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水产养殖分布图
我国渔业从业人员1300多万人 , 其中50%以上从事水产养殖 , 占水产养殖人员的1/50 ,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员超过10万人 。水产养殖主要分为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 , 主要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我国水产养殖主产区的——个沿海省市和部分内陆淡水养殖省份 。目前海水养殖发展水平相对高于淡水养殖 , 从业人员相对较多 , 素质相对较高 。而且从业人数与当地水产养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水产养殖现代化发展水平越高 , 从事水产养殖质量管理的人员越多 , 素质越高 。沿海地区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四省 。内陆:湖北、湖南、四川三省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关注 。另一方面 , 近年来 , 我国农产品因质量安全问题在国际市场上频频受阻 ,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随着中国加入WTO , 中国农产品将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 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渔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随着天然渔业资源的萎缩 , 水产养殖产品成为我国渔业的主导产品 , 占据了国内外市场的绝大部分 。因此 , 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不仅关系到中国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 也直接影响到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为了提高我国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 在全行业推广现代质量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策略之一 。水产养殖质量管理员这一前瞻性职业的设立 , 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首先 , 建立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水产养殖质量管理员队伍 , 可以在水产养殖领域广泛开展现代质量管理知识培训活动 , 有助于在我国水产养殖领域全面普及现代质量安全管理理念 , 增强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其次 , 通过帮助水产养殖企业策划、建立和实施现代质量管理体系 , 有助于提高我国水产养殖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 从而为全面提高我国水产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构建良好的管理基础;再次 , 帮助养殖企业通过国内外认证机构的认证 , 可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 从而提升中国养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 , 水产养殖质量管理员这一职业的设立 , 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水产养殖领域的企业形象 , 持续稳步提升我国水产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一方面满足国内消费者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 , 另一方面不断增强我国水产养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扩大出口 , 增加外汇收入 , 具有基础性作用 。这对中国渔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
广东省哪里养植鲈鱼最多
【水产养殖培训 广东水产养殖主产区】“中国鲈鱼之乡”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 , 养殖面积大 , 产量高 , 养殖优势突出 。昨天刚看了央视二套的致富栏目 , 正好帮到你!
广东地理概况有哪些?
广东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 , 东邻福建 , 北接江西、湖南 , 西邻广西 , 南临南海 , 西南与海南省隔琼州海峡相望 。全区位于北纬20 13~ 25 31和东经109 39~ 117 19之间 , 北回归线贯穿全省中部 。广东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 , 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 。南海以南 , 海岸线长3368公里 , 岛屿众多 。该省地处低纬度 , 北回归线穿过陆地中部 。地势北高南低 , 境内有山地、平原、丘陵 。大多数河流由北向南流动 , 主要有珠江、汉江和鉴江 。最长的珠江由西江、北江和东江组成 , 全长2122公里 , 是中国第三大河流 。南大门的地理位置和海陆结合 , 使广东的航运和贸易发展先行 , 历久弥新 , 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广东北临南岭 , 南临南海 , 地势北高南低 。山地、平原、丘陵纵横交错 , 大部分河流由北向南 。主要河流有珠江、汉江和鉴江 。珠江全长2122公里 , 是由西江、北江和东江汇流而成的中国第三大河流 。中国南海沿岸的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 物产丰富 。广东地处亚热带 , 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长冬暖 , 雨量充沛 。年平均降雨量1500 ~ 2000毫米 , 年平均蒸发量1000 ~ 1200毫米 , 属湿润地区 。年平均气温从粤北的19左右上升到南端的雷州半岛的23以上 , 年平均日照时数从北到南从1750小时到2200小时不等 。植被郁郁葱葱 , 一年四季生机勃勃 。年 , 全省陆地面积17.98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3.7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017.6万公顷 , 森林覆盖率57.4% 。素有“七山一水两田”之称 , 全省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丘陵、山地、平原、河流分别占31.68%、28.54%、16.12%、23.66%、1.23% 。全省水资源理论储量1072.8万千瓦 , 其中可开采装机容量665.5万千瓦 , 约占理论储量的62% 。广东海域辽阔 , 海岸线漫长 , 河网纵横 , 山塘水库鱼塘众多 , 水产资源丰富 。除了可供捕鱼的海面之外 , 该省还有44.8万公顷的淡水养殖和77.57万公顷的海水养殖 。淡水养殖主要有鳙鱼、鳙鱼、鲢鱼、鲥鱼、鲤鱼等鱼种;海水养殖主要有虾、牡蛎等 。全省活立木3.5亿立方米 , 森林覆盖率57.4% 。植物种类繁多 , 5000多种 , 其中珍稀植物约54种 。黄檀、降香黄檀和闽楠是世界著名的珍稀树种 。有770多种动物 , 其中22种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 。为了保护各种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植被类型和珍稀野生动植物 , 全省共设立了60多个自然保护区 , 其中肇庆鼎湖山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区 。广东地质结构复杂 , 岩层分散 , 矿产资源丰富 。目前已知的有130种 , 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91种 , 大部分是有色金属 。锗和泥炭两种储量居全国首位 。第二位是黄铁矿、铝、铋、
铊、银、油页岩等6种;居第三位的有铌、钽、硒等7种 。广东省南海油田 , 包括珠江口、北部湾2个盆地 , 勘探查明有十个大型油气田 , 是一个面积广阔、储量丰富的油气田 , 具有实际开发的美好前景 。广东地处低纬度的位置 , 使广东全年太阳高度角大 , 所得到的太阳辐射多 , 热量丰富 。除粤北山区属中亚热带气候外 , 大部分地区为南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类型 。气候温暖 , 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22.7℃ , 平均日照时数1750—2200小时;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 。无霜期长 , 绝大部份地区农业生产可一年二熟或三熟 。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土地肥沃 , 物产丰富 , 是全国农业重要产区 , 尤其珠江三角洲 , 商品经济发达 , 是全国闻名的富裕地区 。广东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 。除汉族外 , 境内居住的少数民族有瑶、壮、回、满、畲、黎、苗等42个民族 , 人口约占全省的0.6% 。广东是中国著名的侨乡 。目前祖籍广东的华侨、华人遍及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 达2000万人左右 , 约占全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70% 。华侨以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美国、新加坡、加拿大、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秘鲁居多 。有归侨、侨眷约2000万人 。在海外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广东华侨组织有“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国际潮团联谊会”、“世界中山各中学同学恳亲大会”等 。另外 , 广东毗邻港澳 , 祖籍广东的港澳同胞约有500万人 。广大海外侨胞及港澳台同胞一贯热爱祖国 , 尤其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 积极支持和参与家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为广东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年 , 广东省坚持统等城乡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 采取有力措施 , 稳定粮食生产 , 促进农业发展 , 增加农民收人 。全省农业总产值(现价)2154.79亿元 , 此上年增长4.51%;其中 , 种植业产值959.97亿元 , 增长5.65%;林业产值61.72亿元 。增长3.36%;畜牧业产值571.09亿元 , 增长1.82%;渔业产值466.45亿元 , 增长4.7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5.56亿元 , 增长7.8%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61.42亿元 , 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65.87元 , 增长4% 。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扩大 , 总产在大灾之年基本保持稳定 。全省撂荒拱地恢复生产面积1.59万公顷 , 改造中低产田面积12万公顷;直接补贴种粮大户5.7万户 , 受益面积18万公顷 , 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刀276.35万公顷 , 比上年增长0.43% , 在连续四年下降后首次出现增加的好势头;尽管受严重早灾影晌 , 粮食总产量仍达到1512.34万吨 , 增长0.63% 。动植物防疫工作取得成效在春季防控高致病性禽滚感的阻击战中 , 各级农业部门开展防控工作 , 成功控制、迅速扑灭疫情 , 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 防止疫情向人传染 , 得到农业部的表扬和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加强对其他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防控 , 强化动物疫情监测工作 , 规范疫情报告和工作通报制度;抓好动物免疫工作 , 提高免疫密度;制定应急预案 , 建立防疫物资应急贮备制度 , 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提供了保障 。农村居民收入继续增加2004年 , 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4365.87元 , 比上年增加311.29元 , 增长7.7% , 是1998年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扣除价格因素 , 实际增长4.0% , 增幅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 。全省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快 , 农村居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 , 企业拖欠民工工资的状况大有改善 。农村居民从事劳务所获得的工资性收人人均2173.21公元 , 增加207.43元 , 是其增收的主要因素 。不同层次的农村居民收入均有较快增长 。按照农户人均收入水平进行5等分分组(每组各占总户数的20%) , 高收人农户人均纯收人9580.77元 , 增长8.3%;中高收人农户5090.37元、中等收人农户3768.57元、中低收人农户2800.57元 , 分别增长7.6%、8.0%和8.6% 。由于减免农业税、实施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 , 使低收人农户的收人水平回升到1657.87元 , 比上年增长4.0% 。人均纯收人1500元以下的困难户所占比例由上年的7.0%下降为6.4% 。泛珠三角区城农业合作和外向型农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04年 , 建立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联席制度 , 确立了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的组织领导机制和衔接落实制度;组织草拟、修改、审定《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框架协议》 , 提出了近期和中长期工作目标 。筹办首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治谈会——“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推介会” , 承办2004年广东省农产品(成都)交易会 。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 , 强化质量安全管理 , 扩大出口 。全省水果出口比上年增长37.8% , 疏菜增长加24.7% , 成为广东省创汇农业新的增长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各级政府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加大 , 重点扶持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增加 , 规摸扩大 , 实力增强 , 辐射带动能力提离 。有20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和5家省级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受到省政府的表彭 。全省各级扶持的农业龙头企业1083家 , 其中 , 国家级的农业龙头企业29家 , 省级105家 , 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有150家 。1083家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65万户 , 增收51亿元 , 户均增收1926元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范围扩大 , 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 发展加快 。全省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42个 , 带动农户83万户 , 会员11万户 , 会员平均增收10%以上 , 高于全省农民增收平均水平 。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大全年农业综合开发共投人财政资金3.1亿元 , 建设高标准农田3.37万公顷 , 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3万吨 , 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11宗 , 带动农民增收2.6亿元 。东西两界和粤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 , 示范辐射效应逐渐显现 , 示范区内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 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逐渐提高 , 农民增收幅度高于周边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类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新进展“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全面实施 。农业部门累计创办了7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一批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 组织制定省级农业标准101个 。全省21个地级市、56个县、27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农产品质最安全检侧中心(站)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 。农产品质量认证发展较快 , 全省通过认证的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60个 , 产品共1206个;绿色食品企业110家 , 有效期内产品数224个;累计评出“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116个 。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 毒鼠强专项整治达到预期目标 , 质量安全事故大幅减少 。农业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省人大农科议案实施效果明显 ,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启动 。“踌越计划”、“948计划”、“沃土工程”、“植保工程”和“种子工程”等项目继续实施 , 先进适用技术广泛推广应用 , 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转化速度提高 。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3% , 家禽良种覆盖率85% , 猪良种覆盖率95% 。农业科技下乡和培训工作有较大的突破 , 全年深人一线科技人员11万人次 , 服务农户162万户次 , 举办各类培训班3300期 , 培训农民36万人次 。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突破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的决定 , 14个市、80个县(市、区)全面启动农村安居工程 。全年筹集资金3.9亿元 , 按整村推进动工改造贫困户危房共347条村2.36万户 。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活动取得明且成效 , 受益贫困村173条 。省属水库移民住房改造工作较快推进 , 动工兴建移民住房1.06万户 。产业化扶贫效果良好 , 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户23万户 , 户均增收2400元 。珠三角经济发达市对口帮扶和省直机关挂钩扶贫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生态家园畜民计划”和“一乡一品”活动扎实推进 , 推动了田区生态坏境建设 , 主导产品逐步形成 , 带动了一批农民脱贫致富 。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关系及分配制度改革稳妥推进 。农村财务管理和监督体制有所创新 , 全省六成村已实行会计委派、选聘或代理制;两成以上的村实行农经电算化管理 。农村财务公开内容逐步规范 , 有96%的村实行财务公开 , 近六成村达到了规范化公开 。农村财务民主管理制度逐步健全 , 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工作继续加强 , 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监停初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珠江三角洲发展淡水渔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珠三角 , 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 , 它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入海口处 。珠江三角洲既是地理区域 , 同时也是经济区域 。它地处南亚热带 , 过去 , 该地区盛产水稻、甘蔗、蚕茧、黄麻以及香蕉、菠萝、木瓜、荔枝、龙眼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 淡水渔业其中尤以池塘养殖最为发达 , 是广东乃至全国淡水商品鱼主产区 , 是淡水池塘养殖核心区 。当地人民创造了以鱼塘为中心 , 塘中养鱼 , 塘泥培育塘基 , 塘基种植桑树、水果、蔬菜、甘蔗、花卉等的“桑基鱼塘”等系列立体生态综合种养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该方式利用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 还护养了农业生态系统 , 一举数得 。由于修筑堤防 , 建立电力排灌系统 , 防止了洪涝灾害和海潮侵袭 , 更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 该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堪称中国生态农业的典范 。中国广西和广东扇贝的产地雷州半岛西岸和北海涠洲岛广东境内有哪些主要河流主要河系为珠江的西江、东江、北江以及韩江水系 , 其次为粤东的榕江、练江、螺河、黄岗河以及粤西的漠阳江、鉴江、九洲江和南渡河 。1、西江西江 , 珠江水系干流之一 。全长2214千米 , 集水面积约353120平方千米 。西江源远流长 , 干流各段在历史上有过不同的名称 。源头至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称南盘江 , 以下至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石龙镇称红水河 , 石龙镇至桂平市区称黔江 , 桂平市区至梧州市称浔江 , 梧州市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始称西江 。2、东江东江 , 古称湟水、循江、龙川江等 , 珠江水系干流之一 。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山 , 源河为三桐河 。向西南流经广东省龙川县、东源县、源城区、惠城区、博罗县至东莞市石龙镇进入珠江三角洲 , 于增城市禺东联围东南汇入狮子洋 。3、北江北江 , 古称溱水 , 珠江水系干流之一 。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石碣大茅山 , 主流流经广东省南雄县、始兴县、韶关市、英德市、清远市至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 , 与西江相通后汇入珠江三角洲 , 于广州市番禺区黄阁镇小虎山岛淹尾出珠江口 。4、韩江中国东南沿海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韩江流域范围涉及广东、福建、江西3省22市县 , 流域面积30112平方千米 。韩江上游由梅江和汀江汇合而成 , 梅江为主流 , 发源于广东省紫金县上峰 , 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广东省的五华、兴宁、梅县、梅州和大埔等市、县 , 在三河坝与汀江汇合 。5、榕江南海水系河流 , 发源于陆河县凤凰山 , 汕尾市(陆河县)、揭阳市(普宁市、揭西县、榕城区、揭东区)汕头市(潮阳区) , 于汕头市牛田洋入海 。流域面积4408平方公里 , 河长175公里 , 平均年径流量31.1亿立方米 。为广东粤东地区第二大河流 , 仅次于韩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榕江
- 我国水产养殖现状 广东水产养殖现状
- 养泥鳅赚钱吗 广东水产养殖什么赚钱
- 水产养殖网螃蟹行情 广东电白区水产养殖
- 园林行业的发展前景 园林行业培训班
- 粤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怎么在三亚搞水产养殖
- 生鲜运输价格 - 顺丰寄生鲜怎么收费
- Java|Java培训:什么是Java编程基础知识?
- 水产养殖黑科技产品 养殖水产设备
- 厦门小吃培训班哪家好,开早餐店去哪里学
- 鳗鱼养殖效益 广东鳗鱼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