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团队揭示电荷转移过程中核量子效应重要作用
科技日报合肥6月23日电 (采访人员吴长锋)采访人员2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 , 该校物理学院赵瑾教授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李新征教授合作 , 发现固体—分子界面的超快电荷转移与质子的量子动力学有很强的耦合 , 揭示了电荷转移过程中核量子效应的重要作用 。 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
【|我研究团队揭示电荷转移过程中核量子效应重要作用】固体与分子界面是研究太阳能转化过程的最重要的原型体系之一 , 界面的光激发载流子动力学是决定太阳能转化效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 在光催化、光伏等典型的太阳能转化过程中 , 光激发在半导体材料中产生电子空穴对 , 这些激发态载流子再通过固体—分子界面转移到分子上 。 在许多的固体—分子界面 , 分子之间会形成复杂的氢键网络 , 质子常常会在这样的氢键网络中转移 , 因此 , 固体—分子界面的电荷转移常常与质子的运动耦合在一起 , 在这样的过程中 , 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量子体系 , 不仅需要理解电子的动力学行为 , 还需要考虑其与质子的耦合 , 而在氢键网络中运动的质子 , 本身的核量子效应也不能忽略 , 这成为本领域内尚未解决的复杂问题 。
科研人员将第一性原理计算领域内两种前沿的计算方法——非绝热分子动力学(NAMD)与路径积分分子动力学(PIMD)相结合 , 解决了这一难题 。 他们使用NAMD处理电子动力学部分 , 并用基于路径积分理论的Ring-polymer分子动力学(RPMD)方法处理核量子效应 。 用这种方案 , 他们研究了甲醇/二氧化钛界面的空穴转移动力学过程 , 发现当吸附在二氧化钛表面的甲醇形成氢键网络 , 质子会在网络中频繁转移 , 这些质子的运动具有明显的量子化行为 , 而吸附的甲醇分子对激发态空穴的捕获能力由于质子的量子化运动而显著提升 , 从而提升光化学反应的效率 。
这项成果一方面揭示了固体—分子界面超快电荷转移过程中氢键网络的形成与核量子效应的重要作用 , 另一方面也为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核量子动力学与电子动力学的耦合提供了新的工具 。
- 华为|交了100元后,我围观了一场比F1还激烈的手机拍卖
- 我国首例人体冰冻志愿者,已经被冰冻3年,如今怎么样了?
- 朋友圈|后街男孩与西城男孩同台合体 联动唱《my love》等爆火:我的青春回来了
- 全球首次!我国实现“克隆猪”自动化,将用来育种生产
- 当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又将如何拥抱舞台
- 2.5亿年前生物惨遭大灭绝,昆虫如何响应?这项研究解开谜题
- bilibili|焦点分析 | B 站付费视频害 UP 主掉粉过万?我们给 B 站提两个建议
- 笔记本|有个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
- 酷睿处理器|为什么电脑店有50元、120元和399元电脑系统?我可什么都没说哦!
- 全能旗舰,荣耀70Pro+,非常适合凸显自我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