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坦洋工夫红茶初制工艺初探,相关的知识真不少,这边为大家罗列一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坦洋工夫红茶初制工艺初探](http://img.guangxilong.com/220614/233P92956-0.jpg)
文章插图
【坦洋工夫红茶初制工艺初探】“坦洋工夫”红茶是闽红三大工夫红茶之特种名茶之一,具有150多年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产品,在国内外有着独特市场和销费群体 。它以其优美的外形、酵厚的滋味而驰名 。
工夫红茶初制工艺分为“萎凋一揉捻一发酵一干燥四个工序 。现就各工艺作下列论述 。
1、萎凋
采收下来的鲜叶经过一段时间的摊放,使之丧失一部分水分,呈现萎蔫状态,萎凋是红茶制造的一个关键过程,只有经过适度萎凋,才能获得优良的产品 。
1.1萎凋的目的
蒸发一部分水分,减少细胞涨力,使叶质柔软,增强柔性,便于揉捻;散发部分青草气;伴随水分散发,叶细胞汁逐趋浓缩,酶活性加强,因而引起内含物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
1.2萎凋的条件
萎凋必需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 。以完成其理化变化 。
1.2.1 湿度:萎凋是蒸发水分,一切物质变化是伴随水分的变化而转化,而鲜叶水分蒸发速度是以空气中相对湿度的高低为转移的,萎凋最适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0%左右 。
1.2.2温度:它与相对温度密切相关,一般说,当温度上升时,空气中相对湿度就降低,反之温度下降时,相对湿度又上升 。因此温度与湿度这二个条件不能分割开来看,而是应联系起来 。
自然萎凋最适应温度20---24℃,约需18~24小时完成 。加温萎凋为35--40℃,7-8小时即可完成;
1.2.3 空气:萎凋时叶子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因此室内空气要流通 。在萎凋过程中,一般要求微风最适宜 。
1.3萎凋方法
萎凋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自然萎凋(包括日光萎凋、 室内自然萎凋);另一种是人工萎凋(包括加温萎凋、萎凋槽萎凋) 。
1.3.1 日光萎凋:是把鲜叶摊放在竹帘(竹垫)上 。直接晒在日光下借太阳光的热能,促使鲜叶水分蒸发及叶内的化学变化,达到萎凋目的 。
日光萎凋气温在25℃左右较为理想 。在春茶季节 。阳光较弱,气候较温和,萎凋程度容易掌握;夏秋茶季节,气温高 。温度低萎凋较难掌据(一般春茶季节在上午11时前 。下午1时半后进行,夏秋茶季节上午10时前,下午3时后进行 。中午日光强烈容易灼伤鲜叶,不宜进行 。
日光萎凋操作及注意点:最好在早晚微弱阳光下进行,并勤翻拌越近中午翻拌越经常,使萎凋均匀;日光萎凋后,萎凋叶必须及时进行摊凉,以叶片变柔软为度;摊凉中,配合勤翻拌 。
1.3.2室内自然萎凋:是把鲜叶摊放在专门萎凋室内的萎凋帘进行萎凋 。萎凋室要求四面通风,门窗多容易开闭 。使空气流通,便于控制温湿度和空气,鲜叶摊放在萎凋架的萎凋帘上(一般8—12层 。层距15N20厘米 。底层离地小于20厘米,最高层距天花板50厘米) 。每平方米摊叶1-1.5公斤左右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需18~24小时即可完成萎凋,在温度较高 。相对湿度低的条件下,萎凋时间可缩短到10~12小时;在阴雨低温时萎凋时间有的长达至36--40小时 。
室内自然萎凋操作及注意事项:地面和萎凋帘要保持清洁每次下叶要打扫干净,不得残留叶片;不同等级的鲜叶要分批萎凋 。上下叶动作要轻,以免鲜叶损伤红变;摊叶厚度要均匀,一般2厘米,根据天气的晴雨,尤其温湿度的变化,注意启闭窗户;萎调叶要及时揉捻,不能及时揉捻的,堆积厚度聚美体不超过15—20厘米 。
1.3.3 萎凋槽:在采用自然萎凋时,常因气候条件限制鲜叶萎凋很慢 。一般采用加温萎凋 。在萎凋室内四周分放火盆,提高室内温度,加快鲜叶萎凋,但常因室温不均匀而影响萎凋叶质量,近年来萎凋槽的使用 。大大提高了成茶品质和生产效率 。
萎凋槽由炉灶、通风机、槽体、盛叶框四部分组成 。
萎凋槽体一般长1000厘米,宽150厘米,高60厘米,上装木架,安放盛叶框,盛叶框四周木制,框底用每寸12孔铝丝编成 。宽为9 0-100厘米,长度视槽体宽度而定,一般为150厘米,高度为20厘米 。一边装在活门,以便下茶 。槽底呈缓坡 。一般在进口50厘米内呈18度斜坡,随后做了2.5---3度的斜坡 。萎凋时将鲜叶均匀摊放在盛叶框中,摊叶厚度20厘米,每框约摊叶45-50斤 。上好叶后,再开动鼓风机,每分钟1440转 。将炉灶产生的热空气,打入萎凋槽内,温度控制在35-38℃为宜 。最高勿超过40℃,以防叶子红变 。萎凋所需时间3--4小时 。中间进行3--5次的翻拌 。
1.3.4萎凋程度的的鉴定:达适度的萎凋叶折梗不断、手捏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具有一定的清香为宜 。
由于鲜叶的老嫩及含水量不同 。在萎凋中必须掌握“老叶嫩萎凋”“嫩叶老萎凋” 。一般萎凋叶的含水量在60%--64%为宜,萎凋适度的叶子减重率27-40%之间,一般嫩叶为30-40%;老叶为20-30% 。
2、揉 捻
揉捻适当与否,对毛茶外形的好坏起着决定作同时对内质也有着重要影响 。
2.1 揉捻的目的
叶卷成条,使毛茶外形紧结美观;破坏叶细胞,细皮破碎率达90%以岷上,便于发酵;便于冲泡时可溶物溶于茶汤,增加茶汤浓度 。
2.2 揉捻的环境
揉捻室的温度要求在20-24℃,相对湿度85-95%,并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夏秋茶季节气温高 。湿度低可在揉捻室地面洒冷水或喷雾;以降低白芍栽培室温,提高相对湿度,保证产品质量 。
2.3 揉捻方法
工夫红茶揉捻机型除920型外,其他机型与烘青绿茶相同均可通用 。但揉捻程度较绿茶充分,揉捻时间较绿茶长 。一般细嫩叶分1-2次揉,较粗老鲜叶分2~3次揉,每次揉时4.5分钟左右 。根据国营福安坦洋茶场生产经验,各型揉捻机的装叶量(以鲜叶计)920型揉捻机为400斤左右,SS型揉捻机70斤左右,方法:
不加压(15分钟)→轻压(10分钟)→轻压(15分钟)→重压(10分钟)→松压(5分钟)→解块发酵 。
较粗老鲜叶或嫩度不匀的鲜叶,可分二次揉捻 。其加压方法为:
第一次揉捻(40分钟):不加压(10分钟)→轻压(15分钟)→重压(10分钟)→松压(5分钟)→解块分筛[筛下(单独发酵),筛上(第二次揉捻25--30分钟)]→轻压(5分钟)→重压(20分钟)→松压(5分钟)→解块发酵 。
萎凋叶要分级揉捻 。分别放置,萎凋不足的或芽毫多的原料要适当轻压,以减少断碎;萎凋稍过度的,应适当重压,以利发酵 。
解块分筛操作与烘青绿茶相同 。分筛机筛网配置一号筛(4孔/时),
筛下的一号和二号茶即单独进行发酵,筛面的三号茶 。视情况进行复揉 。然后单独发酵 。
2.4 揉捻适度鉴定
揉捻适度以条索紧结 。成条率达80,-90% 。细胞汁大量流出,局部揉捻叶泛红 。并发出较浓烈的上,如能保持叶片完整 。细胞破碎率愈高愈好 。
3、发 酵
发酵是红茶品质优劣的关键工序 。
3.1 发酵的目的
增强酶的活性,促进多酚类氧化 。形成红茶特有的颜色和滋味;散发青气 。形成浓郁的香气 。
3.2 发酵的条件
3.2.1温度:是影响发酵作用的首要条件,发酵室温度应控制在2 2-24℃为适宜,最高不超过28℃,在控制发酵室温度的同时,亦应考虑到发酵叶氧化过程的进行 。发酵叶的温度通常比室温高,一般较室温高2-6℃ 。
3.2.2湿度:发酵室相对湿度应保持95--98%为宜,愈高愈好 。为保持高温度,发酵室内可装置热水喷雾(夏天用冷水喷雾)或通入热蒸气以提高发酵室的温湿度 。近来也有采用塑料薄膜搭设简便发酵室 。保持温度亦甚理想 。可在发酵盘中盖湿布,也可达到保湿目的 。
3.2.3发酵室的通气: 为了使发酵顺利进行,发酵室必须有良好的通气 。同时还应注意发酵室避免日光直射 。
3.3 发酵方法
发酵是在发酵室进行,先将发酵匾或框洗净,然后将揉好的一、二、三号茶分批分别摊在框内进行发酵 。摊叶厚度4~1O厘米(一号茶4厘米,二号茶6-8厘米,三号茶8-10厘米),一般掌握细嫩茶宜薄 。粗老茶宜厚,春茶宜厚,夏秋茶宜薄 。摊凉时不必加压,发酵中不需翻拌,保持疏松通气,一般发酵时间春茶3至5个小时,夏秋茶l至2个小时 。
3.4 发酵适度的鉴定
正确而适时地掌握发酵的程度,是形成红茶品质的重要关键 。
感官鉴定:发酵适度的特征是叶色基本上变为铜红色,青气消失,发出浓厚的苹果香气,叶脉及汁液泛红 。颜色深浅随季节和鲜叶老嫩而略有差异,春茶及嫩叶一般红中透黄,呈新铜红色,夏秋茶及老叶呈紫铜色 。
春茶气温低,发酵必须充分,夏秋气温高 。发酵叶有70%泛红即可上烘,因在干燥的前一阶段发酵仍继续进行,如果待发酵充足时才干燥,则往往造成发酵过度 。
4、干 燥
干燥是红茶初制的最后一道工序 。干燥技术适当 。可以巩固和发展前几个工序的优点 。提高成茶品质 。若技术不当将使前功尽弃 。
4.1 干燥目的
制止酶的活性,停止酶促氧化;蒸发水分,使毛茶充分干燥,紧缩茶条,防止霉变,便于贮藏与运输;散发青草气,发展茶香 。
4.2 干燥方法
工夫红茶采用二次干燥,中间摊凉一次 。目前红茶干燥的机具类型与烘青绿茶相同,不再赘述 。
一般采用“高温毛茶、低温足火” 。发酵叶含水约为50—60%,所以要求毛火温度要高,在烘干开始时叶温从发酵叶20—30℃上升至70—80℃以上,需要一个过程,而发酵继续进行 。因此,对发酵适度和发酵过度的叶子,一定采用高温薄摊,使酶性氧化立即停止 。对发酵不足的叶子,温度可适当低一些 。以促进其发酵适中后停止发酵 。烘干时毛火比足火温度高,摊叶薄 。也是这个道理 。足火主要是继续蒸发水分,使叶达到应有的干燥程度 。
4.3 干燥适度鉴定
红茶干燥适度鉴定方法与烘青绿茶相同 。因分毛火与足火干燥程度掌握有不同,毛火后适宜程度的叶子用手捏稍感刺手,但叶子尚软、折而不断 。紧握茶叶放手即能松散,这时叶子含水量约20% 。足火后、充分干燥的茶叶用手一揉成粉末 。可以闻到茶香,条索紧结 。色泽乌润或红褐(老叶),含水量约4-6% 。
- 红茶栽培
- 红茶和绿茶的区别,观察外形
- 八冲图解桐木红茶的风韵 红茶的寓意和象征
- fresh红茶睡眠面膜多久用一次 建议一周两到三次
- 世界四大红茶
- 工夫的近义词有哪些
- 乌龙茶是什么茶?乌龙茶是红茶还是绿茶?
- 红茶什么季节采摘最好,红茶在什么时候采摘最好
- 红茶的种类,红茶有哪些种类
- 红茶和绿茶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