上线即获得读者热捧 , 令人意外的是 , 小说的作者天瑞说符是一位“95后”青年作者 , 其成功凸显了网络文学科幻小说崛起和作者年轻化的双重特征 。
网络文学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 , 到2021年底 , 网络文学用户已达5.02亿 , 网民使用率达到了48.6% , 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仅阅文集团的在线阅读收入就增长了9.6% 。 在网民总体数量接近“天花板”的情况下仍有如此大幅增加 , 再次证明了网络文学的魅力 。 综合分析 , 网络文学功能发挥既需要仰赖不断演进的传播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写作技巧 , 但主要得自内容和主题的支撑 , 因为“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 , 其中题材尤为重要 。 在题材转向中 , 科幻由过去的“小众”上升为“大众”类型 , 成为内容变化中的新趋势 , 此外网游、电竞、机甲、赛博修仙等也紧随其后升温 。 尽管这类作品都通过想象和虚拟体验建构故事 , 但它们的流行仍然是社会审美嬗变的结果 。
科技进步引爆科幻题材成为新亮点
在传统写作一统文坛的时代 , 科幻小说是少有的具有严肃意义的类型化作品 , 至今仍然在文学期刊中时有出现 。 这个传统使其顺利转场到网络上 , 但以科技和科学猜想为基础的传统写法逐渐被裂解 , 出现了明显的“科玄合流”的趋势 , 即科幻作品中融入了玄幻或魔幻、奇幻等的写法 , 例如《诡秘之主》(爱潜水的乌贼)为蒸汽机械时代的科技罩上魔法的外衣 , 既有枪械、大炮、巨舰、飞空艇和差分机 , 也有魔药、占卜与诅咒 , 网络叙事中的奇诡想象打通了科学与幻想间的通道 。
科幻一直是网络小说中的基础题材 , 但其稳定的状况近两年被打破 , 更在2021年成了“热搜”类型 。 据《2021科幻网文新趋势报告》显示 , 截至2021年 , 累计有超过51.5万的创作者在阅文集团旗下平台创作科幻网文 , 2020年相比2016年增长了189%;而且不只是“理工男”型的作者 , 女性科幻创作者也大批入行 , 占比从31%提升至44% 。 截至2021年8月 , 起点平台十部月票榜作品中 , 科幻题材就占了四部 , 其中最热门的作品《夜的命名术》(会说话的肘子)也是一部具有“科玄合流”风格的作品 , 小说搭建了一个由钢铁苍穹和数据洪流交织 , 人工智能高度发达的新奇世界 , 讲述主角庆尘修炼成为觉醒者 , 凭借异能在现实与虚幻的不同次元之间穿梭 , 改造并建构起属于自己的身份和命运的故事 。 作品单月吸引65万人阅读、15万人付费 , 阅读人数、收藏人数、均订数等打破平台多项历史纪录 。
综合分析 , 科幻小说仍然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 或隐或显地折射着时代精神 。 一方面 , 它深受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活动的话题热度影响 。 2020年8月7日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发布“科幻十条” , 次日网文平台科幻类别的日均阅读人数较前一周提升194% 。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 科幻类别日均阅读人数相较前一周增长超过20% 。 另一方面 , 科幻小说尽管不乏幻想 , 但与社会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通过将科幻生活化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 《我们生活在南京》就是从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引出的故事 , 并通过设立两个世界的方式将现实世界带入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