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仓是旧时各地储粮备荒的一种社会习俗 。隋唐已有 。
丰图义仓位于陕西省大荔县城东17公里处朝邑镇南寨子村 。1882年(清光绪八年)由东阁大学士闫敬铭倡议修建的民办粮仓 , 历时四年竣工 。慈禧太后曾御封此仓为“天下第一仓” , 并在仓顶赐“虎”、“龙”二字 。丰图义仓与苏州的“丰备义仓”并重一时 , 驰名全国 。
丰图义仓 , 是始建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的一座民办仓库 , 位于陕西省大荔县的朝邑镇(1958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撤消朝邑县 , 并入大荔县) 。它是中国所存无几的清代大型粮仓之一 。
该仓由晚清朝邑赵渡人 , 清朝著名理财家“救时宰相”阎敬铭倡议修建 , 历时四年建成 , 于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正式投入使用 , 开始存粮 。被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 。
该仓座北向南 , 高14.89米 , 东西宽133米 , 南北长83米 , 总面积1.1万平方米 。
砖砌周垣 , 南垣外洞开二门 , 名东仓门、西仓门 , 东、西仓门之间的壁上有似浮雕式的砖作仿木结构的歇山屋顶妆式 , 正中高嵌楷书“丰图义仓”石刻大字 , 字两侧有砖雕花瓶 , 下部有环带纹、葡萄纹、雷纹等图案 。
垣内周列仓廒58洞 , 每廒净长9.81~12.63米、宽3.72~4.2米、高2.41~2.85米 , 体积193.5~253.8平方米 , 外环廊房 , 有明柱108根 。院落宽敞 , 行车畅通 。
院内偏南 , 以两条门道分界 , 又有东西排列三级建筑 。
中间有一小院 。进门先是东西各建厦房三间 , 紧接横建大房三间 , 大房东西两侧又各附耳房三小间 。
仓院内西南角有台阶通往仓顶 , 砖铺顶面 , 外高内低 , 四方共筑水馘道12个 , 并周砌女墙卫护 。北仓顶正有朱文公祠 。两侧镶嵌有慈禧太衙御书石刻“龙”、“虎”二个大字 , 仓外又筑外城 , 高7.7米 , 西有城门 , 东开小门 。可谓城中有城 。既安全 , 又别具风格 。
解放后一直由大荔县朝邑粮站使用 。200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论从建仓规模 , 还是从储粮历史 , 或者是从古仓今用方面讲 , 都无愧于“天下第一仓”的称号 。
仓房为砖窑式 , 对粮仓的防火、防盗、防入侵等都有独特作用 。每仓进深11米、宽4米、储粮90余吨 , 全仓共可储粮5220吨 。仓房地面由松木板铺成 , 离地下40厘米 , 木板下墙体四周有4个排气孔 , 利于空气流通和潮气排出 。这种仓形因小而独立 , 便于将稻、麦、豆、谷等粮食按种类、干湿分门别类储存管理 。
令人叹为观止的防水设计
防雨防潮是粮仓设计构筑的关键环节 , 丰图义仓的设计构造简单而科学 , 设计理念值得现代建筑工程借鉴 。
它的墙顶平面由青砖铺成 , 采取分段四周高、中间低的结构 , 巧妙的将雨水汇于中间部位 , 再下落水槽向院内排去 , 避免雨水四散造成积水、渗水或渗蚀墙体 。仓院场地也是四周高、中间低 , 水可以很快集中排出墙外 。每至雨天 , 从仓墙到院内 , 排水通顺流畅 , 雨停墙院即干 。
丰图义仓经百年沧桑 , 一直沿用 , 墙体院基少有裂缝破损 , 粮食不易霉变生虫 , 与其科学的建筑设计和完备的排水系统有直接关系 。
传统的杀虫方式
仓房的精妙设计便于空气流通和潮气排出 , 但每逢春夏两季 , 小麦常见的虫害还是会侵蚀仓城储粮 , 所以防虫害显得格外重要 。
丰图义仓采用传统的磷化铝片剂熏蒸法消灭防治虫害 , 磷化铝由于发挥药效所需时间较长 , 最适用于储期较长的粮食和商品 。
磷化铝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 自行分解产生磷化氢气体 , 从而达到熏蒸毒杀害虫和螨类的目的 。磷化氢气体对人畜为剧毒 , 因此在对仓房进行熏蒸前 , 工作人员都要佩带防毒面具进行操作 。
军事功能
丰图义仓是一座以储粮为主要功能的建筑 , 又具有坚固的安全防御系统 ,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具有防御性质的军事建筑 。
在利用地形和仓城建筑设计方面 , 确有许多独到之处:将仓置于城墙墙体之中是仓库建筑上的创新 , 既利用了城墙墙体的厚实 , 便于恒定粮温 , 又节约了建筑材料 。丰图义仓的高厚寨墙在保证储存粮食安全的同时 , 又理所当然的成为地处该仓东面崖下朝邑城的卫城 。
因为其北与东岳庙相对 , 共同扼守南、北两个寨子之间的历史著名驿道----“朝坂古道” 。体现了储粮和安全防御的双重功能 。就这一点而言 , 在中国古代粮仓建筑史上 , 确是综合功能利用较好的典型建筑之一 。
丰图义仓产生的意义和影响
丰图义仓的完好保存和继续储粮 , 对于研究中国古代仓政、仓储历史、仓储文化、粮仓建筑艺术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 , 同时对研究封建社会后期关中东部的经济发展、军事攻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
【陕西大荔朝邑丰图义仓天下第一仓】 岁月流转 , 沧桑巨变 。丰图义仓自1885年竣工至今 , 历经一百多年风风雨雨和战火洗礼的考验 , 仍然保存完好 , 雄风长存 。并一直储藏着粮食 , 有意义的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为民储粮 , 安定一方的保障作用 。
对当地的经济建设 , 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据丰图义仓志记载:“回忆辛丑赈济 , 全活无算 , 无不归功斯仓” 。足见该仓不论是在清朝晚期 , 还是民国时期 , 都在储存粮食和解决粮食危机 , 救助灾民于水火方面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特别是在支援解放战争中发挥了保障军需的重要作用 。
该仓从建至今 , 一直用作粮站 , 为朝邑十二景之一 。
- 陕西大荔古代朝邑金龙寺塔
- 陕西商洛镇安县民居古建筑
- 陕西紫阳三宝
- 陕西洛南 花石浪遗址
- 陕西旬阳鸡血石
- 陕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 陕商和陕西会馆
- 陕西凉皮四大流派
- 陕西铜川文化艺术
- 浅谈陕西省现存古代铁塔与土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