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广西人骄傲的 广西灵渠

广西灵渠(灵渠:广西人骄傲的)
灵渠为我国最古老的跨流域越脊运河,古称秦凿渠,又称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 。
灵渠位于湘桂走廊的广西兴安县城附近,是一条跨越湖南湘江和广西桂江,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古运河 。
灵渠分南、北二渠,南渠从兴安县城东郊的分水塘起,引湘江正源海洋河水,穿过县城至榕江镇流入桂江,长33.15公里;北渠则由分水塘经花桥村流回湘江,长3.25公里 。
史籍中最早记载开凿灵渠事的是《百思特网淮南子人间训》:“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并未记述开凿时间 。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
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
陆梁地,即今岭南广东、广西等地 。据此判断,凿渠的时间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当年秦军进军岭南时,为转运军饷而开凿灵渠 。
关于灵渠创建的时间,还有公元前219年,公元前219~214年诸说 。秦汉时仅称之为渠,至唐代始有灵渠之称,其后,也有称之为零渠或浮渠的,清代又称陡河或北陡河;近年来,又有称之为兴安运河或湘桂运河的,但通常均称之为灵渠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对百越发动大规模的军事征战活动,遂决定在兴安劈山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桂江,使援兵和补给从长江流域经湘江越灵渠达桂江、珠江 。
灵渠自创建至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成为中国南北交往的重要通道,对我国的国家统一、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
随着湘桂铁路通车,灵渠在航运方面的作用才逐渐被取代,但它仍然发挥着灌溉和供水的作用 。而且以其悠久的历史、独具特色的科学的水利工程技术和秀丽的风光闻名于世,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灵渠全长36.4公里,是由大小天平石堤、铧嘴、秦堤、陡门、大小泄水天平以及南北两渠构成的水利工程整体,充百思特网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
南渠分为三段,从分水塘至漓江支流始安水处为一段,长5公里,全是人工渠道;从始安水入口至牯牛陡为第二段,长6公里,为半人工渠道;从清水河与灵渠汇合处到大溶 。江灵河口为第三段,长22.15公里,属于人工整治过的天然河道 。南渠全长33.15公里,是沟通湘水入漓江的主要航运渠道 。
灵渠从秦代到近代,一直是我国南北交往的重要通道,承担了中原腹地和南疆边陲军需民食的繁重运输任务,灵渠凿通后,历史上就形成京杭大运河转长江入湘江,跨灵渠经桂江、浔江溯绣江而上,再沿南流江而下达合浦出南海的古代大通道 。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岭南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
灵渠的自然条件
兴安县位于南岭山脉西部,西北为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东南为海阳山 。
越城岭及海阳山均为前泥盆系地层及加里东期花岗岩组成的背斜,背斜之间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白垩系地层组成的向斜 。地形特点是西北及东南高,中部低,形成一个北东——南西向的湘桂走廊 。
兴安县城位于这个走廊之中,但地势较高,成为湘江与漓江小支流始安水的分水岭,灵渠就是利用这种地形条件,开凿了构成分水岭的太史庙山,沟通了长江水系的湘江与珠江水系的桂江而形成的人工运河 。
湘江,源出海阳山近峰岭(海拔899米),上段原称上桂河,《兴安县地名录》改称白石河 。
漓江源出广西第一高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东北的老山界南麓,斜穿过猫儿山背斜的东翼 。
灵渠,就是在兴安县城东南3公里的海阳河分水塘处筑坝(即大天平、小天平与铧嘴),拦截海阳河水,通过南陡、北陡,分水入南渠与北渠,利用陡门的壅高水位作用,使船舶可以溯湘江而上,过北渠、分水塘,经南渠,下漓江;或溯漓江而上,经灵渠而下湘江 。
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
“灵渠与长城相呼应,同属世界奇观” 。
自民国25年(1936年)湘桂铁路、公路建成通车后,它在航运方面的作用逐渐被陆路取代 。1958年,三里陡建设水利闸坝后,灵渠断航,仅在南陡口至县城一段有少数农副业船通航,70年代停止使用 。
灵渠
参考文献:《广西通志水利志》《广西通志 交通志》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好文
【灵渠:广西人骄傲的 广西灵渠】本文地址:欢迎分享转载74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