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行业|AI转行“做混凝土”,生产过程实现智能化控制

以AI机器视觉把控混凝土质量、线上集中采买大宗建材、在线下单“找车”、一键触达供应链金融……主要生产预拌混凝土的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 , 持续搞起数字化转型 , 而且旗下的公鱼互联云平台成为工信部认定的我国混凝土行业首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 这家企业正加快跻身“数字化转型服务商” , 在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的同时 , 有力带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
老行业新“智造”
提起混凝土行业 , 人们传统印象往往是脏乱差、尘飞扬 。 但在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的子公司重庆建工南部混凝土有限公司 , 却是另一派景象:原材料“一码”入场、混凝土生产智能化、AI摄像头自主质检、混凝土电子小票信息追溯……智慧场景还不止于此 , 走进该公司调度中心 , 只见所有订单、生产、质检、物流等信息均集纳在一块大屏上 , 工作人员动动指尖就能管理整座生产基地 。
“过去行业内‘生产靠吼’‘检测靠手’ , 现在完全大变样了!”重庆建工南部混凝土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 面对当下需求萎缩、竞争激烈的市场情况 , 企业加快数字化破局 。 通过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 , 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 , 大幅提高运输与泵送效率和产能利用率 。
老行业实现新“智造”的“利器” , 正是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打造的公鱼互联云平台 。 据悉 , 该平台以“工业互联网统一标识+云平台”为载体 , 让混凝土行业实现以数据为中心的流程再造 , 推出无人值守智能收货系统、施工现场云监控系统、混凝土数字工厂系统等10余项信息化系统 , 既可单独应用 , 也可组合形成解决方案 。
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兴礼介绍 , 平台运营3年来 , 带动1000余家企业“上云” , 与5800余家产业链供需用户互联互通 , 接入平台的企业普遍受益 。 以集中采购为例 , 平台汇聚3000多家供应商 , 客户可线上采买水泥、钢材等大宗物资 , 采购成本降低5%;在运输方面 , 可实现车辆线路自动规划、运输状态可视 , 运输与泵送效率提高21% , 产能利用率提升32% 。
聚焦为混凝土产品赋予“身份证” , 以一个“ID”打通产业链 , 近年来公鱼互联云平台还承接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建材行业二级节点 , 对混凝土开展“身份”标识、记录 , 实现生产、运输、浇筑全程可追溯 , 进而确保建筑质量安全 。 目前累计标识注册量超10亿次 , 解析量超14亿次 。
此外 , 供应链金融等新兴功能也加快丰富平台内容 。 订单及业务往来在线上留痕后 , 数据真实客观 , 可为中小企业“增信” , 目前公鱼互联云平台上中小企业已获供应链授信3000余万元 。
向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进军”
几年前 , 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还是一家典型的传统企业 , 每年销售约400万立方米混凝土 , 产值10多亿元 。
【混凝土行业|AI转行“做混凝土”,生产过程实现智能化控制】尽管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 但传统行业自身的一些问题和“瓶颈”一直存在 。 张兴礼说 , 比如混凝土传统生产流程主要依靠人工配合 , 协同性差 , 品质把控难度高;此外 , 预拌混凝土对运输时效要求较高 , 而运输环节多为人工派单 , 效率低下 , 路线选择也不尽科学 。 数字化转型 , 势在必行 。
2015年以来 , 公司陆续开发出智能调度、综合信息平台等系统模块 , 对混凝土搅拌站智能化升级 , 逐步实现生产组织、产品质检、调度运输全过程信息互联 。
由点成链 , 积少成多……在重庆市国资委创新发展项目专项资金支持下 , 2019年 , 公司打造的公鱼互联云平台正式上线 , 成为我国混凝土行业首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