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专访张宏江:撑开深度学习瓶颈,中国也有做出国际顶尖研究的环境( 二 )
文章插图
2010年张宏江(右)荣获IEEE技术成就奖,表彰其在多媒体内容分析系统方面开创性的贡献。来源:IEEE.org
但被问及如何才能找到或者解决这类能够产生长期影响的问题时,张宏江却表示这其中并没有什么秘密。「只要将优秀的人聚在一起,建立一个开放和自由的环境,他们自然会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产出有影响的成果,甚至开创新的领域。」他说:「如果不然,那就是恰好领域发展慢,条件尚未成熟,我们要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
当然,智源研究院并非简单地将优秀人才聚在一起。
首先,是他们对「优秀」的定义。在人才筛选方面,智源主要通过小同行推荐和评议,把北京的 AI 人才都捋了一遍。因为圈子小,大家对彼此在做些什么很熟悉,「小同行推荐或许会把 8 分说成 9 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接受的,」张宏江表示:「但绝不会出现把有说成无,或者无说成有的情况。」
其次是「跨领域」。集聚不同领域或圈层的研究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高校和研究院之所以分专业,原因就在于随着学科发展,需要相关人员专注于各自的纵深。尽管互联网和各种通讯工具让(即时)沟通显得异常便利,但相比外地或外校的老师,高校教授和研究人员还是更容易与本地或本院系的同事合作。再者,将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聚在一起,虽然有了更多研究问题的思路、工具和方法,但如果不去尝试理解对方看待问题的视角和沟通术语,反而会导致效率降低。
智源研究院应对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目标导向,自由探索」。在智源聚集起来的研究人员,至少在其各自形成的小组内,都在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并且这些目标是其中至少一个领域已经被认可的问题。例如,在悟道 2.0 的研发过程中,关于训练用平台架构和芯片的使用,模型团队与系统团队有过深入的探讨。最终,悟道 2.0 在全国产 CPU 上完成训练,模型团队的成功自不必多言,而对于系统团队,他们也在其领域高度关注的大模型分布式训练、适应性计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最后,或许也是最容易被避而不谈的,就是团队合作与个人名誉之间的矛盾。对此,张宏江非常豁然,毕竟,归根结底,大家都愿意加入最终能出成果的团队。赢的队伍里没有输家,况且团队合作也能出多个明星,就像当初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一样。
文章插图
2007 年第 15 届 ACM 国际多媒体会议,张宏江(右二)等人的「Correlative multi-label video annotation」获得最佳论文奖,合作者 Guo-Jun Qi、华先胜、芮勇、唐金辉和梅涛,如今都已是国际知名教授和企业高管。来源:blog.kie.org
智源研究院的初衷,是以资助「人」为核心,「让北京市科委和海淀区政府将足够多的资源给到这些年轻科学家」,同时营造开放、自由和健康的环境,然后放手让他们去探究。
「我愿意将悟道 2.0 视为北京乃至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一座里程碑,它的成功表明,在中国同样有能够做出全球顶级研究的环境。」张宏江说。「欢迎大家加入智源,」他补充道:「不能加入的,可以先合作起来。」
用「大模型+大算力」把深度学习的瓶颈撑开
目前,由深度学习催生的这一波 AI 发展在理论上已经遇到瓶颈,但工程上却大有可为。张宏江表示,悟道团队在做的,就是用「大模型+大算力」不断把深度学习的瓶颈撑开,让更多工程上马,更多技术落地。
在这种不断撑开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有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以及工程上的优化,而这将为学术界和产业界都创造更多施展的空间。
- 腾讯研究院|构建美好数字社会,腾讯2022科技向善创新周成功举办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亿5G终端,有你一份吗?
- 山东省工信厅|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建成全球首张5600公里确定性网络
- 中汽数据|吉利研究院、腾讯云、中汽数据、安恒信息签署战略合作
- 算法|腾讯研究院发布《可解释AI发展报告2022》 探讨AI伦理走向
- 12月30日|会员资讯 | 人民网专访“大国新风”BRI呼博士,探索行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前不久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未来10年|国美搭建六大平台,正是从需求端启动的一场变革
- 4k|专访安霸中国区冯羽涛、郄建军:芯片融合是未来安防必然趋势
- 小米AI实验室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2021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
- 专访中国传媒大学卢迪:5G消息,银行进入智能化时代的新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