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人文家园的丹青礼赞

自然与人文家园的丹青礼赞
文章图片
自然与人文家园的丹青礼赞
文章图片
自然与人文家园的丹青礼赞
文章图片
自然与人文家园的丹青礼赞
文章图片
自然与人文家园的丹青礼赞
文章图片
我国第六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近期成功举办 , 展示了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 一系列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展开的美术创作 , 通过艺术化表达、意象化再现、对意境与精神的诠释 , 以及多元的传播方式 , 彰显了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深厚的人文内涵、崭新的发展面貌和独特的智慧创造 。
辉映深厚人文内涵
以文化和自然遗产为题材的美术作品 , 大多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内涵 。 在这些美术作品中 , 自然风物、天地大美往往与工艺劳作、风土人情相辉映 , 传递出自然与人文相融共生之美 。
在不少作品中 , 山川河流不再是人物形象的背景 , 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观也不只是画面的点缀或信息的载体 , 而是透射着人的情谊、品格和精神的自然 , 是哺育、塑造了地域人文风情的自然 。 像张路江油画《壮美广西》 , 林立高耸的奇峰既展现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典型风貌 , 又承载着漓江山水之境的丰厚底蕴 。 经由美术工作者的“加工” , 中华大地自然遗产中的人文属性、精神内涵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和表达 。 作品往往融入了创作者的生活视角、生命体验和艺术灵感 , 富有感染力 。
历经岁月洗礼的文化遗产 , 在自然环境的映衬下 , 更添几分神韵 。 许多美术作品也以此为切入点 , 通过当代艺术视角 , 再次体验、发现、认识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 靳尚谊油画《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 , 以充满诗意的笔法描绘了这座幽藏群山之间的土司遗址 。 画面中 , 优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的土司文化交织 , 屹立的石质建筑遗存蜿蜒伸向远方 , 带领观者一同走入历史风云 。 毛岱宗油画《云冈石窟全景》 , 展现了意蕴宏大的摩崖造像 , 也映现出我国自古以来致力于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交融的胸襟 。 张仁芝中国画《颐和园揽胜图》 , 以传统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构图 , 综览颐和园万寿山的园林布局和主体建筑群 , 通过自然景色和人工建筑的巧妙结合 , 展现皇家园林集雄秀为一身的人文景观……借助这些美术作品 , 观众得以再次深刻注视、深情凝视、深入体验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魅力 。
借由艺术的再创造 , 相关美术作品实现了创作者、公众与遗产之间的情感沟通 。 美术创作搭建了这样一种桥梁 , 镜鉴历史 , 烛照人心 , 使遗产不只是遗产 , 还是心底温暖的感动和继续前行的自信 。
记录崭新发展面貌
美术工作者还聚焦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崭新面貌 。 透过作品可以看到 , 华夏热土上瑰丽雄奇的自然遗存与灿若群星的文化积淀 , 正成为国风国潮的创意源泉 , 展现着古老遗产的蓬勃活力 。
一些美术作品直接表现文化遗产的时代风采 , 捕捉传统工艺造物、民间戏曲表演、民族歌舞仪式的瞬间 , 把握劳作中的欢愉、戏曲中的传承、歌舞里的生活 , 形成富有层次、感染力和思想深度的表达 。 例如 , 录洁囡中国画《碑拓》以工笔技法描绘了一位正在拓碑的老手艺人 , 大面积的黑白拓片使作品充满静穆之美 。 透过人物专注的神态 , 观者不难感受到手艺人在时代变化中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 。 王力克油画《传奇·流光溢彩》 , 将刀马旦的飒爽英姿和稍纵即逝的美定格为浓墨重彩的画面 , 喻示传统戏曲发展的勃勃生机 。 韩硕中国画《纳西古乐》 , 以凝练的笔墨 , 将老中青三代乐师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各具神韵 , 生动讲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的中国故事 。 这些作品画“遗产”却不止步于历史、不疏离于生活 , 在描绘平凡日常中展现了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