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用“沉浸”实验室打造数字航空“云”( 二 )


如今 , 实验室已顺利完成第一个三年规划 , 邹方团队的第二个三年规划也已提交 。 “我们已开启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之旅 , 实验室将紧紧围绕‘网络、边缘、学习’3个方面 , 以网络为基础、边缘为核心、学习为工具 , 努力打造边缘云、边缘控制器、微服务App、机器视觉、智能穿戴构成的面向智能制造边缘计算生态系统 。 ”邹方说 。
让创新特区形成集群效应
今年9月 , 航空工业制造院将启动首个数字航空创新工场 , 入驻全院所有“沉浸式”实验室的新成果 , 让创新特区形成集群效应 。
“我们力求把这个集科研、验证、人才培养、市场推广于一体的创新工场 , 建成航空行业乃至国家级智能制造创新基地 , 培育航空行业‘数·智’解决方案供应商 , 引领全行业工业制造能力提升 , 为开发先进智能制造提供共性技术和解决方案 。 ”李志强说 。
另一个“沉浸式”实验室——工业软件实验室的主任杨威 , 正带领团队加紧完成一个新课题 , 为航空工业制造院定制研发一个云服务平台 , 提供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机器人云端接入与控制技术、云端在线运维服务 , 入驻平台的第一个应用案例是“云打磨”项目 。
“‘云打磨’项目准备在6月前接入平台 , 让这个平台成为创新工场首批新成果之一 。 ”杨威说 。
截至目前 , 航空工业制造院已组建起10余个“沉浸式”实验室 , 在大功率冷阴极电子束源、基于边缘设备数据采集、智能车间管控系统、自动铺丝设备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 。 “这些成果经试验成功后 , 将会向全行业推广 。 ”李志强说 。
点评 为承接航空工业集团“创新决定30条”的创新战略 , 航空工业制造院瞄准“数·智航空”发展需求 , 依据科技研发和创新要遵循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的规律 , 在建设创新生态上下功夫 , 探索实施出一套“沉浸式”创新的特殊管理机制 , 给予实验室创新特区待遇 。 如基于信任的科技项目和经费的管理制度、机制核心“去行政化”、团队带头人自己决定技术路线权等 , 极大地激发出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 多项原创技术成果不断 , 使“沉浸式”实验室逐渐发展为航空工业制造技术的一个创新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