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说到网络 , 现如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离不了网 , 网络的快捷性、便利性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 , 用于传播网络信号的媒介也在更新换代 。 从早期接猫用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 , 到后来解放电话占线的adsl宽带上网 , 再到如今技术更进一步 , 用光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光纤宽带走进了千家万户 。 美国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曾评定光纤是二战以来最有意义的四大发明 。 如果没有光纤通信 , 就没有今天的互联网和通信网络 。
【武汉|中国“光纤之父”:5G无法取代光纤通信,光纤至少还要用2000年】
那么又是谁把光纤引入到中国 , 谁在中国生产出了第一根光纤 , 光纤是怎么样从实验室进入到千家万户传播网络信号儿的呢 , 他就是“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 。
上世纪70年代 , 赵梓森坚信用玻璃丝可以传播信号 , 大胆判断光纤通信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 。 他自力更生 , 排除万难 , 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根实用性光纤 , 并且着手引进外资与技术 , 建立中外合作公司 , 让光纤走向全国 。
“ 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
赵梓森1932年出生于上海 , 从小自幼酷爱科学与实验 , 曾经三次改换大学立志科研报国 。 1954年毕业上海交通大学电信系有线通信专业 , 毕业后分配到武汉邮电学院当老师 , 学校是当年的邮电部下属的一个中专 , 在1974年升格为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1969年 , 北京邮电科学研究院把科研项目激光大气通信传输 , 转移到了武汉邮电学院 , 但在随后两年时间该科研项目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
1971年 , 学校让赵梓森加入激光大气通信传输团队 , 并成为团队的负责人 。 但经过数次的实验 , 赵梓森发现激光大气通信传输受到现实天气条件的制约 , 如果不能保证24小时不间断使用 , 那么对于通信传输、传播就没有意义 。 当时赵梓森想在图书馆的资料里找些先进的文献 , 翻到1966年一位华裔科学家高锟所写出的光纤通信方面的论文 , 叫做《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 。 在当时没有复印机的社会环境下 , 一个字一个字抄写 , 再一个词一个词的翻译 , 可以说是几经寒暑 。
“ 世界光纤之父”高锟塑像
随后赵梓森认定这个光纤通信技术在将来一定有巨大潜力 , 他这个判断超乎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科学家 。 因为当年高锟在美国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的时候 , 当时美国科学界绝大多数人都是反对意见 , 因为用玻璃丝作为载体的光纤通信的传播信号损失太大 。
1970美国康宁公司与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成传输损耗只有20分贝/每公里的低损耗石英光纤 , 但却造价高昂 , 是无法量产的 , 与现今的光纤制造成本不可同日而语 。
1972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使光纤传输损耗降低到4分贝/每公里 。 在这之后赵梓森提出我们要自己生产光纤 , 如果再不研究生产 , 在通信技术传输这一领域将永远落后 。 但上级对研究玻璃丝传播信号并不赞同 , 这个时候参加科学家代表团的钱伟长访美归来 , 见识到了光纤通信的先进技术 , 在钱伟长的支持下光纤通信研究得以开展 。
从1973年开始到1977年 , 四年光阴转瞬即逝 , 期间赵梓森和团队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 , 最后找到用石英纤维生产光纤 。
- 华为|从“根”进行突破!华为正式宣布,美媒:将彻底改变历史!
- 芯片|美媒:华为的问题已被逐个击破,断供的开始就是个“错误”!
- 芯片|这个618,赢家竟然是“拼多多”
-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财经6月23日电(左雨晴) “今天什么时间免单?”近两天|“0元吃外卖”连上热搜 为何被吐槽“羊毛不好薅”?
- 他用机器人,圆了残奥会冠军的“行走梦”
- 5G|放号时间定档!正式商用的广电192号卡会不会“热卖”?
- 交易|热搜第一!蜜雪冰城的“黑化营销”你学不会
- “一次编写,运行各端”,高通重磅发布 AI 软件栈!
- 富豪|中国神秘女富豪5.6亿买下欧洲豪宅:现金全款 一次付清
- 苹果|不予准入中国市场?苹果接连收到“通牒”,统一充电接口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