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黑斑病的防治要点

关于“花生黑斑病的防治要点”,你了解多少呢?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花生黑斑病的防治要点”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花生黑斑病的防治要点

文章插图
黑斑病的症状与褐斑病大致相似,为害部分相同,两者可同时混合发生 。(1)叶片:黑斑病病斑比褐斑病小,直径1~5毫米,近圆形或圆形,暗褐色至黑褐色,叶片正反两面颜色相近 。病斑周围通常没有黄色晕圈,或有较窄、不明显的淡黄色晕圈 。在叶背面病斑上,通常产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子座,呈同心轮纹状,并有一层灰褐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害严重时,产生大量病斑,引起叶片干枯脱落 。(2)叶柄和茎杆:病斑椭圆形,黑褐色,病斑多时连成不规则大斑,严重的整个叶柄和茎杆变黑枯死 。病原: 病原物:(1)形态:①分生孢子梗 。丛生,粗短,聚生于分生孢子座上,多数无隔膜,末端屈曲,褐色至暗褐色,大小(24~54)×(5~8)微米 。②分生孢子 。倒棒状,较粗短,橄榄色,多胞,具1~8个隔膜,多为3~5个隔膜,大小(18~60)微米×(5~11)微米 。(2)特性:病菌生长适温为25~28℃,并需要高湿,高湿更有利于产孢和孢子萌发 。侵染循环:(1)菌源:病原以菌丝体或分孢座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或以分生孢子粘附在种荚、茎杆表面越冬 。(2)传播:第2年合适条件时,越冬分生孢子或菌丝直接产生的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为初侵染与再侵接种体,从寄主表皮或气孔侵入致病 。病斑首先出现在靠近土表的老叶上 。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成为田间病害再侵染源 。在南方产区,春花生收获后病残株上病菌又成为秋花生的初次侵染源 。(3)发生时期:植株生育前期发病轻,后期发病重 。发生因素:(1)寄主抗性: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以直生型品种较蔓生型或半蔓生型品种发病轻 。叶片小而厚、叶色深绿、气孔较小的品种病情发展较缓慢;野生种抗性较强,可作为抗病亲本加以利用 。另外,嫩叶发病轻,成叶和老叶发病重(2)环境:适温高湿的天气,尤其是植株生长中后期降雨频繁,田间湿度大或早晚雾大露重天气持续最有利发病 。(3)栽培:连作地、沙质土或植地土壤瘠薄,或施肥不足,植株生势差发病也较重 。防治方法: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选用抗病品种和喷药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减少菌源: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实行秋季深翻、加速病残体分解 。病重田可与禾本科或薯类进行2年轮作,水旱轮作效果然更好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增强植株抗病性;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3.选用抗病品种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药,10-15天后再喷一次 。常用药剂有0.5%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花生黑斑病的防治要点】以上就是种植信息网针对“花生黑斑病的防治要点”整理的一些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