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黑束病的症状、病原、侵染规律及防治方法

关于“高粱黑束病的症状、病原、侵染规律及防治方法”,你了解多少呢?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高粱黑束病的症状、病原、侵染规律及防治方法”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高粱黑束病的症状、病原、侵染规律及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高粱黑束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在众多高粱种植产区常常出现,容易给农户们造成严重的损失 。因此,农户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今天小编将为大家详细总结高粱黑束病的症状、病原、侵染规律及防治方法,供农户们参考 。
症状:
叶片显症时叶脉上产生褐色条斑,多沿主脉一侧或两侧呈现大的坏死斑,致叶片、叶鞘变为紫色或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茎秆稍粗,病株上部有分枝现象 。横剖病茎,可见维管束、尤其是木质部导管变为褐色,并被堵塞 。纵剖面可见维管束自下而上变成红褐色或黑褐色,基部节间的维管束变黑较上部节间明显 。严重的病株早枯,不抽穗或不结实,减产50% 。
【高粱黑束病的症状、病原、侵染规律及防治方法】 病原:
病原为Acremonium stictum W.Gams称直枝顶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异名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 Corda 。菌落圆形,气生菌丝致密,卷绵毛状,初白色,后浅粉红色 。分生孢子梗无隔,大小(40~60)μm×3μm 。分生孢子单胞,近无色,椭圆形,大小4μm×(1~1.5)μm 。
侵染规律:
该病以种子和土壤带菌 。病菌从寄主根部侵入后,进入维管束组织 。在自然条件下,田间病原菌也可侵染叶片和叶鞘,通过维管束扩展引起发病 。埃及、阿根廷、委内瑞拉、墨西哥、苏丹、洪都拉斯等国先后有发现此病的报道 。在我国TX622A、TX623A发病明显 。国外Sc35-6、Sc630-11E、GPR-148表现抗病 。
防治方法:
(1)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和高粱秸秆,集中烧毁或高温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2)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3)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4)育苗移栽或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这是防病的关键 。(5)适时早播,早移栽、早间苗、早培土、早施肥,及时中耕培土,培育壮苗 。(6)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7)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穴施灭菌杀虫的药土 。(8)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9)地膜覆盖栽培;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及时摘除茎部最低处2—3片叶子,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清除病株、老叶,集中烧毁,病穴施药 。(10)及时喷施除虫灭菌药,防治好蚜虫、灰飞虱、玉米螟及地下害虫,断绝虫害传毒、传菌途径;防止病菌、病毒从害虫伤害的伤口进入而危害植株 。(11)高温干旱时应经常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 。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 。(12)进行检疫,防止该病传播蔓延 。
以上就是种植信息网针对“高粱黑束病的症状、病原、侵染规律及防治方法”整理的一些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