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华为小米选择了不同的方向,但这一次雷军可能确实胜过任正非

华为|华为小米选择了不同的方向,但这一次雷军可能确实胜过任正非

文章图片

华为|华为小米选择了不同的方向,但这一次雷军可能确实胜过任正非

文章图片

华为|华为小米选择了不同的方向,但这一次雷军可能确实胜过任正非

文章图片

华为|华为小米选择了不同的方向,但这一次雷军可能确实胜过任正非

文章图片



华为和小米
华为和小米由于曾经在手机领域的竞争而被广为人知 , 但实际上这两家企业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诞生于1987年的华为是从通信设备领域起家的 , 因此积累了大量通信方面的技术和专利 , 也正是凭借这些专利技术使得华为在手机等消费产品领域同样实现了快速崛起 , 很多消费者感觉华为信号更好 , 这其实就得益于华为在通信领域30多年的积累和钻研 。
而小米无疑是一家更年轻的公司 , 成立于2010年的小米虽然在技术积累上还有很大差距 , 但是年轻就意味着拥有活力和胆识 。 从战略眼光上来看小米无疑是更胜一筹的 , 无论是早期发现手机行业的巨大机会 , 还是后来进入电视等智能家居领域并不断拓展业务边界 , 可以看到小米总是能够先行一步 , 后来的成功也证明小米的这些选择大多是正确的 。

新能源汽车
如今这两家企业又同时盯上了一个全新且充满机会的领域——新能源汽车 , 但是这一次两家企业却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 2021年全球燃油车销量依然在8000万台左右 , 按照如今新能源汽车平均4万美元(折合26.7万人民币)的售价 , 这也就意味着随着碳减排、碳中和的推进 , 每年将产生一个高达3.2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1.4万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

华为选择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华为|华为小米选择了不同的方向,但这一次雷军可能确实胜过任正非】要知道华为2021年营收为6368亿元 , 小米营收为3283亿元 , 因此一个高达21万亿的市场是任何企业都不能放弃和轻视的 。 但是在面对如何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 , 小米和华为却选择了不同的方案——小米亲自下场造车 , 华为选择不造车而是提供解决方案 。
这两条路很难说清楚哪一条更难:在新能源汽车时代 , 传统的发动机、变速器等设备变得不再重要 , 相反以电动机、动力电池、电控系统为核心的三电系统成为了新的核心 。 在技术路线变化的背后则意味着传统汽车巨头所累积的技术优势不复存在 , 作为新入场的企业也有望在这场20万亿的新盛宴中占据一个位置 。

小米选择自己造车
如果以手机做例子 , 小米造车是想当苹果 , 而华为提供解决方案是想做安卓 。 从发展前景来看 , 华为无疑是野心更大的那一位 。 华为如今的解决方案已经囊括了激光雷达、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驾驶等全部核心系统 , 这也就意味着任何汽车企业使用华为提供的方案都能快速完成新能源汽车的生产 , 这也是华为能够很快推出赛力斯SF5和问界M5的原因 。 华为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既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 也回避了自己不会造车的短处 。

小米第一辆车要到2024年上半年量产
由于技术上的不足 , 小米实际上是没有能力像华为一样走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路线 。 同时在品牌号召力上小米也无法和华为相提并论 , 因此选择亲自下场造车也是唯一的选择 。 但是由于小米又没有整车生产的能力 , 因此大概率也是像蔚来、小鹏这样由小米设计后再交给传统车厂制造 。 这样做的优点是将小米能做的部分最大化并凸显小米的品牌 , 缺点则是太慢了——小米第一辆车预计要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量产 , 而那时候的竞争压力要远远超过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