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磐安民间艺术 大凉伞

大凉伞起源于唐朝,形成于宋元时期 。当时,磐安玉山茶场庙每年举行庙会,大凉伞都要参加表演,最多时达一百多把 。
据传,晋代道士许逊在玉山修炼期间为玉山发展茶叶生产、打开茶叶销路作出巨大贡献,玉山人民感其恩德,为其在古茶场建庙立像,尊其为真君大帝,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盛大庙会 。玉山农民把真君大帝视为至尊,因而模仿帝王出巡时的黄(皇)伞仿制了大凉伞,高举于神位之顶,形成了独树一帜、巧夺天工的“大凉伞”艺术 。
大凉伞的构造分上下两层 。下层是高2米,周长3.3米的六棱或八棱体,上层是高0.7米的亭阁模型 。原先是用木条子作骨架,外饰十分精致的彩色雕凿纸花,框中画或塑出各式各样立体的人物花鸟,棱角处挂各色纸球流苏 。
迎送大凉伞时,由道士带头,大凉伞随其后,鸣锣打鼓,先绕村一周,村中16岁以上60岁以下的男丁组成罗汉班、昆曲班、三十六行、十二花名游行队伍一路演唱着“水漫金山”、“官府莲花”、“讨饭莲花”等节目,引得沿途各村的百姓争相观看 。
大凉伞是土生土长的优秀民间造型艺术,以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绘、刻工艺见长,集书法、绘画、篆刻、凿纸、塑像等艺术门类之大成,寓诗情画意于其中 。
【浙江磐安民间艺术 大凉伞】 2004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民间艺术保护项目,并被金华市人民政府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