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上海疫情,“抢菜”App的中场战事( 三 )


上海的疫情管控直接推动了大量新的消费者涌入线上生鲜平台 , 但暴涨的需求既是好事 , 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
那些平时宣传的优势 , 比如稳定的供应商体系、庞大的前置仓网络和先进的算法 , 如果关键时刻不能达到服务顾客的目的 , 那实际意义就非常有限 , 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没有得到体现 。 用巴菲特的话说:当海潮退去 , 我们才知道谁在裸泳 。
服务质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感知 , 是由顾客的期望与其最终体验的服务经历相比较而得出的结果 , 感知的决定权在顾客 , 而企业强调的各种外部理由不一定能起到太大作用 。 如果新的顾客经过“试用”和对比 , 感觉某个企业的表现依然达不到期待 , 就会形成对品牌的负面第一印象 , 而且以后很难改变 。 这对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和敏捷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两个月的上海疫情,“抢菜”App的中场战事
文章图片
04
竞争没有结束
生鲜作为高频刚需类产品 , 适合作为“敲门砖”与消费者群体建立联系 , 所以过去三年得到互联网行业巨头和资本的青睐与巨额投入 。 但另一方面 , 生鲜的毛利低、损耗大 , 替代渠道多 , 不容易吸引对价格和品质敏感的传统消费者群体 。
在2022年3月上海开始疫情管控前 , 各大线上生鲜平台竞争激烈 , 而且都未能实现全方位盈利 。 社区团购赛道曾经的主流玩家 , 比如兴盛优选、十荟团、同程生活、美团优选、多多买菜、橙心优选 , 都已经倒闭或面临经营困难 。 从长远发展看 , 优惠券、价格战、广告轰炸都不可持续 , 最终仍是要回归服务本身 , 尤其是要通过不断创新来提升顾客可感知的服务质量 。 叮咚在疫情间的表现证明 , 是否人性化、是否稳定可靠、是否在不断进步 , 是博得消费者好感度的重要条件 。
虽然从六月开始 , 上海最严格的疫情管控措施告一段落 , 但是全国的疫情依然不容乐观 , 而且病毒变种变得更迅速和复杂 , 上海的抢菜故事依然可能在其他城市上演 。 企业在诸如服务器稳定性、系统智能度、供应链完善度、品控等环节仍然有待完善 。 从这个意义上讲 , 各大生鲜平台之间提供优质服务的竞争还没有结束 。
两个月的上海疫情,“抢菜”App的中场战事
文章图片
教授简介
赵浩教授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 , 他的主要研究和教学兴趣集中在人才与领导学、创业与创新、和人工智能如何影响组织行为 。 他的论文多发表于顶尖的国际学术期刊 , 曾三次获得Emerald出版社颁发的经济管理类论文全球高影响力奖 。 他目前担任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人际关系》(HumanRelations)的副主编和《商业风险期刊》(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的领域主编 。
文中创意图片已获视觉中国、海洛图库授权 。
编辑|江雁南
两个月的上海疫情,“抢菜”App的中场战事】责编|岳顶军
你对生鲜平台的服务有什么建议 , 欢迎留言分享~
关注中欧官方视频号 , 获取更多教授洞见
两个月的上海疫情,“抢菜”App的中场战事
文章图片
点击咨询中欧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