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日行 10000 步」是运动手环的营销骗局( 二 )


2020 年 , Pedro F 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对近 8000 名成年人(男女各一半)进行了对比研究 , 得到的结论是 , 步行 8000 步相比步行 4000 步的人 , 死于心脏病或其他原因的概率更低 , 但步数超过 8000 , 就几乎没有效果了 。
简单来说 , 多走走有好处 , 走多多不需要 。

手表/手环能记步 , 但它还能做更多 既然每天 10000 步意义不大 , 那我们要怎么利用手表/手环健身呢?
在全球各地发布的健身手册中 , 都有对健身的详细建议 。 比如我国体育总局在 2017 年发布的《全民健身指南》 , 就提到了一次健身活动应该包括的三个部分:由慢跑、牵拉组成的准备活动 , 5~10 分钟;由有氧运动、球类运动、中国传统健身方式等组成的基本活动 , 30~60 分钟;由行走、牵拉组成的放松运动 , 5~10 分钟 。


对了 , 每日一万步并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至少我翻阅到的)国家和地区的健身手册中 。
就像买了 Kindle 不一定会看书 , 有了智能手表/手环也并不代表你会锻炼 。 除了记步 , 智能手表/手环的功能对上述三阶段的健身的记录、监督和指导也有很大帮助 。
记录:不仅要动起来 , 还要动到位 智能手表/手环的第一个功能就是记录:看刘畊宏直播不能减肥 , 跟着跳才有意义 。

我们会以心率来评判一次运动的效果 , 一般来说 , 「220-年龄」就是你每分钟可以达到的极限心率 , 如果你今年 30 岁 , 那极限心率就是 190/分钟 , 当然这只是经验之谈 , 并不准确 。 我们以 30 岁为例 , 整理了一个心率对照表作为参考 。

【华为云|「日行 10000 步」是运动手环的营销骗局】各类智能手表/手环也大多以这个为标准 , 将运动分为热身、燃脂、有氧、无氧等阶段 , 我们可以在运动中随时查看心率 , 也可以在运动后查看健身记录 。

比如 50 分钟的步行 , 最高心率为 128 , 其中 45 分钟只能算到「热身」这一部分 。 走了快 5 公里 , 听起来数字也不小 , 但说实话 , 运动完的我一点都不累 。 这样的运动对于健身燃脂来说 , 效果并不好 。

20 分钟的骑行 , 燃脂和有氧运动的比例变多了 , 相比步行同样的距离 , 即使运动时间只有一半不到 , 但骑车的运动效果依然会好一些 。
虽然步数是不少设备的重要评判标准(特别是无法获得更多数据的手机) , 但追求每日一万步 , 不如去追求运动的质量 。 追求走多多 , 不如追求走快快 。
在搜索相关资料时 , 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据 , 根据《2021 国庆长假微信数据报告》 , 去年国庆期间 , 有超过三百万微信用户每日微信步数超过 3 万 , 但同时有超过三千万用户单日不超过 100 步——这可能也是各类设备看重步数的原因 , 毕竟许多人还处于路都懒得走的这一阶段 。
监督:运动趋势很重要 在之前的文章中 , 我们详细介绍过 iPhone《健康》app 的各项指标 。 虽然不同平台对健康数据的收录有所不同 , 但有氧适能、心率、血氧等数据 , 已经成为了不少可穿戴设备的标配 。

我们不仅要了解这些数据 , 还要在运动中更好的利用它们 , 而最简单的方法 , 就是看趋势 。 以 Apple Watch 为例 , 在《健身》app 里 , 我们可以看到各项指标的趋势以及详细信息 , 当箭头朝下时 , 就要注意对应的数据情况了 。

在《健康》app 里也可以看到各类趋势 , 以及更详细的对比 , 比如我今天的步行数据 , 相比以往就略有下降 。

在其他智能手表/手环中 , 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记录方式 , 比如《小米运动健康》提供了周报功能 , 可以查阅本周的运动情况、达标次数等 , 而 OPPO 则与苹果类似 , 展示了你近期的步行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