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告别IE背后:浏览器战争没有尽头( 二 )


反击很解气 , 但网景资金能力比不过微软 , 后者的系统捆绑销售及免费战略直接将网景打下山头 。
那时候 , 网景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很是气馁地说:战争中弱小的一方很少能战胜强大的一方 。
于是乎 , 那场长达几年的垄断审判 , 并没有对微软的浏览器市场造成负面后果 , 最终以微软和美国政府达成和解告终 。
反观网景 , 在1999年就因濒临破产被美国在线(AOL)以4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
垄断问题最终解决那一刻 , 比尔盖茨哭了 , 但互联网用户用实际行动将IE浏览器送到了舞台中心:2003年 , IE浏览器市场占有率 , 高达95% 。
贰微网之战带来了浏览器市场格局的改变 , 可权力之巅话语权的交接 , 带来的不仅是微软在浏览器领域地位的确定 , 还有更激烈的战争 。
在后来浏览器战争中 , 2008年注定是绕不开的关键时间节点 , 微软IE的没落篇章 , 几乎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落笔的 。
今天 , 取代微软IE霸主之位的是谷歌 , 但谷歌在埃里克时代很长一段时间 , 都是反对开发浏览器的 。
“当时我们是一家小公司 , 不想在浏览器大战中输得鼻青脸肿 。 ”这是埃里克的原话 , 他为此对抗了长达6年时间 。
这6年时间 , 谷歌自己不开发浏览器 , 反过来资助Mozilla基金会开发火狐与微软IE抗衡 。
但微软触碰到了谷歌的逆鳞——推出Windows Live Search , 谷歌的搜索引擎被微软踢出IE浏览器 。
此时 , 谷歌才意识到 , 商业法则中 ,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 于是2008年谷歌一举推出浏览器Chrome 。

【浏览器|告别IE背后:浏览器战争没有尽头】谷歌进场之前 , 微软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 活在美好市场占有率的想象里 , 它甚至做了个至今都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几乎完全解散浏览器团队 。
解散的原因是 , 微软高管认为 , 在浏览器领域已经没有对手 , 更没什么值得去投资了 。
放在今天来看 , 这成为微软IE的最大败笔 , 谷歌的到来让微软产生危机感 , 从竞争的麻木中苏醒过来 , 可从它解散团队到更新 , 中间有近5年的空白期 , 在中国市场这个空白期更是长达10年 , 而中间有无数海内外玩家涌进这个赛道 。
不过这一次 , 微软的对手不止一个 。
2002年 , 苹果公司开发出Webkit引擎 , 并首次用到了自己家的Safari浏览器中 , 通过捆绑自己的PC端与移动端 , 迅速占领了市场 。
两年后 , 第一次浏览器战争中失败的网景相关团队人员 , 将浏览器源码重新命名为Mozilla , 发布了Firefox 1.0版 。
赶上千禧年互联网大潮 , 中国浏览器玩家也开始纷纷冒头 。
1999年 , 一位网名为“changyou”的天才技术男在论坛中发布了国内首款浏览器MyIE , 随后留下“免费开发 , 高手可自行修改”的告示后就消失在互联网中 。
第一位开发者失踪 , 可MyIE却点燃了中国公司及技术人员做浏览器的热情 。
陈杰明是其中之一 , 2003年 , 他在MyIE的基础上开发出一款浏览器MyIE2并发布 , 同时在香港成立了Mysoft科技软件公司 , 一门心思扑在浏览器赛道上 。
两年后 , 陈杰明带着团队北上成立了北京遨游天下 , 将浏览器改名为“Maxthon” 。
同年 , 网名为Breath、xiaoc的两个人成立了家工作室叫凤凰工作室 , 做出了一款后来改名为世界之窗的浏览器 。
何小鹏是在2004年的时候带着UC进入浏览器战场的 , 他主攻的方向与别人不同 , 那还是个功能机的时代 , 其他人都扑在PC浏览器上 , 他却对移动领域的浏览器研发充满兴趣 。
而谷歌进场后 , 周鸿祎的奇虎360正式推出360安全浏览器 , 进一步拉开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军浏览器赛道的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