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脱城返乡|连锁咖啡下沉,小镇青年更需要参差多态的咖啡馆( 二 )


当地人还笑称 , 青田人每天要“杀”掉近10000杯咖啡 。 就连当地的农民下田割稻、下塘捕鱼前喝上一杯咖啡这种事都稀松平常 。
此外 , 在小红书上 , 关于“青田咖啡”的笔记已经超过1000多篇 。
年轻人脱城返乡|连锁咖啡下沉,小镇青年更需要参差多态的咖啡馆
文章图片
江浙青田的咖啡产业链趋于完善 , 东北的延吉咖啡也华丽“出圈” 。
延吉市位于吉林省东部 , 人口近69万 , 却有约800多家咖啡店 , 相较于上海每万人咖啡馆拥有量2.85家 , 延吉是上海的四倍多 。
延吉在店面设计潮流上也是大有讲究 , 大多数开店的人都会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找设计师 , 不管出多少钱都要把最好的设计师带回来 。
在有着咖啡文化底蕴以及咖啡就业者对咖啡极致的追求下 , 延吉咖啡的火爆似乎也不是没有道理 。
年轻人脱城返乡|连锁咖啡下沉,小镇青年更需要参差多态的咖啡馆
文章图片
在社交平台上 , 各地风格迥异的咖啡店更令人心驰神往 。
小红书上“眉山咖啡”的笔记已经超过2700+篇 。
眉山的咖啡更偏向于“中式风” , 比如有北京内味角楼红墙的“喜之咖啡”;门口摆着一辆自行车 , 红纸黑字贴着“眉山”的高阿姨咖啡;整个室内被黑白电视机、收音机、陶瓷碗等极具复古感冲塑着的“吾家咖啡” 。
年轻人脱城返乡|连锁咖啡下沉,小镇青年更需要参差多态的咖啡馆
文章图片
四川另一座五线小城雅安 。
大学毕业生张晓磊从国企辞职 , 在大学附近开了“质享咖啡” 。 在2018年下半年 , 星巴克入驻雅安 , 消费者喝咖啡的热情被激发了 。 “质享咖啡”一天的出杯量比刚开店时翻了三倍 。
年轻人脱城返乡|连锁咖啡下沉,小镇青年更需要参差多态的咖啡馆
文章图片
咖啡文化的下沉一路向南 。
福建南平下县城建瓯 , 2016年之前咖啡店也仅仅是上岛、蓝湾这样的的西餐厅式咖啡 。
而现在很多诸如“建小咖”一样的咖啡连锁店 , 开在了临江边 , 单店出杯量稳定在200杯 。
还有玉林市容县的“栖城咖啡”、河池市环江县的“橘子皮CAFE”、桃源县的“OUICAFE”、攸县“阅见咖啡书吧”、桐庐县“TENACITYCOFFEE顽固咖啡”、南县“咖啡小馆”……都是当地的网红打卡地 。
甚至在安徽、四川的乡村旅游的腹地 , 开出了“猪圈咖啡”“牛圈咖啡”这样的个性咖啡店 , 吸引了无数年轻人开车专门去喝一杯咖啡 。
年轻人脱城返乡|连锁咖啡下沉,小镇青年更需要参差多态的咖啡馆
文章图片
随着年轻人回归小城生活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 回乡开咖啡店似乎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
根据社交平台小红书的数据显示 , 2021年有关“咖啡店创业”的搜索量同比2020年增长311% , 其中35%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 “回老家开家咖啡馆”的试水者越来越多 。
光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 , 让他们无时差接轨吸收众多新思想 , 更擅长从大量混杂信息海洋中淘金 。
尤其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z世代 , 有着与上辈截然不同的生活理念 , 更率真真实做自己 , 狂野的追求心之所向 。
年轻人脱城返乡|连锁咖啡下沉,小镇青年更需要参差多态的咖啡馆
文章图片
为什么年轻人偏爱咖啡馆?
有这样一个问题:
两个年轻人 , 一个留守十八线县城月赚3000元 , 一位在北京月赚10000元 , 谁的消费力更强?
答案是:县城年轻人!
这并不难理解 , 相比一二线城市 , 县城生活成本更低、压力更小 , 有房有车没有债务压力的年轻人 , 即使月赚3000 , 却全部能自由支配 。 相反 , 大城市月薪过万 , 除去高昂的房租水电、交通费用、吃饭等必要开支后 , 所剩无几 , 不要说还要储蓄买房买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