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发展网一、主数据的概念2010年|数据治理:主数据管理的价值与局限

本文转自:中国发展网
本文转自:中国发展网一、主数据的概念2010年|数据治理:主数据管理的价值与局限
文章图片
一、主数据的概念
2010年 , 主数据的概念被中翰软件引入国内并加以调整改善 , 其通俗化的定义为:“描述某一业务实体对象时 , 基础数据(静态或相对静态的数据)中被两个及两个以上业务系统共同使用的属性字段” 。
从中可以看出:1)主数据的描述对象是企业核心业务的实体数据(如客户、合作伙伴、员工、产品、物料单等);2)主数据拥有很高的业务价值 , 在企业内部可跨越两个及以上的业务部门被重复使用;3)主数据可存在于多个结构不同的业务系统中 。 从定义中 , 我们就能看出主数据对企业的重要性 。
企业主数据的内容可以包含很多方面 , 且随着企业发展不断变化延伸 。
不同行业的客户可能拥有对应领域不同类型的主数据 , 同一企业内部不同的业务部门 , 其主数据也不相同 。 比如销售部门的主数据包含客户信息、研发部门的主数据包含产品编号、分类等信息 。
企业主数据还包括一些关系数据 , 它们描述了主数据之间的关系 , 比如客户与产品的关系、产品与地域的关系、客户与客户的关系、产品与产品的关系等 。
不同于交易流水等信息 , 只要将主数据录入数据库 , 就要经常对它进行维护和更新 , 从而保证主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
二、主数据管理的意义
主数据管理的主要工作 , 是将最核心且急需共享的(主)数据 , 从企业的各个业务系统中整合出来 , 集中进行规范、分析、清洗等工作 。 与各业务部门达成一致后 , 将标准统一的、扩充完整的、准确无误的、获得权威认证的主数据分发下去 , 供企业内部对这些数据有使用需求的业务系统、业务流程、决策支持系统等使用 。
主数据管理的主要作用 , 是帮助企业集中管理数据 , 保证主数据的一致 , 从而建立统一视图 , 实现数据共享 , 最终推动业务的发展 。
拿客户主数据来说 , 许多企业中 , 客户的个人信息是分散不集中的 。 企业内部各个业务系统中都存在客户的片段信息 , 没有整合成完整的、统一的单一客户视图 。 企业对客户了解的不完备状态 , 难以支撑企业后续的各项举措 。
而对客户主数据实施管理后 , 相关系统中客户的碎片化信息都被抽取出来 , 完成了清洗和整合 , 建立起企业内部的客户单一视图 , 并同步到各个系统 。 这样一来 , 企业内相关的业务系统都能收到及时、全面、准确、统一的客户信息 , 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客户数据的价值 , 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 。
三、单纯实施主数据管理项目的局限性
1、主数据的动态性
随着企业业务系统的新增和更换 , 原来的主数据已经无法满足新的业务系统的上线需求 , 需要重新进行主数据的扩充识别和相关模型、流程等的变更操作 , 从而造成了主数据管理平台后期运维成本的居高不下 , 严重违背了实施主数据管理平台的初衷 。
2、主数据管理无法满足业务场景需求
业务场景数据管理和主数据管理是两个层面的问题 。 但是从数据治理的角度出发 , 如果无法管控业务场景数据 , 就可能无法很好地保证业务场景的数据对现有业务以及未来数据中心的有效支撑 。
随着企业对数据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 业务场景越来越多样化 , 主数据管理无法满足业务场景导致的数据治理障碍会越来越明显 , 推倒重来或者亡羊补牢成为一种常态 。
3、主数据管理项目实施后运维难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