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古代历史名人

河南安阳古代历史名人
上古颛顼帝
颛顼帝是“五帝”之二 , 本姓姬 , 又名颛畜、颛玉 , 玄帝、黑帝、北方之帝 。颛顼是轩辕黄帝的孙子 。颛顼帝的父亲名昌意 ,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又名女枢)为妻 , 在若水(今四川省泸水之打冲河)怀孕12个月生下颛顼 。因最初建侯国于河南杞县的高阳 , 故号为高阳氏 。12岁时 , 追随伯父少昊金天氏学习政事 , 20岁继承金天氏继帝位 , 迁都于帝丘 。
上古帝喾
帝喾(kù)被后人列为上古“五帝”之三 。他是少昊金天氏的孙子 , 虫乔 极的儿子 , 姓姬、名帝俊 , 因为在辛地(今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开基 , 故号称高辛氏 。)他是黄帝的曾孙、虫乔 极的儿子 。继承其叔父颛顼称帝70年 , 105岁时去逝 。
巾帼英雄妇好
商王武丁的妻子 , 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文武双全的女将军 。甲骨文中有关她的记载有200多条 。她曾率领13000多人的军队去攻打前来侵略的鬼方 , 并大胜而归 , 因功勋卓著而深得武丁、群臣及国民的爱戴 。妇好终因积劳成疾而先逝 , 国王武丁予以厚葬 , 并修筑享堂时时纪念 。
【河南安阳古代历史名人】 出身奴隶宰相傅说
傅说是商朝奴隶出身的宰相 , 他辅佐武丁治理国政 , 使商王朝得到空前的发展 。傅说自幼聪明 , 虽出身奴隶 , 但勤于苦学,非常关心天下大事 。武丁被送到林虑山后 , 很快就和傅说交上了朋友 。傅说感到武丁虽是商王的儿子 , 却没有贵族的傲姿 , 不仅能和平民和睦相处 , 而且还肯同自己这样的奴隶交朋友 , 所以很赞赏武丁 。武丁在和傅说相处期间 , 学到不少知识 , 想帮助其解除奴隶身份 , 成为一个平民 。
后来 , 武丁做了商王 , 用三年不语的计谋 , 把傅说请进殷都王宫 , 拜为宰相 。傅说从整饬朝纲开始 , 规劝武丁祭祀时减少贡品 , 以为榜样 。武丁言听计从 , 从王室开刀 , 整治腐败 , 大力推行新政 。傅说不负众望 , 极尽文韬武略之才华 , 三年工夫 , 就辅佐武丁把朝政治理的秩序井然 。在国内恢复生机的同时 , 他还积极与周边邻国修好关系 , 严惩那些敢于进犯的周边国家 。终于 , 国家富强起来 , 国势再度复兴 , 一时间成为世界东方的第一强国 。对傅说的辅佐 , 武丁甚为感激 , 傅说年老后 , 武丁赏赐许多财物 , 让其退休养老 , 同时教育宫廷子弟 , 帮助他们学习管理国家的本领 。后人为了纪念这一奴隶出身的宰相 , 把其住过的林县石板岩乡政府南3公里处的宝泉岩 , 称“王相岩” 。
西门豹
西门豹生活在魏文侯时期 , 深得文侯重用 , 让他担任邺令 。西门豹任邺令的时间 , 史载说法不一 。《史记-魏世家》说在周威烈王五年 , 魏文侯二十五年(公元前421年);《资治通鉴》则系于周威烈王九年 , 魏文侯二十九年(公元前417年) 。
西门豹在邺令任上 , 政绩最著者当为凿渠引漳以溉田 。西门豹发动修渠之初 , 因为工程艰巨 , 百姓们都不乐意干 。豹说“今天父老乡亲虽然苦点 , 然而百年后 , 后人不会忘记我们” 。“泽流后世 , 无绝已时” , 至今有口皆碑 。
至今 , 漳河南岸的安阳北部一带地方 , 还留有当年西门豹兴修水利的遗址 。现在的稻田村就是因为引水种稻而得名 。
锐意变革改革家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 , 战国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卫国(今安阳市内黄县)人 , 公孙氏 , 名鞅 , 后来他到秦国被封于商 , 又称商鞅 。公元前359年 , 卫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 , 续修穆公之业 , 遂西入秦 , 任左庶长 , 实行变法 , 旋升大良造(相当于宰相之位) 。商鞅相秦十九年 , 辅佐秦孝公变法 。
瓦岗军首领翟让
翟让 , 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 , 生年不祥 , 东郡韦城(今滑县东南妹村人) 。骁勇有胆略 。初任东郡法曹 , 因暗放狱中无辜百姓 , 被判死刑 。后被人救出 , 到瓦岗(今滑县南)组织农民起义 , 聚众一万余人 。大业十二年(616年) , 出身贵族的李密投奔瓦岗军 。翟让接受李密的建议 , 说服附近许多小股起义军 , 合并余瓦岗军 。
在李密的策划下 , 瓦岗军攻克了金堤关 , 打下荥阳诸县 , 生势逐渐壮大 。但是由于内讧翟让在大业十三年被李密设计杀害 。
李延寿
生卒年待考 。唐代史学家 。安阳市人 。贞观年间 , 做过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 , 后任御史台主簿 , 官至符玺郎 , 兼修国史 。他曾参加过官修的《隋书》、《五代史志》(即《经籍志》)、《晋书》及当朝国史的修撰 , 还独力撰成《南史》、《北史》和《太宗政典》(已佚) 。《南史》和《北史》所依据的历史文献 , 主要是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八代"正史" , 但并未拘泥于此 , 另外还参考了各种"杂史"千余卷 。从搜集史料到完成 , 用了长达30年的时间 。"二史"后来被列入"二十四史"中 , 在我国史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宋贤相韩琦
韩琦 , 字稚圭 , 相州安阳人(今安阳市)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七月二日出生于福建泉州 。祖父韩构 , 从河北赞皇迁居于相州 。韩构在五代时做过贝州清河县(今河北清河县)令 , 入宋 , 曾知康州(今广东德庆县) , 以太子中允卒 。
明官名臣郭朴
郭朴(1511年~1593年) , 字质夫 , 世称东野先生 , 乡人呼为“郭阁老” , 明代安阳人 。嘉靖十四年(1533年)考中进士 。嘉靖四十年(1561年)冬 , 郭朴任吏部尚书 。四十二年三月 , 离职回籍守父丧 。四十四年四月 , 世宗召朴回京任职 。郭朴因守制(3年)未终 , 不愿赴任 。但世宗念其做官廉正 , 特欲用之 , 未准其请 , 他只好离家再次出任吏部尚书 。
四十五年(1566年)三月 , 郭朴兼任武英殿大学士 , 与高拱(河南省新郑人)同时入阁 。时内阁首辅为徐阶 。是年十二月 , 世宗病死 , 穆宗即位 。徐阶在草拟遗诏的时候 , 未同高拱、郭朴商议 , 遂引起高、郭二人不满 , 隔阂日深 。隆庆元年(1567年)五月 , 高拱愤而致仕 。九月 , 郭朴也致仕回籍 。告老还乡后 , 回到故乡安阳隐居于安阳东郊 , 过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他曾赋诗咏怀:“茅厦三间蔽日 , 槿篱四面遮风 。”“几上一编农谱 , 壁间几幅耕图 。”这就是他晚年的真实写照 。根本不像一个曾位居宰相的人 。明万历廿一年五月十八日(公元1593年) , 郭朴卒 , 享年83岁 。翌年十一月二日葬于韩陵之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