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公司坚持不上市,不放贷,不接受任何投资;他在调味品行业被称为“老干爹”,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与我们前几期解释的陶华碧“老干妈”是平等的 。
他白手起家 。52岁拿着100元的注册资金,开创了中国调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毛利8分钱,一年能赚3亿 。我不知道其他调味品是否香,但我知道王守义,十三种香水 。
文章插图
本期子牙童趣商人将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让我们一起领略几十年“调味之王”王守义的“十三香” 。
王守义,1932年生,河南开封人,现居河南驻马店 。也许现在有些年轻人不知道这个名字,但对于无数开封人、驻马店人,甚至所有河南人来说,一提到王守义,就能想到“十三香” 。
谁知道呢,王守义十三香”是在王守义几乎要活不下去的时候,才创办的呢?
文章插图
说起“王守义十三香”,它的历史还是很长的 。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北宋 。王守义的祖先曾经是北宋首都东京的一名官员 。
因为他的气质,老实坦白得罪了权贵,又因为不想低头而辞职 。这位辞职的先生精通医术,知道药性,所以他在开封寺后街开了一家专门经营草药和香料的药店,——兴隆堂 。
#A3A3A3;">公元1101年,为了丰富菜品口味,兴隆堂结合了各种香草和药材的药性、口味,创新出了一款调味料 。没想到这款秘制调料一经推出,就深受大家喜爱,因此名扬四海 。后又被收入宫中,供皇室享用 。兴隆堂也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了下来 。
文章插图
王守义便是兴隆堂的传人,而兴隆堂的调料秘方,就在王守义手中 。
新中国成立前期,正值战乱年代,传承上百年的兴隆堂被迫歇业,一整个家族的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生活眼见着好起来了,王守义也安定下了一家族的人,祖上的基业不能断在自己手里,他便想要东山再起 。
拿着家族中仅剩的银钱,王守义重开了兴隆堂 。天不遂人愿,兴隆堂还没从困难中走出来,就到了1950年 。
文章插图
这一年国家采取了公私合营制,兴隆堂被通过赎买等方式,“摇身一变”,成了国有企业,名字也改成了“兴隆堂调味品厂”,王守义丢了祖传的基业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转眼来到1959年 。各种天灾纷至沓来,饥荒、蝗灾闹得河南人民举步维艰 。许多地方粮食颗粒无收,为了活命,人民连草根、树皮都扒干净了 。
王守义一家也不好过,他们在饿死的边缘线挣扎着 。饿昏了头的王守义,想到了手中的祖传秘方 。
他家的调料能传承上百年,那就说明是受人们所喜欢的,也许老祖宗留给他们的东西,可以救这一大家子的命呢?他想做调味料偷偷卖钱或换点粮食,以此扶持整个家族家用 。
文章插图
在那个连饭都吃不上的年代,家里人都骂他疯了 。窝窝头都难有一个,谁会做菜呀,更别提有人会买调味料了 。
说是这个理,但王守义的这个念头一起,就怎么也压不下去了 。他识得草药,便在山上忙活起来 。因为秘方中的有些药材找不到,所以王守义就重新改善秘方,原有的基础上,改良出了一款特别的调味料 。
当王守义拿着调味料外出贩卖时,根本无人理会他 。回到家中,王守义就想到了之前家人说的话,他认真思考了一番,的确是的,周围住的大多是贫苦人家,自己家揭不开锅了,别人家也是一样 。
文章插图
他们对调味品不感兴趣,那么饭店、餐厅、工厂食堂应该是有需求的吧 。
于是,在那个交通落后的年代,王守义开始用自己的两条腿,走路推销调味料 。整个华北地区,从驻马店到石家庄,几乎都留下过王守义的脚印 。
刚开始,王守义的推销并不成功,没有人见过他,也没有人听过他的调料品,单说他是兴隆堂的传人,知道这家百年老字号的人不信,不知道的,就更不信了 。
文章插图
为了获取买方的信任,王守义便在自己的每包调味料上,都写上了“十三香”的字样,还逢人就说,自己的调味料是可以退换的 。
渐渐地,“十三香”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尝试买过的人也都给出了不少好评,他的调料越传越远,更多的商家开始尝试使用他家的调味料 。
就这样,王守义一家,靠着十三香既打响了名气,又挺过了饥荒 。
那时候,一包“十三香”可以卖到8分钱到1角钱,虽然盈利不大,但日子也是越过越好的 。但王守义的笑脸没维持几年,就到了1969年 。
文章插图
那个中国内部的特殊时期,王守义成了资本主义,因被针对,他不得不再次放弃调料品的加工出售 。因为王守义退出的早,家里人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打击,只是财务有所损失 。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神州大地,王守义守得云开见月明,他又开始了十三香的制作加工与销售,并且申请了营业执照 。
1984年,拿着拿着100元的注册资金,王守义注册了“十三香”的商标 。第二年,随着自己名头越来越响,王守义也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在年初时候,他就开始着手于“十三香”外包装的设计 。
文章插图
因外地人十分相信王守义的人品与做生意的态度,他便把自己的形象印在了“十三香”的外包装上,并在工商总局申报了“十三香”调味料的包装注册 。因为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十三香”的品牌在百姓中越传越开 。
1987年1月,王守义获得了商标局的注册证,他们河南驻马店,开办了兴隆堂十三香调味品加工厂,从此,“十三香”走上了企业化道路 。
1998年,经过了14年的历程,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从当初的100元,达到了8000万元 。
文章插图
早在80年代,十三香集团和贵州“老干妈”一样,开始了漫长的打假历程,王守义那些年,撒了超过2000万的费用在打假上,也经历了高达96起的制假售假侵权案件,直到现在,还有五六家作坊式的个体工商户,在侵权生产“十三香”的产品 。
大家都知道,调味品属于小产品、小行业,没有多高的技术成分,必须踏踏实实,诚信是最大的关键 。
迫于生计,从小作坊起家,短短14年便成为行业翘楚,王守义的成功,靠的绝不仅仅是运气、和偶然的机遇,而是靠的实实在在的专注、辛勤、踏实和诚信 。
文章插图
想要一直抓住消费者的心,仅凭历史传承显然是不够的 。时代一直在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王守义深知老百姓们提高了对口腹欲的满足感,他也要做出与时俱进的创新与改变了 。
【中国创业成功人士,创业的文章】2000年,王守义十三香集团加大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在原料上,他们对于产地、香料色泽、存储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制定了精确详细的流程 。
在生产工艺方面,他们绝不允许不合格的原料进入车间,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 。
文章插图
为了满足我国各个地区的不同口味,也考虑到部分少数民族的饮食特殊性,王守义指派员工深入各地方进行调查,最终根据汇总的信息,不断试验,最终定下符合大部分人口味的“十三香”调味品,推入市场 。
其实“十三香”是由20多种天然中药材炮制加工而成,并不是只有13种 。
王守义能够成功,还有一个十分离不开的因素:专注 。从创业开始至今,“王守义十三香”从不对外作担保,不贷款、不融资、不向其他行业扩张,也从不赊欠 。
无论是需要扩建厂房,还是要扩大销售规模,或是设备购买,王守义用的,全都是自己企业的资金,他绝不上市融资 。
文章插图
只要子女一提上市,王守义就十分反对,他说:“上市是圈钱,我就想本本分分地做生意,不想圈钱 。”
2003年,身家早已过亿的王守义先生过世了 。他把公司交给了自己的二儿子王银良,并留下了:“不准上市,不能玩资本运作,不能多元化发展、不能做房地产,要安安心心做实业,不赚快钱”的谆谆遗言 。
在2008年,“王守义十三香”的销售额高达7亿,并且连年增长 。
文章插图
年轻人总是有些大胆的想法,想要搞突破,想要搞改革 。
2009年,王守义的孙子王太白不遵爷爷的遗言,涉足了多元化产业——餐饮业,他想要在全国范围内,开500家豆捞店,以餐饮和调味品双重形式相结合,实现互动增长 。
但想象是美好的,豪言壮语没等长时间实施,只用两个月,企业投入了几百万的几家豆捞店就被迫关门了,这些打水漂的钱给了王太白以及其他家族人员一个“大教训” 。
自此,王家再不踏足其他行业赚“快钱”了 。
文章插图
“王守义十三香”调料,大家都看到过实物吧,1000克调料会有2元钱的利润,每40克装的小盒“十三香”,利润就只有8分钱 。2015年,王守义集团的年销售额达到了16亿元,小利润也能滚成大雪球 。
从古到今,在如此漫长的时光淬炼下,“王守义十三香”依然存在于老百姓的餐桌上,可见一份小小的秘制手艺,也能是一个家族传承中的制胜法宝 。
你认为“王守义十三香”好吃吗?它与我们前几期讲的“老干妈”哪个更受人推崇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为我关注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文章的动力 。
- 关于创业的作文题目,关于自己创业的作文
- 创业潮流 知识经济时代创业的意义
- 创业伙伴网app 创业合伙人招聘信息
- 创业有哪些项目可做 论述自己的创业思路
- 药学创业成功案例,药学专业创业项目
- 大学生创业ppt模板免费下载,创新创业ppt模板
- 创新创业社团介绍,创业联合部
- 创业的理论模型 创业的基本要素包括
- 00后怎么赚钱白手起家,大学生创业
- 深交所中小板将合并,中小板和创业板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