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组装订单加工 小商品手工加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地图集

电器组装订单加工 小商品手工加工

文章插图
李(右)在工厂和工人们一起工作 。都是我们的采访人员王若尘拍的
电器组装订单加工 小商品手工加工

文章插图
贾艳梅剪纸作品 。
电器组装订单加工 小商品手工加工

文章插图
贾艳梅剪纸作品 。
“我妈妈是‘花木兰志愿者’ 。我从小就和妈妈做好事!”黄子轩说 。
听到这个被授予“商丘新时代好男孩”称号的12岁女孩 , 高凤丽有点激动 。她是河南商丘虞城县木兰志愿者协会会长 。
“我们的协会 , 全是女性 。”高凤梨说 。"虞城是花木兰的故乡 , 盛产花木兰."
今年2月疫情防控紧张 , “木兰”自告奋勇 , “宝”下马观看马牧吉老街 。四十八姐妹排队 , 量体温 , 查车 , 发传单 。
《花木兰》的人不只是贡献 。志愿者卢捐赠了5000多双一次性手套 , 向学校捐赠了60桶消毒液 。生产电动车的女老板丁艳玲带来了制造电动车的货架 , 加了窗帘 , 送到防治点 , 保护小区免受风雨 。
自2013年成立以来 , 木兰志愿者已经做了大约700项志愿服务 。他们曾经帮助过一个失明又无子女的老妇人 , 给她食物和衣服 , 就像一个女儿 。村民说她婆婆一年多没见过木兰 。
志愿者徐亚总说我们志愿者得到的帮助更多 。
徐亚曾经花了将近1000元给一个穷老头买助听器 。听说是给贫困户买助听器 , 店主还给了徐亚300元:“这个订单我不赚你的钱 , 然后减你一百 , 这是我的心 。”
花木兰志愿者协会就像一条大河 , 吸引并接纳一条涓涓细流 , 流向久旱之地 。
“我没有闻到机器的噪音 , 只有那个女人叹气 。”潘红 , 一个驻扎在禹城利民镇西关村的扶贫女干部 , 曾经在千里之外的义乌留下了她的叹息 。
西关村的贫困户很多 , 年龄大或者长技能不足 , 增加收入的渠道很少 。潘虹想到了小商品加工 。“喜欢珠宝 , 儿童玩具 , 从工厂拿零件 , 赚个组装钱 , 没成本 , 门槛低 , 更适合村民!”
潘红的心一亮 , 人就坐火车去义乌了 。她挨家挨户地问 , 但被拒绝了 。“人家不相信我们能做好!”
然后用事实说话 。潘红自费买了一批首饰零件回村里组织留守老人和家庭主妇一起学组装 。“大头连着小头 , 红的对着红的……”潘虹一遍又一遍慢动作回放 。
老两口坐在大厅里 , 年轻的儿媳妇抱着婴儿 , 贫困的残疾人家庭.一百多人参加了 , 大家互相帮助 , 聊着家里加工小商品的事情 。
门口领上了计件工资 , 平均下来 , 一天能拿60元 。
平时走村入户 , 离开时 , 潘虹经常在车座上看见一瓶酱豆、几个榆钱馍 , 或是几根新摘的嫩黄瓜 。
“为扶贫工作哭过 , 也笑过 。”潘虹说 。为啥哭?为了贫困户蒸了馍 , 还惦记给自己一个 。为啥笑?为了贫困户不仅有馍吃 , 还加了肉、加了鱼咧!
是扶贫干部 , 也是女儿、警嫂、妈妈 , 潘虹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说起家庭 , 潘虹觉得愧对上小学的儿子 , 也让父母操劳太多 。采访人员问 , 如果你的一天有30个小时 , 多出的6小时你想干什么?潘虹脱口而出:去贫困户家!
“本想活成小鸟依人 , 结果活成了大鹏展翅 。”李倩芝在朋友圈自白 。
她2013年从河北地质大学硕士毕业 , 回到家乡虞城做起女老板——开工厂 , 做钢卷尺外贸 。
虞城是“中国钢卷尺城” , 钢卷尺出口量占全国总量60%以上 , 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6年 , 李倩芝投身钢卷尺行业 。
起步那年销售额100万元 , 今年预计能达5000万元 , 李倩芝带领着100多位工人 , 一年一个新台阶 。“艰难辛苦没什么好说的 ,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 方法总比困难多!”这个30岁出头的姑娘说 。
起初 , 李倩芝采买原料 , 组装成品 。但因无法控制零件质量和细节 , 会流失客户 。“客户跟我打过一次交道 , 就再也不愿找我 , 这是最让我难受的事情 。”于是 , 李倩芝拿出积蓄 , 建了整条钢卷尺生产线 。
从“什么都不懂”到“闭着眼就知道每个环节怎么操作” , 李倩芝觉得自己选择了一条痛苦又充满成就感的路 。“我的长期目标是实现钢卷尺产业的智能化生产 。”李倩芝说 , “我希望做行业的领军者 。”
常有人说她是“女强人” , 但她并不认同“女”字当头的评价 。“管理工厂、谈客户都是脑力活 , 又不比谁力气大 , 男女性的差距拉平了 。”李倩芝说 。
双兔傍地走 , 安能辨我是雄雌?
“大家好 , 我是红苹果 , 来自花木兰的故乡 , 我的性格像花木兰一样豪爽直率 , 我们的产品也像花木兰一样‘铁’ 。”又一场电商直播开始了 。
在微信、火山小视频、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平台拥有几十万粉丝的电商主播“红苹果” , 就是虞城县乔集乡侯庙村“70后”村民赵东勤 。因为直播售卖苹果大受欢迎 , “红苹果”反而成了赵东勤的“形象代言人” 。
尝到了直播带货的甜头 , 赵东勤在网上看到碧桂园在虞城举办“电商进农村”培训班的消息后 , 三轮车换电动车、公交车加步行 , 一路辗转来听课 。
“老师说 , 要抓住用户的痛点 , 找到自己产品的卖点 。我记了两本笔记 , 笔水都用完了!”赵东勤边说边“抖”金句 , “天道酬勤 , 我相信越努力越幸运!”
为完成“家庭作业” , 赵东勤坚持每天直播一小时 , “直播间”就是自家苹果地 。最近因为进县城听课 , 赵东勤把直播时间放到早上五点多 。“早上其实人气可少了 , 但听课更重要 , 耽误不得!”
在碧桂园扶贫工作队帮扶下 , 现在 , 赵东勤不仅通过电商销售自家地里的苹果 , 还高价收购村民的农产品 , 包括红薯、粉条 , 还有应景的自制月饼 。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 增强了农民销售的主动性 , 还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 赵东勤挺起胸膛笑着说:“我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
“花木兰凯旋归乡后‘对镜贴花黄’ , 这花黄就是一种剪纸 。”贾艳梅说 。她是剪纸技艺非遗传承人 。
不同于传统的窗花、鞋样 , 贾艳梅的剪纸借助于电脑技术和多达十余层的叠加技法 , 具有照片般的质感和写实感 。剪景 , 能表现黄河故道的鹤影翩跹;剪人 , 能体现肌肤神情的岁月沧桑 。
“贾艳梅的剪纸作品在我们办公室挂了三年 , 我听人说才知道这不是照片 , 竟然是剪出来的 。”一位工作人员说 。
贾艳梅创作出“木兰从军”“美在商丘”等系列剪纸作品 , 作品还曾作为国礼 , 赠予外国政府首脑及外交官 。
对于剪纸 , 贾艳梅有种使命感 。剪纸本是寻常百姓家中物 , 但随着时代变迁 , 实用性日益衰微 , “农村上了年纪的妇女也十几年不提剪刀了” 。
但贾艳梅想让剪纸艺术再次“飞入寻常百姓家” 。她希望开发“半成品剪纸” , 作为一种文创产品 , 唤起人们的兴趣 , “尤其是让年轻人接触、了解剪纸 。”
近年来 , 贾艳梅长期在商丘特殊学校教聋哑孩子剪纸 , 既是美学教育 , 也是传授技能 。“聋哑孩子学剪纸仿佛有天赋 , 特别专注 。”贾艳梅说 。
若问这个温婉的女子有什么野心 , 她说 , 希望把家乡虞城李老家乡朱庙村打造成剪纸特色文化村 , 搭上文化旅游的快车增收致富 。“到时候 , 剪纸不仅能帮聋哑孩子在社会立足 , 父老乡亲都能受益 。”贾艳梅浅笑盈盈 。
在虞城木兰祠内 , 盛放着一种植物 , 叶子绿中见红 , 叶片形如剑戟 , 雌雄同株 , 似花非花 , 当地人称之为“木兰花” 。
在这片古老又生机勃勃的土地上 , 各行各业 , 都有“木兰花”努力绽放 。(采访人员 王若辰)
【电器组装订单加工 小商品手工加工】责任编辑: 赵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