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用“沉浸”实验室打造数字航空“云”

◎采访人员 矫 阳
5月 , 位于北京八里桥的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制造院)内 , 春风吹拂 , 绿树婆娑 。
在智能制造厂房 , 各类不同型号的“优娃”(协作机器人)以及数台数控设备 , 24小时不间断工作着 。 每台设备均挂着一个名为“附身乖乖虎”的小白盒 , 这是一款互联数(据)采(集)情报箱 , 是航空工业制造院探索成立的首个“沉浸式”实验室——工业网络与自动化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首款新技术产品 。
“‘沉浸式’实验室 , 是航空工业制造院为聚焦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一批国防科技重点工程 , 自2018年开始探索打造的一批创新实验室和重大项目创新团队 。 ”航空工业制造院院长李志强说 。
“十四五”期间 , 航空工业集团把建设“数·智能力体系”作为发展主线 , 全力构建“云”上数字航空 。 如今 , 这片数字航空“云” , 正从这些“沉浸式”实验室飘来 。
创新也要建特区
【沉浸式|用“沉浸”实验室打造数字航空“云”】“航空工业是现代工业之花 。 航空制造业具有技术密集度高、产业关联范围广、辐射带动效应大、两化融合程度深的特点 , 处于装备制造业的高端 , 是国家工业基础的重要标志、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以及综合国力的综合体现 。 ‘十四五’期间 , 航空工业将面临更强烈的高质量发展诉求 , 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需求 。 ”李志强认为 ,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 ,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创新 , 既包括技术上的创新 , 也包括管理和思维理念方面的创新 。
航空工业制造院决策层由此提出建设“数·智航空”创新特区的想法 。
2018年 , 航空工业制造院对科研体制进行了大胆改革 , 制定实施了一套“沉浸式”创新的特殊管理机制 , 给予实验室创新特区待遇 。 新机制核心为“去行政化 , 在确定3—5年的中长期研究工作目标后 , 3年不考核 , 院科研基金提供科研经费 , 团队带头人自己决定技术路线决定权、科研经费使用权、团队成员选择权和薪酬分配权” 。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 , 在航空工业制造院从事科研30多年、拥有诸多科研成果的邹方 , 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担任第一个“沉浸式”实验室——工业网络与自动化实验室主任 。 “实验室要做独家成果 , 技术自主可控 , 对行业有指导意义 。 ”邹方一直惦记着李志强的这一叮嘱 。
为青年骨干营造宽松创新环境
如何建设好航空工业制造院第一个“沉浸式”实验室 , 成了邹方心中沉甸甸的责任 。
“我想用3—5年时间将实验室建设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工业网络与自动化高水平专业化实验室 。 ”为准确定位实验室的工作模式和科研思路 , 邹方借鉴了多个世界先进实验室的经验 , 甚至在家中先行搭建起一个微型实验室进行模拟预演 。
经过近一年的思考 , 一个清晰的实验室工作模式和科研思路在邹方脑海中成型 。 “整个智能制造是一个完整的边缘智能生态体系 , 需要通过网络互联互通进行数据采集 , 进而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 , 最终实现人工智能 。 ”邹方说 。
目标清晰而环境宽松的实验室 , 吸引青年技术骨干纷至沓来 。 从创建时期的两个人 , 如今实验室已增至10人 。 除邹方外 , 其余全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 。 仅一年 , 实验室就研制出第一个自主产品 , 即依迈特(E-Mate)边缘控制器(“附身乖乖虎”) , 实现了万国设备互联互通 , 大大提升了数据采集质量、数量和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